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8年3月27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有關規(guī)定,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北省文化廳提出的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68處、與現(xiàn)有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6處(名單附后),現(xiàn)予公布。
廣水玉皇頂
  玉皇頂位于廣水市吳店鎮(zhèn)梅溝大隊。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五年維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4平方米。小四合院式布局,有前殿、后殿及廂房。花崗巖條石砌筑。前、后殿相距3.7米,均面闊8.9米,進深4.9米,嵴高分別為3.9米、4.9米。拱券頂,前壁各設內方外圓窗兩扇。建筑外圍繞山勢筑有石墻,平面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周長120米。該建筑是湖北現(xiàn)存時代較高、規(guī)模較大的石構建筑群之一,對于研究荊豫交界地區(qū)古建筑型制、風格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徐店戲樓
  徐店戲樓位于廣水市徐店鎮(zhèn)徐店村始建于嘉慶四年(1799),咸豐十年(1860)大修。坐西朝東。平面呈“凸”字形,分前、后臺,前臺面闊5米,進深3.7米,單檐歇山青灰布瓦頂,四角立柱;后臺面闊山間8.1米,進深一間3米,單檐硬山青布瓦頂,抬梁式構架,磚墻封檐。該戲樓對研究社會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詳細]
千戶沖民居
  千戶沖民居位于廣水市十里辦事處千戶沖村。建于清咸豐年間。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840平方米,磚木結構,共有房屋77間。門窗、欄桿上雕有花鳥、動物、人物等圖案。該建筑群地域特征明顯,是研究湖北鄉(xiāng)土建筑的重要實物。(第五批)…[詳細]
滾龍壩古建筑群
  滾龍壩古建筑群位于恩施市崔家壩鄉(xiāng)滾龍壩村。建于清代。由茅坎山古建筑群、中村古建筑群、石獅子屋、向存道屋、茅坎山墓地、馬鞍山墓地、尖銀山墓地等部分組成。是一處以家族為單位形成的土家族聚集群落。村內建筑既有傳統(tǒng)土家族吊腳樓,又有磚木結構、四合院式的漢族建筑,對于研究鄂西地區(qū)建筑史及居住習俗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步青橋及字庫塔
  步青橋及字庫塔位于利川市毛壩鄉(xiāng)青巖雙泉村。步青橋建于光緒元年(1875),南北向跨太平河支流。單孔石拱橋,長21.4米,寬4米,孔跨7.2米,拱券縱聯(lián)砌置。字庫塔位于橋北,六角三層樓閣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層西壁辟窗,額題“步青橋”、三層西壁陽刻楷書“字庫”。步青橋南有當年修橋的國子監(jiān)太學生劉玉成及其家族墓地。步青橋、字庫塔是川鹽東運通道上的重要人文景觀,對于研究川鄂鹽運史、交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第五批)…[詳細]
利川三塔
  2008年利川三塔(利川南坪凌云塔、培風塔、宜影塔)公布為湖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的培風塔、宜影塔位于利川團堡鎮(zhèn)境內.南坪凌云塔在湖北省利川市南坪鄉(xiāng)集鎮(zhèn)上,巍巍然屹立著一座八抬上頂,占地25平方米、高約20米的石拱之塔,即為“凌云塔”。該塔始建于道光七年,如膏書院建成后而落成。塔身斑駁,便仍俱一股浩然之風,鍥而不舍之勢。拔地文星映少徽,旁天劍氣連齊微,正是其塔其人之證。1787年(乾隆丁末歲),當時南坪汛巡檢王霖,毅然把創(chuàng)辦南坪義學作為己任,經過不懈努力,1792年(壬子)春建成學舍,延師啟館。當時人們感激王公恩德,取名為“如膏書院”。1800年(庚申)秋重建竣工,王霖四處勸捐,湊錢置產作為…[詳細]
龍水文廟
  龍水文廟位于利川市謀道鎮(zhèn)龍水村。始建于明初,清乾隆年間重修,同治七年(1868)改建。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布局,有前堂、正殿和廂房。大殿面闊三間13.7米,進深8.7米,木石磚結構,基址全系青砂條石壘砌,單檐硬山灰瓦頂,明間抬梁式構架,次間穿斗式構架。該建筑是鄂西土家族地區(qū)保存較好的文廟,在建筑設計和營造工藝上,集中體現(xiàn)了少數民族地區(qū)多元文化交流的建筑藝術成就。(第五批)…[詳細]
諶滿氏節(jié)孝坊
  諶滿氏節(jié)孝坊位于利川市謀道鎮(zhèn)長坪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柱三門三樓石牌坊,面闊7.35米,高10.5米,寶塔頂。額枋浮雕、鏤雕龍、鳳、花草、獅、象和人物故事圖案,柱間嵌“旨封旌表”、“諶孝科之妻滿氏節(jié)孝坊”匾。整個牌坊氣勢宏偉,建筑華麗,為鄂西、川東同類建筑之珍品。(第五批)…[詳細]
雀巖墩碑屋
  雀巖墩碑屋位于利川市謀道鎮(zhèn)寨壩村。碑屋是一種將墓葬建在堂屋之后的特殊建筑。雀巖墩碑屋建于1929年。坐西朝東,由碑屋、墓冢、墓碑組成。碑屋為四列三間木構樓房,面闊15米,進深7.44米,懸山青瓦頂。墓冢石砌,設在碑屋堂屋之后,頂部建廊房。墓碑設于堂屋后壁,高約3.8米,圓首。該建筑是目前鄂西、川東地區(qū)唯一保存的碑屋,對于研究土家族人的生死觀念以及喪葬習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五批)…[詳細]
范家老屋
  范家老屋位于利川市柏楊壩鎮(zhèn)團圓村。建于1948年。坐北朝南,主體建筑兩進五院,兩樓(繡花樓、碉樓),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碉樓位于院壩左側,平面方形,邊長4.8米,條石壘砌,四角攢尖頂,通高4層13米。該建筑規(guī)模宏大,功能完備,是一座集生活起居、安全防御于一體的傳統(tǒng)民居。(第五批)…[詳細]
牛王廟
  牛王廟位于來鳳縣大河鎮(zhèn)龍?zhí)镀捍。建于清嘉慶年間。坐西北朝東南,占地317.1平方米。為歇山頂樓閣式木構建筑,中軸對稱布局,樓高三層,一層設有大神堂,禪房、僧舍、天井、廚房、雜物間,二層設祭祀堂,三層設藏經閣。該廟是鄂西土家族唯一一座祭祀神牛的場所,對研究土家族的歷史以及宗教信仰具有重要意義。(第五批)…[詳細]
舍米煳擺手堂
  舍米煳擺手堂位于來鳳縣百福司鎮(zhèn)舍米煳村。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同治三年(1864)維修。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前為院,后為堂。院闊13.8米,深26.52米,條石砌筑院墻,南面設正門;堂面闊三間13.8米,進深一間6米,石木結構,單檐懸山灰瓦頂,明間抬梁式構架,次間石墻承重。內設神龕,上供彭上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漢三尊雕像。該建筑是鄂西土家族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擺手堂,是研究土家族社會風俗最直接的實物史料。(第五批)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zhèn)河東鄉(xiāng)土家山寨類型:歷史建筑游玩時間:建議1小時門票信息:門市價:5.0元…[詳細]
鶴峰李家祠堂
  李家祠堂位于鶴峰縣走馬鎮(zhèn)金崗村。建于清同治年間。坐北朝南,中軸對稱布局,有前廳、正屋。均面闊14.6米,分別進深7.2米、4米。單檐硬山灰瓦頂,磚木結構二層樓。前廳為穿斗式構架,正屋明間抬梁式構架,兩山穿斗式構架。封火山墻,山墻設有側門。該建筑是鄂西地區(qū)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祠堂之一,對于研究鄂西宗祠建筑形制和特點具有典型意義。(第五批)…[詳細]
彭家寨古建筑群
  彭家寨位于宣恩縣沙道溝鎮(zhèn)兩河口村,地處鄂西武陵山區(qū)中。龍?zhí)逗幼詵|北向西南流過寨前,與寨兩邊的山間小溪將村寨環(huán)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區(qū)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眾多單體建筑組合成村寨時,以公共用地的院壩、風雨橋為中心展開。吊腳樓群依托觀音山,建于山腳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龍?zhí)逗,河上架有鐵索橋。左是召大溝,右為叉幾溝,溝上架有一座百年歷史的涼亭橋。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壩,寨后竹林間有一橫排苕窖,東邊為彭氏墓地。彭家寨歷史建筑規(guī)模約8000平方米,全部為吊腳樓,有房屋22棟及風雨橋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繼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階老屋,彭繼元、楊祖祥老屋,彭繼檢老屋,彭南祥老屋,彭繼權老屋,周品老屋,彭繼…[詳細]
小茅坡營苗寨
  小茅坡營苗寨位于宣恩縣高羅鄉(xiāng)小茅坡營村。始建于清代。村寨由三個山頭和一個山窩組成,近五十棟房屋沿溪、順山、爬頂散布成寨。房屋為木結構穿斗式瓦屋,多由正屋、廂房組成庭院,廂房多為吊腳樓。苗寨公共建筑有寨門、雙語學校、簡易橋及規(guī)模較大的水利設施。該寨是鄂西地區(qū)保存最為完整的苗寨,是苗族建筑歷史發(fā)展的縮影和建筑風格、藝術的集中體現(xiàn)。(第五批)…[詳細]
宣恩風雨橋
  宣恩風雨橋位于宣恩縣,由5座古橋構成。(第五批)紅軍橋位于李家河鄉(xiāng)利福田村,建于民國年間,南北向跨酉水支流上,長10.5米,寬2.72米。姚家灣橋位于長潭河侗族鄉(xiāng)會口村,始建于光緒年間,橋長18米。汪家寨橋位于沙道溝鎮(zhèn)兩河村汪家寨,建于1933年。長9.8米,寬3.2米。將科橋位于曉關侗族鄉(xiāng)將科村。建于民國初年。長20米,寬3米。將軍橋位于沙道溝鎮(zhèn)松坪村,建于清代,長11米,寬3.1米。宣恩風雨橋均設計合理,其建筑藝術和環(huán)境的營造,體現(xiàn)了土家族人獨特的審美觀念和創(chuàng)造能力![詳細]
伍家臺貢茶園
  伍家臺貢茶園位于宣恩縣萬寨鄉(xiāng)伍家臺村。清乾隆年間伍家臺茶因其獨特品質成為貢品,F(xiàn)存有茶園、住宅及伍氏家族墓地。住宅共兩棟,建筑面積約600平方米。均為吊腳樓,坐南朝北,五柱四騎,穿斗式構架,懸山布瓦頂。房屋附近為伍氏古墓群,共有墓葬十座,均為土堆墓,墓前立碑。該茶園是湖北現(xiàn)存最好,持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貢茶園。(第五批)…[詳細]
宣恩觀音堂
  觀音堂位于宣恩縣高羅鄉(xiāng)黃家河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38平方米,坐西北朝東南,中軸對稱布局,木結構,四周高墻相圍。該建筑地域特征明顯,是研究西南少數民族地區(qū)建筑與人文的重要實物資料。(第五批)…[詳細]
張官鋪侗寨
  張官鋪侗寨位于宣恩縣曉關鄉(xiāng)張官鋪村。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包括居住建筑和陳氏家族墓地,占地面積約二十畝。居住建筑坐西北朝東南,為中軸對稱布局,二進三天井院落。穿斗式構架,單檐懸山灰瓦頂。陳氏家族墓地現(xiàn)存古墓二十余座,以侗寨為中心散布排列,墓碑雕刻精美。張官鋪侗寨建筑由于“其構造的經典性”,被譽為“鄂西干欄建筑中的魁首”。(第五批)…[詳細]
慶陽涼亭街
  慶陽涼亭街慶陽涼亭街位于宣恩縣椒園鎮(zhèn)慶陽壩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間,長561米,寬21米,總面積11781平方米,屬木質結構涼亭式古街道,是清朝、民國時期湘、顎、川、黔四省邊貿中心集市。涼亭街依山順水而建,現(xiàn)保存完整結構房屋65棟,為穿斗式結構(五柱四騎或八柱七騎),屋層2—3層不等,形成“三街十二巷”,臨街為“燕子樓”,背水為“吊腳樓”和侗族“涼亭”構架于一體,是恩施少數民族建筑智慧的結晶,也是理想的旅游勝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