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國防教育基地名錄旅游

國防教育基地名錄

睢杞戰(zhàn)役紀念館
  睢杞戰(zhàn)役是豫東戰(zhàn)役中繼我軍攻克開封,全殲守敵之后,對國民黨多路兵團中,區(qū)壽年兵團予以圍殲和對其它各援敵進行沉重打擊的最后決戰(zhàn),是整個戰(zhàn)役中消滅敵人最多、勝利最大、意義更廣的一個階段。本作戰(zhàn)從1948年6月27日晚,利用邱清泉喜功狂妄,而區(qū)壽年兵團躊躇不前,形成兩兵團之間40公里間隙,對區(qū)兵團突然發(fā)起猛攻始,至7月6日對西援之敵黃伯韜兵團沉重打擊之后結束的,歷時十天。華東野戰(zhàn)軍在中原野戰(zhàn)軍的密切配合下,共殲國民黨區(qū)壽年兵團部全部、第七十五師部全部、第六旅全部、第十六旅全部、整編第二十一旅全部等共計五萬余人,宣告睢杞戰(zhàn)役的勝利結束。睢杞戰(zhàn)役烈士陵園始建于1980年,占地面積103.58畝,坐東向西…[詳細]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位于國家4A級景區(qū)——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腳下,是全國紅色旅游百家經典景區(qū),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抗戰(zhàn)舊址,省政府命名的國防教育基地,山東行政學院教學科研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棗莊市黨員干部“三同”教育實踐基地。于2011年立項建設,現(xiàn)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該項目將抗戰(zhàn)紅色文化、魯南民俗文化、特色教育設施有機融入魯南自然山水之中,充分實現(xiàn)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緬懷紀念、歷史教育、體驗參與、特色培訓等重要功能。該項目分為兩大主題區(qū)域,一是歷史展陳區(qū)域。以抗戰(zhàn)時期的山村舊址為基礎,以山亭人民的光榮革命歷史為背景,以抗日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體內容,修建一個紅色山村…[詳細]
榜羅會議紀念館
  榜羅鎮(zhèn)位于通源縣西南方,距縣城50公里,歷史上是通渭縣四大鎮(zhèn)之一,經濟、文化比較發(fā)達,當時居住著幾百戶人家。1935年9月25日夜,紅一方面軍即“陜甘支隊”渡過渭水,進入隴西縣界。26日到達榜羅鎮(zhèn),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在這里的小學校里看到了好多的報紙和刊物,從中了解到了全國的形勢和陜甘蘇區(qū)的情況。27日,遂在毛澤東主持下,中共中央在榜羅鎮(zhèn)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根據新的情況,徹底改變了12日俄界會議在接近蘇聯(lián)的地區(qū)創(chuàng)建根據地的既定方針,在哈達鋪會議“到陜北去”的基礎上,正式作出:把紅軍長征的落腳點放到陜北。28日凌晨,細雨迷蒙。為貫徹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陜甘支…[詳細]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十堰市鄖縣城關鎮(zhèn)楊家?guī)X1號興鄖路社區(qū)楊家山。鄖縣地處鄂西北,地跨漢水南北,地勢顯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黨的領導下,鄖陽相繼有4萬多人參軍參戰(zhàn),2000多人壯烈犧牲。鄖陽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0年,由原中共鄖縣縣委、鄖陽專員公署、鄖陽軍分區(qū)為悼念解放鄖陽而犧牲的烈士所建造的。原址坐落于鄖縣老城滄浪山(又名虎山)。1951年7月1日落成,占地25畝,建筑面積10畝,東西長400米,南北寬125米。主體建筑有三層磚木結構的六角形主亭,層層豎有鐫刻褒揚烈士之文和烈士英名的大理石石碑。南北輔亭各一,對稱豎立刻有烈士英名的石碑,主亭正前方有仿古精雕牌坊,牌坊書“鄖…[詳細]
湖西公園(湖西革命烈士陵園)
  湖西革命烈士陵園原名為湖西區(qū)抗戰(zhàn)烈士陵園,始建于1945年,是原湖西地委、專署、軍分區(qū)為集中安葬和悼念在抗日戰(zhàn)爭中犧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修建而成。1946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單縣,陵園遭受嚴重破壞。1952年,湖西地委予以重修,并更名為湖西革命烈士陵園。1984年,在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等老干部和山東省民政廳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重建了紀念塔、西大門,新建了南大門,并對全園予以整修。1986年春,全國各地的湖西老干部、蘇魯豫皖四省六市二十多個縣的代表、單縣駐城機關、工廠、學校的干部、工人、學生等數(shù)千人舉行了新塔落成典禮。原湖西地委書記、鐵道部長陳璞如,原湖西青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原湖西地委…[詳細]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
  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根據地是根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于一九三八年夏由陳毅、粟裕等同志率領新四軍東進抗日創(chuàng)建的。它是中國共產黨在華中敵后最早創(chuàng)建的根據地之一。它長期屹立在敵人的心臟地區(qū),為以后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發(fā)展壯大起到了基地、樞紐和尖刀作用,為抗日戰(zhàn)爭乃至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了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教育后人,經省委批準、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建成了茅山新四軍紀念館,一九九八年又在原館址的基礎上、進行了重新翻建。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座落在江蘇省句容城東南二十五公里處的茅山鎮(zhèn)。茅山是江蘇省省級風景名勝區(qū),F(xiàn)在的新館,占地面積為一萬六千多平方米,展廳建筑面積三千五百多平方米…[詳細]
雷神廟戰(zhàn)斗遺址
  雷神廟戰(zhàn)斗遺址分為東西兩個大院,西院為花園,史稱為范園,是金朝寧海州學正范懌的花園。范懌,字壽卿,一字明叔,金朝進士,殿試及第,大定年間任寧海州學正。園內原有玄都宮,又名玄都觀、花園觀,1936年版《牟平縣志》載:“玄都觀,在縣南二里范園中。原系范懌花園,范與馬鈺友善,又嘗與王重陽會于此,逐施為鈺庵,鈺歿,邱長春繼之,廣為玄都觀,及長春應召,奉旨改為宮”。范園內“奇葩異果,藤架芳叢,靡不可人,最為嘉處,有亭翼然,號曰怡老”,明清以降,此處均被列為牟平十大景之一,稱為“范園春曉”;東院為廟舍,由正殿、南廳及東西兩廂組成一對稱式四合院,正殿座北朝南,自東向西由三清殿、岳王廟、雷神廟組成。兩院總長(…[詳細]
西炮臺遺址
  營口西炮臺遺址位于營口市西部西市區(qū)遼河入?跂|岸,距市中心3公里。其猶如守邊老將屹立于渤海之濱,晝夜守衛(wèi)祖國海疆。西炮臺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政府興辦北洋水師在東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為東北地區(qū)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在這里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建筑包括:該炮臺系用沙土、白灰、黃土灌漿夯筑而成,整個建筑包括炮臺、護臺壕溝、護臺城墻、城門、影壁墻、蓄水池、水洞、吊橋、軍械庫和營房等。炮臺共三座,一大二小,均方形,大炮臺居中,臺高6米,分三層,臺頂四周加筑矮墻,相互對稱。墻下周圍有八…[詳細]
羅城仫佬族博物館
  仫佬族博物館位于成龍湖公園北面,與成龍湖公園的山光水色及亭臺樓閣融為一體,與西面的于成龍廉政文化展示館并列構成兩大主題文化景觀,是一座以展示羅城仫佬族繁衍生存、社會發(fā)展物證、文化遺珍等為主要任務的民族歷史文化主題博物館。仫佬族博物館是在原館的基礎上,重新選址,并于2012年12月28日動工建設的一個新館,2014年8月竣工,同年11月20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是羅城仫佬族自治縣30周年縣慶重點項目之一,館區(qū)占地面積4692平方米,建筑面積6490平方米,高22米,共有三層建筑,外觀突出了仫佬族建筑文化風格,把仫佬族古建筑風格與現(xiàn)代博物館功能相互結合,融于一體。館內常設序廳、民俗文化展廳、民族文化…[詳細]
辛亥革命博物館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總建筑面積22142㎡,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北臨彭劉楊路,南抵張之洞路,東鄰楚善街,西靠體育街,是首義文化區(qū)的核心建筑,與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孫中山銅像、黃興拜將臺紀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處一條軸線。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外形設計獨特,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元素和現(xiàn)代建筑特色,高臺大屋頂?shù)募軜,彰顯中國建筑“雙坡屋頂”和飛檐翹角的特質;幾何形外觀和“楚國紅”色調,寓意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俯瞰呈V字造型,寓意勝利和武漢的騰飛。辛亥革命博物館總建筑面積22142㎡,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設有1個序…[詳細]
片馬抗英紀念館
  片馬抗英紀念館  片馬是祖國邊疆的重要邊防前哨之一,也是怒江州對外開放的窗口,國家二類邊貿口岸即片馬鎮(zhèn)所在地,這里曾是絲綢之路古西南通道之一,同時又是邊疆各民族在十九世紀初抗擊英國殖民侵略的主戰(zhàn)場。為紀念片馬人民抗英斗爭取得的勝利,見證歷史,宏揚愛國主義思想,促進改革開放,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于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落成完工。 一九八九年五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將片馬抗英勝利紀念館定為第一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定其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七年四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建成十多…[詳細]
藕塘烈士陵園
  日前,定遠縣藕塘烈士陵園在順利通過市旅游局組織的實地檢查評審后,成功申報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這是我縣第一個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根據我縣旅游景區(qū)A級創(chuàng)建計劃,今年我縣共申報了藕塘烈士陵園和令狐山兩個AA級旅游景區(qū)。定遠縣藕塘烈士陵園位于定遠縣東南30公里的革命老區(qū)藕塘鎮(zhèn),建于1944年,1978年興建紀念館并裝館布展,1983年正式對外開放。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一座“烈士紀念碑”和一幢“革命紀念館”,F(xiàn)有員工8人,每年接待游客5萬人次。作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進行申報后,該景區(qū)對照2A級旅游景區(qū)的評定…[詳細]
固城湖水慢城
  固城湖水慢城位于高淳區(qū)迎湖路9號,占地面積8000余畝。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位于長三角旅游圈黃金小三角的中心,區(qū)域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十分便利,是一個集生態(tài)養(yǎng)殖、生態(tài)觀光、科普教育、水上娛樂、水上運動、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游憩型湖畔生活度假目的地。固城湖水慢城從2013年開始投入建設,依托現(xiàn)有的生態(tài)濕地資源以及溝壑,不僅進行了很好的生態(tài)養(yǎng)殖,還打造出了眾多觀光體驗型景點。水杉大道綠樹成蔭最宜漫步;千畝荷園近百種名貴品種競相綻放;濕地動物園移步換景,動靜相宜;濱湖花海四季鮮花盛開;戲漁谷里親子互享歡樂時光;浪漫婚慶園里留下永恒瞬間;金沙灘邊盡情釋放原動力;獨有的水生農作物采摘體驗;更有神秘的蘆…[詳細]
聞一多紀念館
  聞一多紀念館位于浠水縣城,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主體工程是一座庭院式的仿古建筑群。聚“清泉梵響”、“陸羽茶泉”、“羲之墨沼”、“鳳頂當空”等浠川八景其中四景。紀念館陳列著聞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跡、著作、詩、文、書、畫、篆刻和遺物;陳列著毛澤東、朱德、宋慶齡、郭沫若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近現(xiàn)代中外文化名人、學者、藝術家對聞一多先生或聞一多紀念館的題詞、詩文書畫原跡及其它有關文獻資料。悅讀——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漢族,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浠水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詩人,學者…[詳細]
北伐汀泗橋戰(zhàn)役遺址
  北伐汀泗橋戰(zhàn)役遺址紀念館位于咸寧市咸安區(qū)汀泗橋鎮(zhèn)汀泗橋(集鎮(zhèn))。國共實現(xiàn)第一次合作后,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分三路從廣州誓師北伐。北伐軍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直系軍閥吳佩孚節(jié)節(jié)敗退。8月25日,由共產黨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先遣隊葉挺獨立團進占蒲圻(今赤壁)中伙鋪車站,切斷了駐湘吳軍沿粵漢鐵路北撤之路。吳佩孚急忙糾集2。6萬余頑敵重點駐守汀泗橋。此時,正逢秋汛,汀泗橋三面環(huán)水,東南靠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北伐中路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命令第4軍主攻汀泗橋,第7軍第一路直插蒲圻會攻汀泗橋,第8軍一路沿長江南岸奪取嘉魚側擊汀泗橋。8月26日凌晨4時,第4軍從汀泗河南岸向駐守…[詳細]
梨樹縣博物館
  類型:歷史類博物館隸屬關系:隸屬于梨樹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創(chuàng)建時間:2005年7月所在位置:位于梨樹縣梨樹鎮(zhèn)東樹儉街面積:占地面積1709平方米,建筑面積385平方米建筑特點:磚木結構四合院。歷史沿革:梨樹縣博物館成立于2005年,前身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四平保衛(wèi)戰(zhàn)指揮部舊址。博物館現(xiàn)由指揮部原景陳列展室和歷史文物陳列展室組成,2006年開始對外開放。參觀指南地址:梨樹縣梨樹鎮(zhèn)東樹儉街乘車線路:公交車1路、2路郵編:136500電話:0434-5245010傳真:0434-5245010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30—16:00,周一閉館票價:免費…[詳細]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
  臨邑縣屬魯西北革命老區(qū),抗日戰(zhàn)爭時期是冀南七專署、冀魯邊二地委領導抗日的中心和渤海二軍分區(qū)的后方基地,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曾發(fā)生過王樓、于信莊、蘇家廟、盤河等戰(zhàn)斗,肖華、何郝炬、龍書金、曾旭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臨邑留下了戰(zhàn)斗足跡,2000多名優(yōu)秀共產黨員、仁人志士、熱血青年將生命奉獻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涌現(xiàn)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褒揚革命先烈,激勵教育后人,保護和傳承好這一寶貴的紅色歷史文化,2012年3月,臨邑縣委、縣政府啟動實施慰烈工程,投資1600余萬元,將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園、臨南王樓烈士陵園、臨盤菅寺烈士陵園等3處烈士陵園進行整合搬遷,依托…[詳細]
湘鄂邊蘇區(qū)鶴峰革命烈士陵園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容美鎮(zhèn)八峰山腳下,滿山盛開的杜鵑花中,這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里長眠著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中湘鄂邊蘇區(qū)犧牲的紅九師師長段德昌、第九師參謀長王炳南、重要軍事干部賀英等英雄兒女的忠骨。1962年,為紀念在湘鄂邊蘇區(qū)戰(zhàn)斗和犧牲的革命先烈,修建了鶴峰革命烈士陵園。又名滿山紅烈士陵園。陵園內主要建筑有紀念碑、陵墓和博物館,紀念碑在山腰臺地上,高15.4米,寬2米,碑身系青石和鋼筋混凝土空心建筑,正面鐫刻“湘鄂邊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碑文為:“湘鄂邊蘇區(qū)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中國0領導下,由賀龍同志開創(chuàng)的!绷昴刮挥谏巾敚1962年將段德昌、王炳南、賀英等人的忠骨移此而建。革命…[詳細]
雪楓烈士陵園
  雪楓墓園(亦稱雪楓烈士陵園)位于泗洪縣半城鎮(zhèn)境內,濱臨景色秀美的洪澤湖風光帶。距縣城約25公里,距宿遷市區(qū)70公里,屬人文風景旅游區(qū)?箲(zhàn)時期,新四軍第四師為建立豫皖蘇根據地,與日寇、頑匪英勇作戰(zhàn),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深得民眾擁護和愛戴。彭雪楓是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杰出指揮員。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鎮(zhèn)平縣七里莊。他于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5月由上海中央軍委到蘇區(qū)紅軍部隊,先后任紅軍大隊(縱隊、師)政治委員、江西軍區(qū)政治委員、紅軍大學政治委員和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長等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軍委第1野戰(zhàn)縱…[詳細]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總前委舊址紀念館是第二代核心領導人鄧小平同志戰(zhàn)斗-過的地方,作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陣地,自98年開館以來,發(fā)揮了較好的作用,已累計接待參觀者20多萬人次,尤其是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和紀念抗戰(zhàn)勝利六十周年活動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全年接待人數(shù)達6萬人之多。目前,丹陽市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已成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對全社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作用,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進行了全面修繕改建?偳拔f址紀念館坐落于丹陽市內城河路寶塔弄5號(原戴家花園)。包括舊址和紀念館兩個部分,占地1344平方米。為二層樓房,F(xiàn)舊址按當年的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