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
  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位于東莞塘廈鎮(zhèn)牛眠埔。牛眠埔洪仁玕避難遺跡含永培書室遺址、福音堂、鼎和堂、張彩廷紀念碑、張聲和夫婦墓。咸豐二年(1852年4月),洪仁從香港喬裝成“算命先生”潛回內地,匿居東莞牛眠埔村友人張彩庭家,永培書屋擔任塾師達一年之久.后復喬裝離村,再度赴港.(事后,張彩廷也因掩護干王脫險有功,任戶部尚書,稱六千歲,授于黃緞一幅.)福音堂,建于1919年,從屬洪仁避難遺跡.解放前主要用于基督教宗教活動.1953年曾改為崇真小學.永安臺,是福音堂的附屬碉樓.正面寫有永安臺三個大字.鼎和堂,建于1912年,從屬洪仁避難遺跡.為張聲和牧師在塘廈傳教時的居所.(張聲和為張彩廷之子.)太平天國…[詳細]
朱執(zhí)信紀念碑
  朱執(zhí)信紀念碑位于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zhèn)朱執(zhí)信公園(原海軍醫(yī)院)邊,為了紀念朱執(zhí)信,抗日名將蔣光鼐在虎門人民南路建立朱執(zhí)信紀念碑,民國十二年(1923年)年立,,用光面花崗石砌成。碑上有胡漢民于民國二十年手書的碑名和民國二十一年撰書的碑文。文革時被造反派填塞碑銘,1986年修繕復原,F(xiàn)己擴建為“執(zhí)信公園”。1990年,朱執(zhí)信紀念碑由東莞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該紀念碑及對于研究朱執(zhí)信及近代革命史有一定的價值。朱執(zhí)信紀念碑碑高7.2米,碑座邊寬2.6米,用光面花崗石砌成。碑上有胡漢民于民國二十年手書的碑名和民國二十一年撰書的碑文。文革時被造反派填塞碑銘,…[詳細]
程君海故居
  程君海故居位于中山市南朗鎮(zhèn)大塘巷。建于清代,四間兩進,磚木結構,面積約310平方米。正廳兩邊共有五房一廚房,有天井、前廳。前廳門官位為精美磚雕。正廳建有鑲金箔神龕。天井及偏廂采用木雕金箔吊屏。正門門額上,懸掛著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時中山大學校長鄒魯題書的楷體藍底金字“師傅遺居”木匾。匾長2.8米、寬0.86米。正廳堂上掛著程君海和夫人的遺像。建筑物保存尚好,室內尚存木雕睡床、大柜、酸枝臺椅等清代家具。程君海(1860—1932年),原名蔭光,號君海,世稱君海先生。香山縣(現(xiàn)中山市)人。孫中山少時業(yè)師,對孫中山灌輸革命思想,促使孫中山走向民主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后,多次謝絕孫中山委官的邀請…[詳細]
鄭觀應故居
  鄭觀應故居位于廣東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雍陌村。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坐北朝南,為硬山式磚木結構,前后兩進,中間天井加蓋改為住房,面積約204.5平方米。1903年鄭觀應出資為其父鄭文瑞而建,F(xiàn)故居門額鑲嵌一塊長2.35米、寬65厘米的石匾,楷書陰刻:“秀峰家塾”四字,落款:“光緒二十九年孟春立”。有灰雕、墻畫。屋內保存有木雕鏤空神樓、神臺,并雕有人物、花鳥、獅子等,具有中山清代的雕刻藝術特色。屋內還存有:“奉旨出使暹羅查辦事件”、欽命廣西分巡左江兵備道兩塊木匾(已破損)。該故居現(xiàn)由鄭福田代管和居住,保存良好。鄭觀應(1842-1921)是中國早期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最負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實業(yè)家,中國近代史…[詳細]
中山縣殉國烈士紀念碑
  中山縣殉國烈士紀念碑位于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區(qū)太平社區(qū)西山公園內,建于1927年。此碑是為紀念在1916年討伐龍濟光戰(zhàn)斗中犧牲的烈士而由華僑捐建的,故又稱“討龍紀念碑”。現(xiàn)由主碑、石碑記和照壁組成,總面積約36平方米。紀念碑坐西南向東北,正中用篆書陰刻碑名,兩邊用楷書陰刻烈士姓名。碑兩旁建有巴洛克風格的護墻,后方有一石碑記,前方有一照壁,上鑲嵌有孫中山筆跡“天下為公”石刻。該紀念碑是中山市現(xiàn)存的唯一一個反映1916年討伐龍濟光斗爭的紀念建筑。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中山縣殉國烈士紀念碑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公紀念堂
  馬公紀念堂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南區(qū)沙涌社區(qū)應彪路,始建于1923年,1933年建成,是先施百貨公司創(chuàng)始人馬應彪為紀念其父馬在明而建的。紀念堂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積為1278平方米,分布面積約7620平方米。正門為四柱三間三樓排放,進門中央置有一重檐八角攢尖頂?shù)摹霸诿魍ぁ,亭后正中為仿意大利羅馬穹頂式的兩層建筑“一元堂”,右邊為仿英國鐘樓式的三層建筑“南源堂”,左邊為仿西班牙式的三層建筑“婦兒院”,均為磚木和混凝土相結合的結構,是中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近代華僑建筑,2008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山紀念中學
  在中山市南朗鎮(zhèn)翠亨村的犁頭山山腳,有一座占地20多萬平方米的學校,名稱“中山紀念中學”。該學校原名“總理故鄉(xiāng)紀念中學”,F(xiàn)學校的校名為已故國家副主席,被已故的毛澤東主席稱為“國母”的宋慶齡所題寫。該學校園區(qū)背靠犁頭尖山,前臨蘭溪水,青山環(huán)抱,綠樹成蔭,環(huán)境清幽。中山紀念中學于1931年,由孫中山之子孫科,受國民黨政府的委托,從南京返鄉(xiāng)時著手籌建。該校為仿宮殿式建筑,廡殿頂、紅墻、藍色琉璃瓦。分鶴齡堂、皓東堂、壽屏堂、慶齡堂等四間課堂和慕貞堂校務處、禮堂(一層為圖書館,稱為逸仙堂)及男女生宿舍生活區(qū)等設施組成。原校舍于1934年7月竣工,主樓逸仙堂于1936年落成(設有圖書館和小劇場)。建成后,…[詳細]
陸?zhàn)〇|墳場
  陸?zhàn)〇|墓又稱陸?zhàn)〇|墳場,位于翠亨村犁頭尖山腰,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墓地約350平方米,建于1937年,墳場前建有二柱一間通天式花崗石牌坊一座,墓地有花崗石雕陸?zhàn)〇|立像,器座上有烈士生平銘文。孫中山先生稱他為:“為共和革命犧牲之第一人”。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陸?zhàn)〇|墳場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古氏宗祠)
  珠江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鎮(zhèn)檳榔村。原為古氏宗祠,由鄉(xiāng)紳古騰芳兄弟于清道光年間為紀念開村先祖古琪勝而捐資興建,光緒九年(1883年)重修。祠為硬山頂,三間兩進布局,面積1602平方米。頭進為磚木結構,兩邊有偏殿,天井兩邊有廊,后進為抬梁式木構架。1943年7月,南(海)、番(禺)、中(山)、順(德)游擊區(qū)指揮部從禺南遷來此地。1944年10月1日,中共廣東省委和省軍政委員會在這里召開了有珠江地區(qū)指揮部、粵中、西江、珠江二個特委領導參加的干部會議,籌備成立珠江縱隊。1945年1月15日,華南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公開宣布成立,并以此作為司令部的辦公地點及舉行各種會議的會址。解放戰(zhàn)爭期間,…[詳細]
臺山縣立中學
  臺山縣立中學位于臺山市臺城鎮(zhèn)紗帽山。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臺山縣立中學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浮月洋樓
  浮月樓位于斗山鎮(zhèn)墩頭村委會浮月村,包括中山閣、賢安廬、安雅廬、蘭芳居、覺廬、蓁華居、恒安居、仕廬、英廬、源廬、炯廬、鋈廬、晃廬、惠華居和陳國旗樓。浮月洋樓多以樓主的名字冠名!笆鍌“兄弟”中,“老大”惠華居建于1917年,最“年輕”的覺廬1936年完工,至今也有68歲了。這些高低不一,錯落有致的碉樓,散落在紅花綠樹之中,從遠看去,十分美麗壯觀。它們以西式為主,只在局部和部分材料上還保留著中國南方農村的特色;同時,它們又有著防御的功能,是洋樓和碉樓的結合體。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浮月洋樓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翁家樓
  翁家樓翁家樓位于臺山市端芬鎮(zhèn)廟邊模范村,由旅港翁氏鄉(xiāng)親,于上世紀30年代初建成的五座豪宅組成,三座主樓稱劉備樓、關公樓、張飛樓。它們風格迥異,展示出翁家樓迷人的魅力。廟邊的田野茵綠一片,空氣中蕩漾著新翻泥土的清新氣息,翁家樓若隱若現(xiàn)在蒼郁的樹林中,潺潺的溪流淌過翁家樓左旁,為它平添了幾分幽靜安逸之情。走近翁家樓,首先映入眼簾的玉書樓裝嵌著各種形狀的窗,圓形、方形、矩形、六角形、長方形、欖形,隨意分布,不僅實現(xiàn)采光的良好效果,而且以窗裝飾房屋外觀的新穎設計,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穿越圓拱頂?shù)耐庠捍箝T,踏著青苔小路進入大樓客廳,頓覺四面玲瓏,寬敞明亮,涼氣絲絲,沁人心脾。與其余兩座主樓一樣,玉書樓…[詳細]
江門海關舊址
  江門海關舊址位于江門蓬江區(qū)海傍街江門海關大院。始建成于190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粵海關在此設置征稅口。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辟為通商口岸。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成立江門關。根據(jù)民國22年(1933年)繪制的《北街江門海關地段平面圖》記載,原海關占地2.05萬平方米。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江門海關舊址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新寧鐵路北街站舊址
  新寧鐵路北街火車站舊址,位于江門市北街甘化廠職工-區(qū)內。車站大樓建成于1928年(民國十七年),為新寧鐵路終點站——北街火車站候車大樓,是目前新寧鐵路唯一保存下來的車站遺址。1998年江門市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新寧鐵路是臺山旅美華僑陳宜禧創(chuàng)建的全國最長的僑辦民營鐵路。1906年4月動工,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和民國元年(1912年)建成了由公益鎮(zhèn)至斗山、公益鎮(zhèn)至新會北街共長104.4公里的干線;1920年建筑成由臺城至白沙的28.6公里的西南支線。鐵路總長133公里,行經(jīng)臺山、新會、江門,沿路有大小車站46個,橋梁215座、涵洞236個。鐵路的開通,帶動了當?shù)氐慕煌ㄟ\輸業(yè),促進了地方經(jīng)濟的…[詳細]
梁士詒墓
  梁士詒墓(LiángshìyíMù)在白坭鎮(zhèn)岡頭村九畝墩。梁士詒(1869——1933),白坭鎮(zhèn)岡頭村人。清光緒年間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晚清郵傳大臣,袁世凱總統(tǒng)府秘書長,北京政府國務院總理等職。墓為圓形土墳,墓地周圍1500平方米,花木幽香。墓碑為葉恭綽撰寫,碑前有石拜桌。墓前有石牌坊,正面寫“梁氏佳城”,陰面為段祺瑞題“將相聯(lián)輝”四字。墓地及各物現(xiàn)存完好。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 梁士詒墓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順德冰玉堂
  冰玉堂,寓意冰清玉潔之意,它坐落在順德均安鎮(zhèn)沙頭社區(qū),占地1000平方米,是新加坡順德均安沙頭同鄉(xiāng)會籌建的華僑姐妹安老院,建于1950年,又稱鶴嶺靜安舍。自梳女俗稱“姑婆”,即不嫁的女子。據(jù)《順德縣志》記載:順德自梳女的形成始于清末,盛于民初。當時,順德蠶絲業(yè)發(fā)達,許多女工收入可觀,經(jīng)濟獨立,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后,在婆家受氣,地位低微,這些女工有一定的經(jīng)濟能力后,不甘受此束縛,情愿終生不嫁。于是,選定良辰吉日由親人或好友梳起發(fā)髻表示終生不嫁,俗稱“梳起”,正式成為“自梳女”。2012年12月25日,順德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館掛牌成立,并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一樓是以前自梳女聚會及自梳…[詳細]
廣東省農民協(xié)會南路辦事處梅菉舊址
  廣東省農民協(xié)會南路辦事處梅菉舊址位于吳川縣梅菉鎮(zhèn)先鋒街的營盤。為高州鎮(zhèn)臺下設專管梅菉的分府,內駐兵勇,門外有馬房,故稱“營盤”。建于清末,兩進院落式,磚木結構,通進深24.4米、面寬三間19.8米,兩邊為廂房,建筑面積383.2平方米,門前有一廣場約200平方米。1926年初,中共黨員黃學增受中共廣東區(qū)委和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的派遣,以中共南路特派員和農民運動特派員的身份前來梅菉,領導南路15縣及梅菉、北海兩市的革命斗爭。1926年3月7日,以黃學增為主任、韓盈為書記、蘇其禮為委員,在此成立了廣東省農民協(xié)會南路辦事處,與中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南路特別委員會于營盤合址辦公。目前,舊址建筑物外形尚存…[詳細]
李漢魂故居
  李漢魂故居(含勤園、儉園、村口門樓)座落于黃坡鎮(zhèn)嶺頭村,建于抗戰(zhàn)時期,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有多間建筑,主間設有勤園、儉園,配有值班室、涼亭、花園等,貫通布衣一巷、二巷,規(guī)模較大,整齊美觀。故居為兩條長約兩百米的磚砌深巷所夾,巷名叫“布衣”,一叫布衣一巷,一叫布衣二巷,是李漢魂親自取名親自題寫的,地是紅磚砌就,兩邊是紅磚矮墻。宅分左右兩園,一為勤園,一為儉園,園門隔巷相對,帶有鮮明的近代建筑風格,質樸大氣,又處處繁雕密飾。2008年,李漢魂故居被定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列入省文物保護單位重點維修項目。景點位置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黃坡鎮(zhèn)嶺頭村…[詳細]
高州中山紀念堂
  高州市中山紀念堂位于廣東省高州市中山路,市委大院內。1934年,為紀念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而建。中山紀念堂采用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將中國民族傳統(tǒng)與西式造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獨具風格的紀念建筑物。該建筑是廣東省內保存不多的紀念堂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中山紀念堂為樓房式鋼筋混凝土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組成。前樓分三層,中樓和后樓為兩層?傔M深39米,總橫面長18.6米,主樓占地面積725.4平方米。法國工程師設計。紀念堂頂部為硬山頂式,用三角鋼架結構組合支架承托瓦脊,瓦脊四周有裙墻遮擋,窺看不到脊面。中山紀念堂采用中西結合的建筑風格,將中國民族傳統(tǒng)與西式造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成…[詳細]
廣南醫(yī)院舊址
  廣南醫(yī)院舊址位于高州市分界鎮(zhèn)正街194號。2008年11月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出《關于公布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通知》,廣南醫(yī)院舊址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