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

惠東暴動革命烈士紀念碑
  惠東暴-動-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山霞鎮(zhèn)后洋村飛鳳寺邊。山霞后洋惠東暴-動-紀念碑原坐落后洋小學邊,后小學搬遷,隨之紀念碑遷往飛鳳寺旁,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莅脖-動-也稱惠東暴-動-。1929年,蘇克明等人打入崇武張燦民團內部,以辦鳳陽(后洋)鄉(xiāng)民團為掩護,建立革命武裝基干隊伍。1930年7月初,中共福建省委和泉州特委決定舉行惠安暴-動-。成立福建紅軍獨立第一師、福建紅軍惠安總指揮部,惠北為第一團,惠東為第二團。9月16日,紅二團從后洋村出擊,攻下山柄民團炮樓,爾后成立五陳鄉(xiāng)蘇維埃政府。然后揮軍向前黃村、垵固村、山腰村挺進。17日,進駐湖埭頭并成立村蘇維埃政府。18日午后,按…[詳細]
神頭之戰(zhàn)紀念碑
  1938年初,狂叫“踏破太行山”的日本侵略軍在掃通長邯路后,進而占領了上黨首府長治,威逼晉南重鎮(zhèn)臨汾。-同志決定以一部分兵力襲擊盤踞在重鎮(zhèn)黎城的日軍,吸引潞城的敵軍來援,以便集中三個團的兵力埋伏在長邯大道上消滅援敵,給驕橫的日本侵略者以迎頭痛擊。1938年3月16日,陳賡旅長令?個連的兵力奇襲黎城,果然把駐在潞城的日中世尾林清島部隊吸引了出來。當日軍到達潞城與黎城之間的神頭嶺時,埋伏在嶺后的我軍771團等部隊向敵人發(fā)起了突然攻擊經過2個小時的激戰(zhàn),我軍以傷亡200人的代價殲敵步、騎兵1500人,并繳獲大量軍用物資。這是八路軍赴太行山抗戰(zhàn)以來取得的第?個重大勝利,它再一次打破了“皇軍不可戰(zhàn)勝”的…[詳細]
雍河鄉(xiāng)革命烈士紀念碑
  雍河鄉(xiāng)革命烈士紀念碑 一九二九年春起,在外地求學的進步青年學生張-(宗友)、何薌,寒署假回家鄉(xiāng)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傳播馬列主義,發(fā)動群眾參加農民協(xié)會,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秘密發(fā)展地下黨組織,發(fā)展游擊隊員,建立農民武裝,鬧革命非;钴S。一九三0年元月陳家溝、土倫坪兩個支部相繼成立,隸屬南部特委領導,革命從此有了帶路人,有《蒼溪紅霞錄》為記,該支部是蒼溪縣最早的共產黨支部。中共陳家溝支部書記張宗華,黨員有張宗世、張益德等人,第二任支部書記陳子謙;中共土侖坪支部書記楊良芝,黨員有楊良成、何知春等人。一九三0 年后,陳家溝、土侖坪、譚家壩農民協(xié)會紛紛成立,同年九月蒼溪縣第七區(qū)第一鄉(xiāng)蘇維埃政府在白云庵成立,…[詳細]
樂清縣民主政府成立紀念碑亭
  隨著全國解放戰(zhàn)爭形勢的迅速發(fā)展,樂清和括蒼地區(qū)的敵我斗爭形勢也發(fā)生了重大轉折,游擊隊主動向敵軍據(jù)點發(fā)起攻擊,除幾個集鎮(zhèn)和部分平原區(qū)外,廣大農村游擊根據(jù)地和游擊區(qū)已聯(lián)成一片。1948年8月,中共浙南特委決定建立樂清縣行政籌備委員會,逐步開展民主建政工作。1949年5月8日,樂清縣民主政府在雁西鄉(xiāng)上馬石村宣告成立,縣委書記葉齡銀兼任縣民主政府縣長。 10日,樂清縣城宣告解放。12日,縣委、縣民主政府機關移駐虹橋鎮(zhèn)。26日,進駐縣城。9月1日,縣民主政府改稱縣人民政府。 樂清縣民主政府成立紀念碑亭,位于樂清市雁湖鄉(xiāng)上馬石村。1993 年,該村在當年民主政府成立舊址附近,建成八角重檐石亭,取名“上馬亭…[詳細]
云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云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為緬懷在剿匪征糧戰(zhàn)斗中光榮獻身的人民戰(zhàn)士,云縣人民政府于1950年12月在人民會場建立烈士紀念碑,以紀念68位烈士的光輝業(yè)績。1969年1月,烈士紀念碑遷于南河西岸原縣汽車隊與工人俱樂部的中間,建成革命烈士陵園。面積為2975平方米,紀念碑聳立在陵園中心的東部,方形塔狀,底座邊寬15米,高1.1米,設8級踏步;第二臺階寬4米,高2.3米。碑身寬1.4米,高6.7為。紀念碑總高10.1米,四周塑有23朵花環(huán),代表云縣當年23萬各族人民對烈士的崇敬。烈士碑的四面鑲刻有碑文的大理石,正面(西)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東、南、北三面分別刻著毛澤東的手書“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為有犧…[詳細]
聞一多殉難處紀念碑
  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先生在作完著名的《最后一次講演》后,回家路上,在離家只有十幾步的地方被國民黨特務暗殺,年僅47歲。聞一多殉難處和他的舊居所在地正是西倉坡,就在翠湖公園附近。先生殉難處,只是一塊用小塊大理石簡單鑲邊的毫無氣派可言的小碑,躲避在民居樓宇之中,矗立在一條小巷的路中央。偏僻的很,外來人不經詢問、無人指引很難找得到。碑的四周有一圈不高的水泥護攔,四角上各立有一黑色石圓形的簡易雕刻。這幾乎是整座碑體最考究的設計部分。整個紀念碑安靜而肅穆地聳立著,簡單、樸素,卻帶有一種靜謐之美,碑的一側墻體上有一方水泥塑的凸出了的扇形邊框,內書李清照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詳細]
青州革命烈士紀念碑
  青州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青州鎮(zhèn)街鎮(zhèn)北面小山上。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東江縱隊第三支隊駐扎在九連山下的青州地區(qū),開展革命活動,建立地方武裝。在革命斗爭的長河中,青州人民積極配合支持東三支隊,參與反掃蕩等一系列革命斗爭,為和平地區(qū)的解放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為紀念在解放戰(zhàn)爭中為革命事業(yè)犧牲的幾十位英雄兒女,當?shù)卣?0世紀70年代修建了“青州革命烈士紀念碑”,并于2002年進行了重修。該紀念碑是方塔形,紅磚砌筑,表面批搪石米,高7.8米。底座三級臺式,最底邊長2.6米,碑身邊長1.5米。四角攢尖頂,上復黃色琉璃瓦,頂飾葫蘆剎。南面浮雕“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款是“鄭群題”,北面浮雕“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詳細]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
  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園西北角。清宣統(tǒng)三年(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將已交給民辦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筑路權,出賣給英、法、德、美等帝國主義國家的銀行團經營。湖南、廣東、湖北、四川等省人民奮起反對,紛紛組織保路同志會,開展保路運動,進行-、-、抗糧、抗稅等形式的斗爭,四川的保路運動規(guī)模最大,參加者有數(shù)十萬人。同年9月7日,四川總督趙爾豐逮捕保路同志會負責人蒲殿俊、羅倫等人,并槍殺-群眾數(shù)百人,制造了成都血案,這激起了人民更大的憤怒,于是同盟會會員龍鳴劍等組織保路同志軍在全省范圍內發(fā)動武裝起義,這成為了辛亥革命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建于1913年,坐北…[詳細]
隘門嶺事件紀念碑亭
  1930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永嘉徐定魁部與黃巖夏云虎農民武裝共600余人,在進軍臺州海門(今椒江)時受阻,折返永嘉,途經樂清大荊隘門嶺時,突遭以蔣叔南為首的大荊反動民團伏擊,當場犧牲10余人,大部分被俘。反動民團在大荊小山頭商會設立公堂,對被俘紅軍戰(zhàn)士和隨軍農民逐一進行審問后押往大荊炭場槍殺,并雇人將尸體抬往大荊百崗嶺船山,挖坑集體埋葬,當?shù)厝罕姺Q之為“千人坑”。這是紅十三軍戰(zhàn)斗歷程中最為悲壯的慘案,共犧牲471人,史稱“隘門嶺事件”。 為緬懷革命先烈, 1999年6月,溫州市人民政府和樂清市人民政府、永嘉縣人民政府在大荊鎮(zhèn)小山頭建造隘門嶺事件紀念碑亭,并立碑鑄言。 隘門嶺事件紀…[詳細]
三岔口西山蘇聯(lián)紅軍烈士紀念碑
  三岔口西山蘇聯(lián)紅軍烈士紀念碑位于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zhèn)三岔口村西山山頂上,GPS北緯44°00′27.2{C}{C}{C}{C}{C}東經{C}{C}{C}{C}{C}131°13′02.2海拔180米。1945年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雅爾塔舉行會議,蘇聯(lián)承諾在德國投降后的2-3個月,對日本發(fā)動進攻,1945年8月9日凌晨蘇軍出兵東北并進攻東寧,對日軍進行了毀滅性打擊。為紀念在東寧犧牲的蘇聯(lián)紅軍烈士,1945年11月,蘇聯(lián)紅軍建造此碑,高度8米,正面寬度0.8米,側面寬度0.8米,磚砌,水泥抹面,此碑由4部分組成,1、底座?是五角星形,角對角距20米;2、臺階?正方形,角層高0.2米,底層…[詳細]
鄒容烈士紀念碑
  鄒容烈士紀念碑,坐落在今重慶市渝中區(qū)南區(qū)公園內。該碑是國民黨重慶市黨部根據(jù)1941年召開的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決定建立的。碑由漢鴻順營造廠承建,于1946年1月26日動工,同年6月29日落成。碑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碑的東、南、西、北四面,均鐫有“鄒容烈士紀念碑”七個鎏金大字隸書,八面皆鐫刻碑文。碑文是根據(jù)章太炎民國十一年(1922年)為營建上海鄒容墓所撰寫的《贈大將軍鄒君墓表》一文略加修改而成的,主要敘述了烈士生平。碑文為隸書,落款:“重慶市市長張篤倫敬立。中華民國三十五年!苯▏蟆`u容烈士紀念碑曾數(shù)次遭到破壞。1982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詳細]
水濂革命烈士紀念碑
  水濂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南城區(qū)水濂社區(qū)長排山腳,碑園總面積約350平方米,分二個層級:第一層級為瞻仰坪,地面是水泥混凝土。碑座聳立在第二層級,坐北向南,面對巍峨的水濂山。紀念碑高6.5米,呈立體梯形,主體骨架為鋼筋混凝土。碑頂立有一個鮮紅的五角星,碑正面刻著“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金色大字,碑身用白色云石圍砌。碑園四周建有護欄,護欄兩邊種有柏樹。碑園前面是一片郁郁蔥蔥的荔枝林,后面是長排山,山上長滿了蒼翠挺拔的松樹。抗日戰(zhàn)爭時期,水濂山區(qū)是東江縱隊活動的游擊基地之一,水濂抗日自衛(wèi)隊和人民群眾,積極支持東江縱隊開展游擊戰(zhàn)爭,打擊日軍。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共水濂地方組織領導人民群眾,配合中國人民解…[詳細]
百團大戰(zhàn)紀念碑
  為紀念“百團大戰(zhàn)”的偉大勝利,緬懷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1985年 4月中共陽泉市委、陽泉市人民政府報請中共山西省委批準,決定在獅腦山主峰興建“百團大戰(zhàn)紀念碑”。 “百團大戰(zhàn)紀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圓雕、兩座題字碑、四個烽火臺和長 227米蜿蜒起伏的長城組成,于1987年6月30日建成。結構高40公尺的主碑 ,形如一把鋒利的刺刀 。主碑的三個面上,分別鐫刻著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的題詞。第一座題字碑正面是“ 百團大戰(zhàn)紀念碑” 七個大字,背面鐫刻著“百團大戰(zhàn)示意圖”。第二座題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別鐫刻著《百團大戰(zhàn)紀念碑記》和《獅腦山戰(zhàn)斗紀略》。1997年,百團大戰(zhàn)紀念碑(館)被中宣…[詳細]
解放海南戰(zhàn)役決戰(zhàn)勝利紀念碑
  紀念碑位于澄邁縣美亭舊墟西邊1公里處,離金江12公里,有水泥公路直達。1995年4月22日建成,占地面積1656平方米,建筑面積212平方米。紀念碑坐西南向東北,碑高8米,底座寬2.8米,碑座高1.3米。碑基平臺四周有護欄,為長方形鋼筋混凝土結構。碑前一條約2米寬,100米長的水泥小道直通公路。碑身正面刻著“解放海南戰(zhàn)役決戰(zhàn)勝利紀念碑”,背面刻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登陸部隊在美亭地區(qū)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決戰(zhàn)的勝利概況。為紀念在美亭決戰(zhàn)中犧牲的革命先烈而建造,系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紀念碑位于澄邁縣美亭舊墟西邊1公里處,離金江12公里,有水泥公路直達。1995年4月22日建成,占地…[詳細]
華萊士紀念碑
  威廉•華萊士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是蘇格蘭的騎士、地主、愛國人士。當年,他指揮蘇格蘭人一舉擊潰數(shù)倍于己的英格蘭軍隊——所謂蘇格蘭人最自豪的斯特靈橋戰(zhàn)役。華萊士紀念碑建于1830年,花了將近一萬英鎊的巨資。當時引起了當?shù)鼐用竦臉O大不滿和抗議,因為這筆巨資是由當?shù)鼐用竦纳钯M中募集來的。紀念碑的正中央聳立著華萊士的雕像,雕像上華萊士正俯瞰著當時戰(zhàn)場的方向,也就是斯特靈橋的方向。這個塑像看起來非常雄偉,在一般情況下塑像要比真人夸張一些,身材也高大得多,但據(jù)說這座雕像是按照真實的華萊士而雕刻的,由此可以看出華萊士確實是一個身材魁梧、善于打斗、能征慣戰(zhàn)的武士。當年華萊士使用的寶劍至今還![詳細]
四聯(lián)中學革命烈士紀念碑
  四聯(lián)中學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和平縣四聯(lián)中學大操場邊小山崗。和平縣四聯(lián)中學創(chuàng)辦于1940年春,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完全中學。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聯(lián)中師生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一共涌現(xiàn)出27位革命烈士。其中一些烈士,如周寶時、彭振東等,以教師為公開身份作掩護,從事革命活動。他們一邊教書,一邊搞地下活動,為革命貢獻了畢生力量。還有一些青年學生,如林可成、肖琴書、肖波中、葉格泉等,積極投身革命事業(yè),為抗日救亡和民族的解放,貢獻了青春。紀念碑建于2001年,碑身分為三級,長方塔形,平頂,底層長1.8米,寬1.6米,高5.2米。磚砌塔體,表面批搪石米。第一層用凹槽勾勒出方磚形,…[詳細]
周恩來總理紀念碑
  周恩來總理紀念碑座落在石河子市北郊,距市中心3公里。紀念碑南側是-總理紀念廳,北側是紀念館。紀念碑正面刻有“敬愛的-總理永垂不朽”十二個金字,南側碑文是1965年周總理視察兵團題詞,北側碑文是周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摘錄,背面是建碑志文。統(tǒng)觀紀念碑,挺拔高聳,造型凝重,風格淳樸雄渾,碑前的花卉和松柏,給人以溫和嚴肅之感。1965年7月5日,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來石河子視察工作,接見了上海支邊青年代表。1976年1月8日,周總理與世長辭,為緬懷周總理的豐功偉績,總場黨委決定,建筑紀念碑。碑址造在當年周總理接見上海支邊青年代表時所在的地方。周總理享年78歲,所以碑身筑7…[詳細]
田饒步革命烈士紀念碑
  田饒步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東莞市橫瀝鎮(zhèn)田饒步村打摩嶺,GPS坐標:北緯23°0236.6,東經114°0047.0,海拔高程19米。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東江縱隊鐵東大隊在田饒步開展抗日活動,在田饒步舊圍、九王陳一帶地方建立游擊據(jù)點和醫(yī)療站。1945年夏,日軍包圍東江縱隊設在田饒步長園的交通聯(lián)絡站。戰(zhàn)斗中,3名游擊隊員壯烈犧牲。1948年3月,設在田饒步村新圍的交通聯(lián)絡站被國民黨軍隊包圍,張云清等3名游擊隊員在突圍中英勇犧牲。東莞解放后,當?shù)卮迕駷榧o念烈士的英勇事跡,自發(fā)在安葬張云清、陳雪英、何林等6位烈士的墓地處立碑。1988年,田饒步村在該村建造革命烈士紀念碑。2001年8月,田饒步村黨支部出資重建…[詳細]
汾水戰(zhàn)役紀念碑
  汾水戰(zhàn)役紀念碑1979年12月,-副主席粟裕到揭陽,指示建立汾水戰(zhàn)役紀念碑,同時還題下“南昌起義軍山湖戰(zhàn)役烈士紀念碑”碑文。因種種原因,紀念碑沒有建成。1997年9月28日,-辦公廳主任程建寧將軍等中央領導和省、市、縣及玉湖鎮(zhèn)干群在玉湖鎮(zhèn)召開“汾水戰(zhàn)役”70周年紀念大會,并發(fā)出建設“八一南昌起義汾水戰(zhàn)役烈士紀念碑”的倡議。之后,社會各團體、個人紛紛響應,玉湖鎮(zhèn)政府于1998年11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0個多月,投資1000萬元,在當年汾水戰(zhàn)役的戰(zhàn)場中心——玉湖鎮(zhèn)竹竿山建設16米高石體結構紀念碑一座。整座紀念碑占地3.9畝,碑身純石體結構,高14.32米,底座寬4米,分二級臺階,周圍加石欄桿,由…[詳細]
張希文烈士紀念碑
  為紀念原十七路軍教導團中校團附兼第三營營長、教導團地下黨(首任)負責人、抗日民族英雄張希文烈士,11日,西安事變研究會楊虎城暨十七路軍軍史研究會和渭南市臨渭區(qū)向陽街道辦田家村以及各界300余人,聯(lián)合為張希文烈士紀念碑落成舉行了揭碑儀式。張希文原名福幸,字寒松。臨渭區(qū)張貴村人(向陽街道辦田家村),1911年出生。1926年前在赤水職業(yè)學校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參加農民協(xié)會等革命活動。1928年在渭陽中學轉為共產黨員,參加渭華起義。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軍校(黃埔)第九期,畢業(yè)后分配到楊虎城十七路軍教導營任職。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隨部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938年8月,日寇再犯永濟,張希文率三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