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摩崖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摩崖篇

冒水村摩崖造像
  仁壽冒水村摩崖造像,是宋代摩崖造像的精品之一。仁壽冒水村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虞丞鄉(xiāng)冒水村三組,這里地處淺丘,四面環(huán)山,又叫大佛溝。冒水村摩崖造像鐫刻在一塊大石包上。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仁壽冒水村摩崖造像,因地處大佛溝,又叫大佛溝摩崖造像,有造像6龕共22尊,另有碑記一通,題記一處三則,大部分完整。據(jù)仁壽縣文物管理所考證,這些造像鐫鑿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至清宣統(tǒng)二年(1910)。民國版《仁壽縣志》載,“昆迦寺有兩個石刻大佛!睋(jù)查,造像處原有廟宇一座,叫做昆迦寺,因當?shù)厝税涯ρ略煜窠y(tǒng)稱為大佛,因此該寺也叫大佛廟,曾改作學校用,現(xiàn)已毀。大石包身上,殘留…[詳細]
隆化石佛口摩崖造像
  隆化石佛口摩崖造像位于承德城西北隆化縣藍旗鎮(zhèn)少府村北,開鑿于少府河北岸石壁之上,距河床高10米,在文革時毀壞嚴重,現(xiàn)存面積東西長9米,上下高1.5--1.8米。造像20世紀40年代被侵華日軍用強酸侵蝕,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由于多年來群眾在此開山采石,一些造像多遭破壞。造像為遼金風格。在造像之東側(cè)環(huán)山處的懸崖之上,有一人跡罕至的凹入石棚,有元代石刻題記5行,現(xiàn)保存4行。造像采用高浮雕手法,共存4組。第一組:3尊三世佛作半浮雕式坐于束腰式須彌座上,面容微笑慈祥,身披通肩大衣,兩手平放在盤坐雙膝之上。三世佛兩側(cè)各站立佛1尊,背面雕出千佛壁,第二三組:均在龕內(nèi)雕出千佛壁,分上下兩層共107尊。第四組:有…[詳細]
彈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
  時代:元至清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區(qū):重慶市開縣批次:第七批彈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位于長江邊上,背依山崖,面對長江,F(xiàn)存造像8尊,古建筑五佛殿1座。元代的造像1龕,高13.75米,寬10.45米,深2.55米,龕內(nèi)造像為一彌勒佛二脅侍弟子。彌勒佛善跏跌座,佛高7.5米,頭上高肉髻刻以螺發(fā),面相方圓,表情莊重。佛像身上內(nèi)著僧祇支,腰上束帶作花結(jié),外披袒右肩袈裟,下身穿大裙,左手撫膝,右手屈指向上至肩。坐于長方形臺座上,雙腳赤足,踏于地上。佛的左右各雕刻有一身雙手合十的弟子立像。高2.3米。五佛殿為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五間,寬18.5米,進深兩間,深7.7米。殿內(nèi)石壁有一龕明永樂19年鑿刻的3…[詳細]
鄭山·劉嘴摩崖造像
  鄭山·劉嘴摩崖造像在鄭山和劉嘴之上,各有幾塊形態(tài)各異的大石包,就在這幾塊大石包之上,雕刻著一龕龕精美的唐代佛像,密如蜂房,當?shù)厝肆晳T稱之為大石包造像。1984年,丹棱縣文物工作者在全縣的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規(guī)模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鄭山、劉嘴相距不過里許,因此,將這兩處造像統(tǒng)稱為丹棱鄭山——劉嘴摩崖造像。2013年5月,鄭山·劉嘴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鄭山摩崖造像保護范圍:東以第23龕造像外延80米,西以第39龕造像外延20米,南以第37龕造像外延80米,北以第40龕造像外延8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南、北外延20米,向西延外延10米。2.劉嘴摩崖造像保護…[詳細]
中巖寺摩崖造像
  中巖寺摩崖造像中巖寺摩崖造像,位于青神城南9公里處之岷江東岸的中巖。據(jù)史載,中巖于唐代開始建寺,中巖寺唐名德禪院,是諾巨那羅漢誓不歸極樂世界,而愿住人間與世人同甘共苦,人們稱他是掌嗣、祿之神。經(jīng)過北宋、南宋的大規(guī)模擴建到明代時,中巖山中寺院眾多,摩巖造像及石刻碑文無數(shù),已成為蜀中一處著名的佛教游覽勝地。歷代建筑的寺院主要有:上巖“垂拱寺”,中巖“景德禪院”,下巖“慈姥廟”等。此外,江邊有“水月樓”、山中有古塔、“東坡讀書樓”、石窟造像,以及眾多的碑刻楹聯(lián)題字等等。民間曾流傳有“先游中巖,后朝峨眉”的說法。中巖寺摩崖造像共48龕2492尊,以唐代造像居多,造型簡樸而又生動,線條流暢。宋代詩人范成…[詳細]
蓋平山摩崖石造像
  蓋平山摩崖石造像,位于萊州市柞村鎮(zhèn)東朱宋村東北約2.5公里的蓋平山面南的崖壁上,其北、東、南三面,山體環(huán)抱,石造像正南方為一寬敞平臺,是一處寺廟遺址。東面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從寺廟遺址南的溝壑中自東向西流過,石造像的西南方為人工筑成一個小型水庫。石造像正對著的南山上植被生長極為茂盛,而石造像所在的北山,巖石裸露,少樹木生長。佛造像西約1.5公里處為南北公路,公路以東為至蓋平山均為東朱宋村的果園,林木繁茂,果園間有簡易的道路通向石造像處。侯登岸在成書于道光七年(1827)的《掖乘》中曾記載:“蓋平山,城東南三十里,有寺曰上寺,多松株,山根有二洞,中鐫佛像!贝颂幩傅姆鹣窦礊樯w平山摩崖石造像,這是…[詳細]
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鄰水縣)位于鄰水縣龍橋鄉(xiāng)黃陵村黃陵山南崖和東崖約500平方米的崖巖壁上,共計摩崖造像3龕,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建造于宋代,延續(xù)于明清。摩崖造像3龕,造像42尊,開鑿于宋代。正視,作金剛座。左右各2尊弟子、菩薩像,服飾已完全漢化,無佛教造像裝飾特色。造像比例適中,線條流暢,保存完整。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是和尚火葬墓從墓葬雕刻風格特征看,3座崖墓均系宋代遺物。均分布在黃陵寺山東崖石壁上。據(jù)縣志記載:“黃陵寺系宋淳熙年間建造,在治南五十里,懸?guī)r佛像甚多,高者長丈余,鏤刻俱極端嚴!笨梢婞S陵寺石刻造像應是宋代雕塑無疑。從碑記也可證實這一點。據(jù)調(diào)查,黃陵寺原有三…[詳細]
菩薩巖摩崖造像
  菩薩巖摩崖造像年代:唐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安居區(qū)東禪鎮(zhèn)黃桷埡村簡介:菩薩巖石刻及摩崖造像位于東禪鎮(zhèn),現(xiàn)有龕窟通編為19號,共有造像80余尊,題記3通,-2龕,鑿刻于東西長100米,高30米的崖壁上。其中4號龕開鑿于唐光化二年(899),有造像16尊,為二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力士八供養(yǎng)人,面南;二主尊后有桃形頭光,螺髻,體態(tài)豐滿,雙耳垂肩,面容慈祥,身著通肩袈裟,衣紋厚重,結(jié)跏趺坐于蓮臺。菩薩頭后有桃形頭光,頭戴高寶冠,披巾順肩敷搭,脖上戴項圈,上身斜披絡(luò)腋,腰系扎帛、帛下為著地長裙,外有披帛,胸前飾垂珠瓔珞,一手下垂提襟,另一手持扶塵,赤足立于仰蓮座上;弟子…[詳細]
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寶成鐵路復線涪江大橋橋頭龍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龕,1940年修建龍西堰時毀損大部,僅存100余龕。造像鐫刻于長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廣明元年(880年)造像題記3則。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寬2米、高0.35米的矩形龕,龕內(nèi)有排列整齊的造像4-6層不等共160小龕,龕內(nèi)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綿陽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因修建綿陽至江油高等級公路拓寬路面施工需要,將其全部從崖壁剝離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龕、《金剛經(jīng)》石刻一方,因年代久遠,造像風化嚴重,僅第1、4、5、16號龕和《金剛經(jīng)…[詳細]
騮馬山摩崖造像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qū)騮馬山北麓。共6龕,23尊。主要鐫刻佛、弟子、菩薩和供養(yǎng)人。2~6號龕保存基本完好。其中3號龕較能代表唐代造像特色。該龕造像10尊,主像為佛,居中,坐高1米;身軀厚重,著廣袖褒衣,斜尖領(lǐng),衣褶簡潔樸素; 面部略平,頤頰飽滿; 左手按膝,右手上舉作說法狀; 靜穆安詳,結(jié)跏跌坐于平臺金剛座上。臺座兩側(cè)置0獅子,作臥伏狀。佛左右為摩訶迦葉、阿難陀二弟子,均圓領(lǐng)袈裟,面向主付,合掌而立。迦葉高鼻梁,深眼窩,絡(luò)腮,卷胡須,眉脊、顴骨突起,形態(tài)嚴謹持重;阿難禿頭、胖臉,形態(tài)虔誠溫順。弟子左右為二菩薩。右首菩薩臉龐豐滿圓潤,體態(tài)豐腴健美; 右臂上曲偎胸,似持拂塵(腕已殘),左…[詳細]
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
  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合川市區(qū)東北約三十公里處,瀕臨渠江。位于淶灘鎮(zhèn)鷲峰山東部山巖上,在山巖主體和崩裂的巨石間鑿寬形成空間,并于南、西、北三面巖壁上摩崖造像。巖頂上為清乾隆年間重建的二佛寺下殿,系三重檐式木結(jié)構(gòu)歇山頂建筑,抬梁式梁架,黃色琉璃瓦屋面,整體遮蓋全部摩崖造像。造像共42組1700余尊,石碑及摩崖題刻14通,總分布面積約1200平方米。北巖系造像核心,主尊為釋迦牟尼說法像,方向140°,通高12.50米,肩寬3.60米,肩厚1.20米,釋迦頭盤螺髻,面部豐腴,著雙領(lǐng)下垂袈裟,左手撫膝,右手舉于臉側(cè)著說法印,赤足坐于平臺上,左右各立侍阿難、迦葉,后背半環(huán)狀立十地菩薩,各執(zhí)法器,釋…[詳細]
司里山摩崖造像
  司里山摩崖造像位于東平縣戴廟鄉(xiāng)司里山上,造像主要集中在山頂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塊巨崖周圍,共有大小造像千余尊,完整清晰者600余尊。如按年代劃分,則東崖多為北齊、唐宋造像,其中最高者為北齊一佛二弟子像,主佛像高9.8米,戴寶冠,面相渾厚,手施說法印,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倚座于寬平座上。此尊造像高度堪稱“中原北齊第一佛”。其右下部有宋代嘉佑二年“三教通連”龕像,為我國摩崖造像中最早的“三教通連”龕像。西崖多為唐、宋摩崖造像,有一佛二弟子和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組合像,其中唐代多為武后時期的造像,多通體磨光,面相豐圓飽滿。宋代造像則神情豐富,雕刻精細,其中的36尊羅漢像等更是神態(tài)各異,…[詳細]
蛇盤山多寶塔及摩崖造像
  蛇盤山多寶塔,位于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芳山鎮(zhèn)蛇盤山雙泉寺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據(jù)說是開山和尚橫璽長老建筑的。塔系花崗巖建造,覆缽式喇嘛塔,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塔座為須彌座式,六角形,每邊長1.86米,高2米。座上用四條石逐漸收攏,砌出四層,其上砌高佛,早年被盜,龕上漾刻“多寶塔”三字,塔上為十三層相輪逐收砌至塔頂。頂上安裝鐵質(zhì)塔剎;塔中層南面有拱形龕門,龕內(nèi)原有銅鑄菩薩一尊,跌座于蓮臺,雙手合十,神態(tài)安逸自然。惜銅像已被盜走。塔于近年得到修繕。多寶塔矗立在蛇盤山中部陽坡之上,下有雙泉寺,東有摩崖石刻,為蛇盤山的主要景點之一,石塔北、西三面環(huán)山,南面開闊…[詳細]
圣水寺摩崖造像
  圣水寺是2009年7月公布的綿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公布的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寺坐東向西,背靠山崖,前臨高坎。前石墻砌12層條石,每層尺厚,計一丈二尺高。中劵拱石門,寬2.1米,高約2.5米,額陰刻“青石流輝”四字,有聯(lián):“密密石叢盤古徑;涓涓云竇瀉寒流!鳖~意境足,聯(lián)出北宋張士遜《題西庵寺》,張早年曾為射洪縣令。門外5階石梯,內(nèi)22階平分兩段。門洞上為三大士前殿,塑像周圍有黃畫匠的精描壁畫。廟內(nèi)青石鋪地,正殿為大雄寶殿,殿兩側(cè)各一泉池,右側(cè)蓮花井,約2.5米寬窄。殿左玉皇殿,內(nèi)塑玉皇、觀音文昌,藥王等,有巨石入殿內(nèi)。兩殿之間普陀巖有泉井,內(nèi)石雕水觀音,井壁有石刻畫,舊時色彩未脫…[詳細]
百丈巖摩崖
  百丈巖摩崖位于溫嶺市城東街道巖下村百丈巖南陡壁上。摩崖共題有四首詩,外有框,楷書,從東至西排列?偯娣e約為3平方米。第一首詩框高56厘米、寬38厘米,是一首七絕:“云根秀撥五龍巔,遙立兒孫滿眼前。取有天梯長萬丈,星漢何必問張騫!甭淇顬椤鞍讓惓鐬椤薄5诙自娍蚋68厘米、寬40厘米,是一首五律,大致可以辨認:“□□□山曉,煙霞接舍濃。巖高昂白象,湖闊臥蒼龍。壁生離籠鳥,□□種□農(nóng),□□□□□,白鹿悅芳洞”。落款為“白岡陳崇為”。第三首詩從痕跡看是一首五絕,框高44厘米、寬40厘米,除落款“敬軒陳崇賓”可識外,余已不可識。第四首詩框高86厘米、寬60厘米,是一首五律,是四首詩中最清晰的:“青山…[詳細]
梵慧寺摩崖造像
  梵慧寺摩崖造像年代:唐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 地址:安居區(qū)石洞鎮(zhèn)高灘村簡介:梵慧寺摩崖造像及石刻位于遂寧市安居區(qū)石洞鎮(zhèn)高灘河村和尚坡南麓,始建于唐代,現(xiàn)有32龕造像及石刻碑記,共有造像數(shù)百余尊,題記5通,鑿刻于南北長280米、高5米的崖壁上。其中10號龕“東方三圣”,共有造像70尊,雕刻精美,線條流暢,特別是護法神,面惡目怒,法器高舉,手臂及腿部肌肉隆起,威武有力,手上均戴寶釧,裙帶飄舞,十分生動傳神。16號龕共有造像12尊,特別供養(yǎng)人像,供養(yǎng)人或攀肩而行,或手拿供品,或雙手合十于胸前,身著短裙,刀法古樸,近似原始雕刻。21號龕,借天然崖壁阿彌陀佛頭佛,高4.…[詳細]
溫塘摩崖造像
  溫塘摩崖造像位于河南陜縣溫塘村南山陰的石壁上,距三門峽市區(qū)15公里。現(xiàn)有造像36尊,龕6處。第一龕高1.75米,頂呈火焰狀,內(nèi)雕有一佛二菩薩的立像,有蓮梗相連。佛高1.35米,頭部有火焰狀飾。菩薩高1.20米,足下皆踩有蓮花臺,雕像面部基本完整,龕外兩側(cè)鑿有供養(yǎng)人像,并有唐雍州高陵縣尉成克溝、唐果州相如縣令王希昶的題壁刻石。往西一龕為高2.25米的大龕,頂部形狀同第一龕,內(nèi)雕菩薩立像,造形優(yōu)美,其頭頂花冠正中雕有一座佛龕內(nèi)涂有赤、綠、青顏色,龕下石壁題有唐大歷九年(公元774年)陜虢觀察防御轉(zhuǎn)運使皇甫溫的題記。下部東側(cè)一龕右方是唐大周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承務(wù)郎陜州博士騎都尉徐義節(jié)撰文,郭元…[詳細]
太蓬山摩崖造像及石刻
  太蓬山摩崖石刻位于營山縣太蓬鄉(xiāng),素有“蜀北名山”之譽,“太蓬仙跡”之稱的太蓬山上。最早的唐代開鐫于唐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最晚的為民國38年(1949年)。其中唐代8幅,五代1幅,宋代40余幅,元代2幅,明代5幅,清代8幅、民國2幅。石刻內(nèi)容有:佛教經(jīng)典,造像碑記,游人詩賦,史實辯誤等。其中最珍貴的有唐代《安祿山題龕》、唐代知縣任惠琳題“透明巖”碑、唐主持僧《十三生七齋記》、唐朱倫之《普濟寺》碑,宋雍沿《題太蓬十三韻》、宋朱時敏《辯太蓬有安祿山題龕》、清《裝修神像碑記》等。這些石刻題記,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太蓬山的宗教、政治、文化、地理及風景名勝資源等。而且這些題刻的書法風格各異,形體齊備…[詳細]
桐桷寨摩崖造像
  桐桷寨摩崖造像(國家級)桐桷寨摩崖造像位于蓬安縣長梁鄉(xiāng)桐桷寨村嘉陵江岸,大小共有七龕造像,大小造像共計30余尊,分布在200余平方米的山體崖壁上,距地面高度4.7米。其中1號、2號、7號三龕造像保存較好,其余四龕造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龕一為兩尊立式菩薩像,整個造像畫面布局嚴謹,立體感強,肌體豐滿,形神兼?zhèn)洌惗、龕七均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七尊式造像。此處造像的造型和風格上看具有明顯的唐代造像特征,不僅數(shù)量較多,內(nèi)容豐富,布局嚴謹,而且造像的雕刻極為精細考究,整個摩崖造像大氣磅礴,震撼人心,讓人嘆為觀止。桐桷寨摩崖造像表現(xiàn)了嘉陵江兩岸先民高超的工藝水平和智慧,為進一步研究唐代嘉陵江中游地區(qū)…[詳細]
龍居寺摩崖造像
  龍居寺摩崖造像(原名:龍居寺石刻及摩崖造像)年代:唐光華2年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 地址:安居區(qū)東禪鎮(zhèn)白鶴嘴村簡介:龍居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東禪鎮(zhèn)白鶴嘴村,始建于唐光化二年(899年),具有佛教造像和道教造像并存的特點,造像分別雕刻在兩塊天然巨石上,其中一塊巨石坐落于龍居寺大院內(nèi),長7.5米,寬3.6米,高2.7米,巨石東、南、西、三面造像,北面未作造像。另一塊巨石坐落于龍居寺外東南方,大暮村油坊院后寨子坡下,相巨約500米處,巨石東、西、北三面造像,南面未造像。巨石全長5.42 米,寬 2.6 米,兩處有造像石刻21龕,造像1200余尊。其中1號龕為橫三世佛,居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