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宮,在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頂峰上。屬道教二十三洞真虛福地。云麓宮最早建于1478年(明憲宗成化十四年),吉簡王朱見浚就藩于長沙時,建筑取宮殿形制,但舊宮早已廢記。嘉靖(1522-1566)年間太守孫復(fù)命道士李可經(jīng)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觀宇周圍風景煥然一新。隆慶(1567-1572)年間,又有道士金守分在這里-,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宮,筑屋五間,鑿石為柱,覆以鐵瓦,以抗風雪。宮的前殿為關(guān)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師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合體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宮由此成為道教勝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無為而治”,總是選擇清靜優(yōu)美之處建立宮觀,修身養(yǎng)性,采藥煉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將這些地方視作神仙的居所,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而四周峰巒聳峙、石骨盤迂、樹竹青翠的云麓宮就是其中的第二十三福地——“洞真虛福地”。
清康熙(1662-1722)初年,長沙分巡道張重新修葺了云麓宮,以后續(xù)有增建。1862年(同治元年)于門前筑一小亭,亭外又增五岳、天妃二殿。以前宮門有一副對聯(lián):“古剎出層宵,看岳色平分,江流環(huán)繞;名山多勝跡,有少陵寫句,北海題碑!睂β(lián)的上聯(lián)寫了云麓宮的宏偉,似乎超出云霄之上,在此可以近看岳麓山色,遠眺湘江環(huán)流;下聯(lián)描述云麓宮所在的岳麓山有許多歷史勝跡,杜甫在這里留下了詩句,李邕題撰了著名碑刻。
在云麓宮內(nèi)有望湘亭,亭在拜岳石上,是清道光(1821-1850)年間修建的。憑欄遠望,湘江與長沙城區(qū)盡收眼底,可以領(lǐng)略“直登云麓三干丈,來看長沙百萬家”的壯闊景色。云麓宮內(nèi)楹聯(lián)很多,都出自名家手筆。其中清人黃道讓所題“西南云氣來衡岳,日夜江聲下洞庭”抓住了云麓宮壯闊的特色,氣魄宏偉,對仗工整,字跡道勁,素為游人喜愛和吟誦。
明末及清咸豐初,云麓宮兩度毀于兵燹。清同治二年(1863),按原格局再加以修葺,并在殿前后左右建五岳殿、天妃殿,又增建宮門。進士吳獬游此時為宮門題寫"對云絕頂猶為麓,救道安人即是宮"一聯(lián),聯(lián)內(nèi)隱"云麓道宮"四字,傳為佳作。
1944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為日軍飛機炸毀,云麓宮殿堂、神像、碑刻遭到嚴重破壞。1946年,道人鄔云開、吳明海等籌款修復(fù)。于望湘亭中增置純陽真人呂洞賓浮雕石像,并刻真人所著《百字銘》。建靈宮殿在今飛來石處,建清虛宮在今歸來鐘處,均已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云麓宮于1957年重修。1966年文革期間云麓宮遭到嚴重破壞。1976年修葺臨倒塌的關(guān)帝殿時,在原址上建長方形兩層樓閣,東向城廓,供游人登臨覽勝。后殿及宮右呂祖殿均作茶室,供游人憩息品茗。宮左后方,拓坪數(shù)百平方米,并砌建曲廊。二十一世紀初在望江0上豎呂祖像,按規(guī)制作龕,前廳堅關(guān)帝像。三清殿按道家規(guī)制豎像三尊。云麓宮左豎有漢白玉《麓山樹鐙記碑》,旁豎《麓山鞏峙峙碑》,碑陰為“光聯(lián)翼軫”。原有天燈樹,已廢。
地址:長沙市岳麓區(qū)岳麓山風景名勝區(qū)麓山景區(qū)內(nèi)
類型:道觀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電話:0731-88825058
開放時間:
12月-次年4月:8:30-20:00;5月-10月:8:00-22:30
門票信息:
門票免費;纜車單程10元,往返20元
交通
乘63、106、132、202、305、908、立珊線、旅1路等公交車在市四醫(yī)院站下車,從東大門進入;或乘132、202、305、立珊專線、旅1、旅3線在岳麓山南站下車,從南大門進入。(最好從火車站乘立珊線到岳麓山下,注意不要去乘202路,那是公交線,會繞一個很大的圈子才到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