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堂座落在福州市烏山東麓第一山下,烏塔之西。
慈善堂大門是一座三開間兩層近代洋樓,中央開間設拱門,門頂有扇形匾額,左右矩形窗上有木過梁,一層表面有黃色粉刷。二層紅磚砌筑,檐口有磚疊澀線腳,上為兩坡頂小青瓦屋面。
大門后為天井,有兩廂。天井后為大殿,正面五開間,穿斗式木構(gòu)架,硬山頂觀音兜式封火山墻。大殿占中央三開間,西開間為西歸堂,東開間為穿堂通向后進。據(jù)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碑背面碑文(文保碑已不知所蹤),“殿前古井,立有清同治年丁卯年‘東井’碑刻”,F(xiàn)石碑只剩下半部分橫臥在西歸堂前。據(jù)《福州晚報》2003年報導:“……在堂前烏山廣場建設工地發(fā)現(xiàn)一塊古碑,上以古篆題‘東井’,以隸書題‘同治丁卯七月’,為清代同治年間修浚南澗寺寺內(nèi)古井‘東井’和‘西井’時所立!保ìF(xiàn)“西井”碑置于護道白真人廟內(nèi)。)
出穿堂為后進門廳,正對一單間小樓;其東為小院,小院正面為兩開間兩層木結(jié)構(gòu)住房;再東側(cè),復有一單開間大進深兩層住房,其下為廚房。
《三山志》載:“梁大通六年(西元532年),居士蘇清以宅為之。唐乾寧二年(西元895年),閩王創(chuàng)天王殿。三年,號南澗護國天王,合庵十二為寺,得名南澗寺!
《閩都記》載:“建于唐乾寧二年,閩王建天王殿,號南澗護國天王,合庵(即慈善堂)十二為寺!
清《榕城考古略》載:“晉時林氏渡江入閩,有華陽道士鑿井于南山足下,太早不竭!本遒侍穑茣r可供數(shù)百僧尼飲用。
《烏石山志》載:“南澗報國寺,今稱南澗寺,在山之東。梁大通六年,居士蘇清舍宅為之。唐乾寧二年,閩王審知增建天王殿。后人以有天王殿,故亦稱天王寺。三年,號南澗護國天王,合庵十二為寺,以居澗旁,故名。
《八閩通志》:“偽閩時、遷寺于山之陰!
五代梁乾化三年(西元915年),改為千福院,始建長樂臺。北宋熙寧二年(西元-年)知州程師孟曾為篆“長樂臺”。元代審理黃濟改建長樂臺,改名為“鱗次臺”。明建文元年(西元1399年)沈沂篆鐫“鱗次臺”。
據(jù)舊時碑載,道光、光緒年間和民國初期均作不同程度的修茸和拓建,終形成20多間殿、堂、舍、室規(guī)模。1933年時,堂宇占地仍達1300平方米,除建有大士殿、念佛堂、鐘鼓樓、伽蘭殿、西歸祠、齋堂、宿舍外,花園中還配置有亭謝、假山、放生池,種植有桂花、肚竹、建蘭和睡蓮等名貴花卉,不僅殿堂明亮典雅,堂宇環(huán)境亦十分清幽。福州督署、府縣達官貴人、文人名士帶妻兒從烏石山游覽下山之后,多會順道到堂內(nèi)品茶。
抗戰(zhàn)勝利后,福州高湖人楊顯旺又緣首重修,1966年文革期間遭到--“破四舊”,由于天災--,年久失修,堂院傾倒殘破不堪,四分之三的殿房成了民屋,到1980年代年僅保留一座殿堂,幾間舊屋,幾棵榕樹和一口井泉。
1990年代,福州市人民政府(時福州市委書記趙學敏)以“烏山文化廣場”的名義立項,責令福州市房地產(chǎn)開發(fā)總公司(時任總經(jīng)理翁金榕)對本區(qū)域進行拆遷,以向外商出讓土地。拆遷過程中引發(fā)拆遷戶集體抗爭,發(fā)生數(shù)起死傷事件。慈善堂首進門樓被拆毀。
“烏山廣場”拆遷后長期閑置。據(jù)說對此地感興趣的開發(fā)商極多,有幾個甚至已經(jīng)達成初步意向,但不知何故均在簽約前反悔。直到2002年,由時任市委書記何立峰介紹給泉州的開發(fā)商開發(fā)“冠亞廣場”。
慈善堂原由民間優(yōu)婆夷主持,約1990年代末由佛協(xié)派遣正式尼僧住持。
2003年,慈善堂管委會籌資四十余萬原重修慈善堂,并立碑記。
2007年,福州市鼓樓區(qū)人民政府公布慈善堂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