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黔西南州 > 安龍縣旅游

龍廣觀音洞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龍廣觀音洞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光觀音洞位于貴州黔西南東峰林腹地,義龍新區(qū)東部的龍廣鎮(zhèn),屬義龍新區(qū)城市次核心區(qū),距興義市區(qū)32公里。

觀音洞地處槽谷型盆地中的一個溶蝕殘存的小山上,洞口高12米,寬約20米,斜深約15米,南向,高出盆地約20米,西側(cè)有一穿洞,高8米,寬5米多,向里斜伸5米處有一天窗,20米處有地下水滲露,整個洞穴通風(fēng)向陽,干濕適度,適宜遠古人類棲息生存。

觀音洞地處槽谷型盆地中的一個溶蝕殘存的小山上,洞口高12米,寬約20米,斜深約15米,南向,高出盆地約20米,西側(cè)有一穿洞,高8米,寬5米多,向里斜伸5米處有一天窗,20米處有地下水滲露,整個洞穴通風(fēng)向陽,干濕適度,適宜遠古人類棲息生存。

遺址堆積平面略呈三角形,近棕色,面積約200M2,厚3米多。初分為9層:表層為石灰華鈣板覆蓋,第7、9層為灰燼,厚度分別為10至30厘米,也除表層外,各層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文化遺物。出土遺物有石制品400余件,骨器7件,動物化石10多種,并有大量動物骨片和用火遺跡。用火遺跡有灰燼、燒骨和炭屑。大量的灰燼遺存,證明當(dāng)時人類不但會用火,也會保留火種;而螺殼化石數(shù)量之多,在貴州同期遺址中為罕見,反映了當(dāng)時生活在觀音洞的人類,在進行狩獵與采集的同時,也向水域捕食。觀音洞文化遺址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1萬多年。

1985年11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安龍縣龍廣觀音洞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月,安龍縣人民政府在觀音洞立有青石刻碑載文,并指定專人守護,保護觀音洞遺址。據(jù)貴州省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在現(xiàn)場挖掘發(fā)現(xiàn),出土的遺物有石制品、骨器、動物化石、動物骨片和用火遺跡,從而認定龍廣觀音洞古文化遺址的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一萬多年時期,就有古人類在觀音洞生活。

2013年5月,龍光觀音洞遺址被國務(wù)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光礁沉船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