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天后宮位于長汀縣城東大街,朝天門外。由山門、朗門、戲臺、鐘鼓樓、水0、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間組成。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四面環(huán)水,是汀州八邑敬奉媽祖的場所和旅游觀光勝地。
汀州天后宮始建于南宋紹定年間,原名“三圣紀宮”,宋《臨汀志》載:“三圣紀宮在長汀縣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廟(天紀廟)。……今州縣吏運鹽綱必祝禱焉!睋(jù)考,宋理宗紹定年間,汀州知州李華及著名法醫(yī)鼻祖、長汀縣令宋慈,開辟了汀江航運,使汀州與潮州、汕頭的交往日臻繁榮。因汀江多有急流險攤,為航運安全,故在汀江河畔修建媽祖廟,祈愿護海女神媽祖庇佑所有船只安全。
50年代,汀州天后宮劃歸縣電廠管理使用。改革開放后,為保護文物舊址,恢復文物景點原貌,縣政府作出決定,搬遷電力公司,成立維修協(xié)會,有組織有計劃地修復天后宮。修復工程從1994年開始,現(xiàn)已修復完成前、中、后三座大殿及宮門、戲臺、鐘樓、鼓樓、兩廊水樹等,天后宮以原有巍峨壯觀的新姿展現(xiàn)于世人面前。天后宮正面是高大恢宏的石牌樓,中門兩邊分別鑲嵌著“龍鳳呈樣”等四塊大型壁雕。門聯(lián)為“天紀神力海不揚波穩(wěn)渡慈航登彼岸,圣母恩德民皆樂生遍傳顯績降人尸”,門楣“后德配天”上方石斗拱托起的盾額刻著“天后宮”三個金色大字。左右邊門額楣分別鏡刻“河清”、“海宴”。進門后兩邊門中間是戲臺;左、右兩邊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兩廊中間的空坪布局別致,前段石板墁地一塵不染。后段紅花綠樹交相輝映,雙龜馱碎靜臥左右。沿廊拾級而上的是前殿,殿前二邊望柱憑欄,兩廂供奉財神老爺,花公花母塑像。前殿靠天井處置放巨形供桌。據(jù)說在前殿的供桌上可上供葷菜(正殿則不能)。因為媽祖是海上女神,區(qū)別于佛,有時可供葷菜。供桌后面是天井,天井兩廊玻璃框內有風、雨、雷、電等十二神將塑像,他們各執(zhí)兵器威風凜凜。十二神像廊再上幾級臺階便是正殿,為抬梁式建筑,跨度較大,與前殿相似,二根石柱上的纏龍初栩栩如生,雙層如意斗拱承托的五鳳樓與前殿五鳳樓形成遞進層次。媽祖塑像安放正殿中央,容顏慈祥,金線錦繡龍袍、銀質鏤刻鳳冠霞帕,正是“戴玄冠兮出琳房,玉鸞佩兮云錦裳”,十分華貴端莊。這尊神像已有近400年歷史。3600盞旋轉式長年光明燈,使大殿明亮莊嚴。后殿叫“積慶殿”,供奉著媽祖父親林愿、母親王氏塑像。積慶殿右邊是圣母間。錦被繡枕、龍床梳妝臺、紅木桌椅、油漆木地板,布置得古樸典雅,充滿閨閣氛圍。整座汀州天后宮紅墻黃瓦、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臺灣臺中龍?zhí)鞂m曾于1997年來到長汀,恭迎汀州媽祖分靈渡臺供奉,并尊汀州天后宮為祖廟。汀州媽祖架起了海峽兩岸友好橋梁。1990年被公布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林默,一名默娘,民間親切地稱她“姑媽”、“娘媽”或“媽祖”。莆田人。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莆田縣湄洲嶼的一個仕宦家庭。生后直到滿月,從未啼哭過。因被名為“默”,又稱“默娘”。其曾祖保吉,仕周,任統(tǒng)軍兵馬使,棄官,隱于湄洲。祖孚,承襲世勛,任福建總管。父愿,宋初官福建都巡檢。默娘聰慧過人,8歲從塾師讀書,就能解書中大意。稍長,好誦經(jīng)禮佛。她…… 林默詳細信息++
汀州鎮(zhèn):長汀縣汀州鎮(zhèn)位于福建省西部,汀江上游,武夷山脈南端,是縣人民政府駐地。轄區(qū)劃10.6平方公理,設九個居委會,6.26萬人.自唐以來就是州、君、路、府的所在地,是客家人祖地。是歷史悠久的著名手工業(yè)城市,為閩西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 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贊美汀州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市之一",1931年中央蘇區(qū)設"汀州市",有紅色小上海之稱,一九九二年…… 汀州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