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崖州城,即現(xiàn)三亞市崖城鎮(zhèn),位于三亞市西40多公里處,自南北朝起建制崖州,宋朝以來歷代的州、郡、縣治均設(shè)在這里。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繁多的名勝古跡而成為海南旅游勝地。
據(jù)史載,古崖州城在宋朝以前為土城,南宋慶元四年(1198年)始砌磚墻,后經(jīng)元、明、清三代擴建,使之成為海南島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堅固的城池,F(xiàn)已修復(fù)了城門部分。歷代文人墨客、圣賢學(xué)者、達官名流的流配謫居,廣東、浙江、福建等發(fā)達地區(qū)的商賈留居落籍,對崖州城的興盛,有重要的影響。從唐朝起不少官僚名仁被陷害,曾被流放到崖州城來。單是副宰相以上的大官重臣就有14人之多,如唐朝的韋執(zhí)誼、唐瑗;寧朝的丁謂、趙鼎、盧多遜、胡銓,元朝的王仕熙,明朝的王個、趙謙等。因此崖城又有“幽人處士家”之稱。尤其是著名的唐高僧鑒真和尚于唐代天寶七年(748年)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遭遇強臺風(fēng)襲擊,所乘坐的帆船飄流到崖州城,他在這里幫助修建了大云寺,留下了一批準(zhǔn)備帶去日本的佛教經(jīng)典,這是崖城文化史上帶有神奇色彩的寶物。元朝女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也曾居住在崖城的水南村近40年之久。到了明代,崖州已具有“弦誦聲黎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蘇杭”的盛況。海南建省辦大特區(qū)后,崖州城的城門已修繕一新,顯得雄偉壯觀,中外游客川流不息。在崖城還有聞名海內(nèi)外的風(fēng)景區(qū)大小洞天,其形如巨鰲,枕海壁立,峰巒竟秀,林木重疊,山奇石怪,千姿百態(tài),綠榕垂蔭,紅豆如星,泉清似醴。明朝時曾在此建有“鰲山書院”,在鰲門的西南麓海濱,便是“大小洞天”,南寧淳熙年間吉陽知軍周康游此地時曾做《摩崖》、《石痕記》等名著。淳佑年間郡守毛奎做《大小洞天記。進入小洞天登上“鉤臺”》,只見水連天、天連水,水天一色,那巍巍磐石迎擊波浪,臨海雄踞,上面有一市尺見方“鉤臺”兩字,這是毛奎所寫。還有一塊精致的摩崖石刻,1962年郭沫若同志來游時留下的詩詞和題記。一條長石形成的“構(gòu)繩”從構(gòu)臺上沿著石壁垂延下海,大為神奇而耐人尋味!般^臺”下面是幽曲深徑的崖洞,“小洞天”三個醒目大字刻在洞口上方。東邊是迷人的“海山奇觀”,此外還有直指云天、疊石崢嶸的“試劍峰”和層層疊石形成的“天梯”。還有被形容為“中虛不載江湖物,外實無煩斧鑿修”,形象逼真的“石船”以及維妙維肖的“仙人腳印石”和神奇的“鯊魚墳石”,尤其是那離奇莫測的“景猶奇絕而深秘”的“大洞天”更加吸引游人。在崖城的西北附近還有令人神往的“玉井溫泉”兩池相鄰,原先是一池半暖半冷,一池?zé)釢L如沸,現(xiàn)在卻是暖者變涼,滾者熱,洗浴正宜。明朝正德年間曾砌石保護,久而傾倒,到清朝光緒十五年,知州唐意源重修,建筑“既濟亭”,而今亭廢泉在,仍是玉井如鏡,四時皆宜沐浴。地址:三亞市崖州區(qū)東門路77號
類型:古跡古鎮(zhèn)古村
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
7:00-19:00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
交通
可從市內(nèi)乘坐2路或4路車到民航站下,再從民航站坐至港門、崖城或八所一帶的專線車到崖城鎮(zhèn)下,然后往西走300米就可到崖州古城和崖州孔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