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墓在安徽渦陽縣城東南15公里,范蠡、西施死后就合葬在西子河畔的范蠡墓內。1981年載入《中國名勝大詞典》,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叫范蠡孤堆,位于渦陽縣西陽鎮(zhèn)西,原屬蒙城縣。清光緒年間《安徽通志》說:越大夫范蠡墓在渦陽東南范蠡村!睹沙强h志》說:范蠡墓在縣西五十里,湖水環(huán)繞,墓浮其中,高苦土山,上建廟宇,內塑范蠡西施像并有松柏密林覆照,異常壯觀,行者皆瞻望憑吊焉。范蠡,字少白,春秋末政治家,越國大夫。他助越滅吳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游齊、魯,一度為齊相,改名鴟(音翅)夷子皮,不久又離齊,治產經商,成為巨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而復聚。晚年寄居于陶朱里,號陶朱公。因其人品高尚,善于理財,后被道教尊奉為財神。
憑什么說安徽渦陽的范蠡墓所在地是當時的陶呢?老子故里在安徽渦陽,而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地恰恰也在安徽渦陽,這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據王振川先生考證認為,老子與范蠡是師生關系。
“文子,老子弟子”,在漢及漢以前的文獻中都是明確確認的。如王充的《論衡·自然》篇:“以孔子為君,顏淵為臣,尚不能遣告,況以老子為君,文子為臣乎?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然而范蠡的老師恰恰又是文子!妒酚浖狻沸鞆V曰:“計然者,范蠡之師也,名研!迸狁棸福骸斗蹲印吩唬骸坝嬋徽,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其先晉國亡公子也。嘗南游于越,范蠡師事之!边@是個連環(huán)師生關系:老子――文子――范蠡。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史記·越世家》、《史記·貨殖列傳》、《國語·越語下》、《吳越春秋》、《越絕書》等史料對范蠡思想的了解、比較,特別是近年出土的《黃帝四經》中的語言,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范蠡,他的言語、行為,無不繼承、運用和發(fā)展了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說:“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保31章)范蠡剛出道,即諫越王說:“臣聞兵者兇器也,戰(zhàn)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保ā妒酚洝ぴ绞兰摇罚┑鹊。特別是老子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保34章)“圣人為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保77章)等論述,可以說,范蠡是老子的這一思想的最好的實踐者。從思想線索上看,范蠡非常完美地繼承和實踐了老子的思想。在古代,思想的傳播是需要時間差的。而對于同時代,年歲僅差老子四十多歲的范蠡來講,除了他曾親自師從過老子以外,是很難解釋的。
范蠡晚年稱陶朱公,在陶地經營,最終卒于陶,當葬于陶,這應無疑義。但是,史載陶朱公冢有三四處之多,最有爭議的是今之山東省定陶和山東肥城陶山。史家稱定陶的多,今人稱陶山的多。但據王振川先生考證,安徽省渦陽的范蠡冢才是真正的陶朱公墓。司馬遷所說的的陶,“據天下之中”,應該是個水、陸皆能四通諸侯各國的地方。對于今安徽渦陽來說,歷史上的東、西、北方,都是古代中原地區(qū),南方正是剛剛壯大起來的吳、楚、越地。它固有的陸路交通和美麗而寬闊的渦水,都符“據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渦水西北通黃河,東南通淮河達長江。這渦水直到三國時代,還是曹操操練水軍的地方。陶若在山東陶山,實在算不上“天下之中”。而只能說是“齊國腹中”了。陶朱公離開齊國到陶,他搞的是“國際貿易”,那當然陶必不在齊國,而陶山實在是齊國的腹地了。當地人世代相傳,說范蠡墳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土丘為人工壘起,占地很廣,土丘甚高。今天,當地地名為范蠡村,渦河的一條支流叫西河,沿墓而過,集鎮(zhèn)叫西陽集,古時叫西陶。王振川先生還相信是在范蠡、西施同沉于渦水后,老子才西出關重游周都的。時當公元前453年,老子119歲,范蠡74歲,西施4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