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國寺
永國寺始建于明初,原稱"寧西禪寺"。這座古寺在明清兩代曾香火鼎盛一時,明代著名的大學(xué)者楊升庵在遭貶流放,戍邊永昌衛(wèi)時,經(jīng)常往來于博南古道并有大量的時間寓居寺內(nèi),吟詩讀書。因此,后人為紀念這位落魄邊疆的四川新都狀元,又在博南山上建蓋了一座楊升庵祠。趙藩還專為其撰寫了一副楹聯(lián):自號博南山人,唱酬遙寄張公子;地近寧西禪寺,英魂常依李晉王。
趙藩的楹聯(lián)中提到的李晉王即明末著名的抗清名將李定國,明末永歷皇帝與晉王李定國兵敗吳三桂而出逃緬甸時,曾在永國寺內(nèi)隱居過很長一段時間。據(jù)現(xiàn)存寺內(nèi)的修復(fù)碑記載:農(nóng)民起義軍領(lǐng)袖李定國,跟隨著永歷帝向滇西逃跑時,曾在此山作戰(zhàn)。又公元一九一二年,劍川趙藩記,政陽榘書的碑文內(nèi)記載:"永歷君臣票主晉王所題寧西禪寺木牓四字,猶懸殿楣,帷石牓毗盧寶座四字,則僅中二字存焉。"騰沖李根源補書了"毗座"二字,并在大字側(cè)加注小字以記此事。隨后取君臣各一字改名為"永國寺",F(xiàn)今寧西禪寺木牓已經(jīng)毀壞,補書后的"毗盧寶座"
四字至今仍然保存在寺院之中。
據(jù)傳,永國寺當年香火十分鼎盛,主要是以寺內(nèi)的大銅佛而馳名。據(jù)《云南概況》李孝友先生的"永平永國寺篇"中記載:"永國寺在博南山腰,前后五進,棟宇崇隆,檐牙高竣,殿墀寬大,廊檻回環(huán),寺廟不僅以寬闊雄偉著名,特別引人矚目的是寺內(nèi)一尊大銅佛像。永國寺的正殿,有屋三楹,既高且宏,可與昆明的園通寺相媲美,殿上塑接引佛一尊,全系銅鑄,高度超過二丈,與丈八金剛相較,實過之而無不及,佛身站于蓮臺上,單腳就有三尺多長,蓮臺寬六、七尺,高四尺多,都用銅鑄,蓮臺涂以彩色,佛像全身貼金,相傳曾熔化生銅二萬余斤,由此可見當時云南的冶煉技術(shù)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永國寺雖地處偏僻邊遠的西南邊疆,但遠道慕名而來的朝山禮佛者不乏其人。湖南籍的高僧,后為雞足山主持的虛云和尚,就曾游歷到永國寺講經(jīng)說法。他曾在游記中這樣稱道永國寺的盛況:"此佛像為國中第一,以任何名山古剎,無一處得有此佛大莊嚴之金身。"虛云和尚一生朝遍天下名山,禮盡禪院千佛,對永國寺銅佛能夠作出這樣的評論,自然有他的根據(jù)和道理。
可惜,隨著歲月的流轉(zhuǎn),朝代的更替,馳名中外的永國寺銅佛早已被毀,整座寺院也只剩下一片斷斷墻殘壁,唯大門尚存,依舊在承受著風(fēng)雨的剝蝕,歲月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