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城
“鐵城”摩崖題刻
鐵城摩崖,在鐵門峽內(nèi),“鐵城”兩字,字徑320cm,它和初陽山上的旭山題刻、鼎湖峰下的“鼎湖勝跡”題刻、玉甑巖上的“玉甑巖”題刻,黃龍山中“佛”字題刻,是仙都五大摩崖石刻。鐵城兩字,明縉云知縣書法家郝敬書。
明萬歷年間,處州推官顧憲成調(diào)吏部任職。調(diào)職前專程到縉云,和丁憂在家的福建右參議鄭汝璧同游仙都。顧憲成是明末著名的東林黨創(chuàng)始人,關(guān)心國家興亡,公開評議朝政。受顧的影響,縉云當(dāng)時受排擠的-除了鄭汝璧外,還有李鍵、李逢雷、樊向朝三人。他們分別化名谷潭逸客、小仙山人、禹門子、賓陽道人,在荒無人煙的芙蓉嶂鐵門峽內(nèi)筑紫芝山房(俗稱鐵城書院),吟詠唱酬、借酒消愁。消息傳出,萬歷十八年(1590),朝廷命縉云知縣郝敬偵查。郝敬,字仲輿,號楚望,京山人。擅長書法,為人耿直,但任事浮躁,仕途同樣不順。他和李鍵四人很快唱和為友,并從優(yōu)上報,稱四人是“商山四皓”式的人物。鄭汝璧、李逢雷、樊向朝三人不久先后出山,其中鄭汝璧官至宣大山西總督,為保障明末北方邊防的安定,作出重大貢獻(xiàn)。。而李鍵,執(zhí)意不仕,甘為山人,真的如鐵城一般堅定。為了表彰李鍵的高風(fēng)亮節(jié),郝敬在鐵門峽谷內(nèi)刻“鐵城”兩大字以紀(jì)念。
李鍵(1520—1610),字延守,號小仙山人,也號鐵城。晶端學(xué)正,志潔行芳。嘉靖三十五年(1557)登進(jìn)士,授工部都司主事,不久升本部營繕?biāo)締T外郎,屯田司郎中,營繕?biāo)纠芍械。次年夏四月十二日,雷擊奉天殿起火,隨后將華蓋、謹(jǐn)身二殿一起燒毀。三十七年九月,江西豐城雷禮為添注工部尚書,督三殿大工。雷禮器重李鍵,令總督諸務(wù)。四十一年,三殿成。工部上奏有功臣吏覆稿六冊,0相嚴(yán)嵩恨其不附己,匿其名不奏。九月,三殿工竣,改奉天為皇極,華蓋為中極,謹(jǐn)身為建極(今故宮太和殿東的皇極、中極、養(yǎng)心三殿)。凡阿附者俱獲美遷,而李鍵獨湮沉郎署。嘉靖皇帝聞知,臨軒問曰:“李鍵何不升京堂?”于是升光祿少卿。不久,任奏政大夫、南京通政司參議。四十五年,穆宗即位,李鍵又奏請革除宮禁十弊,帝如數(shù)采納,命逐一頒行,著為律令。隆慶三年(1569)因觸犯皇族權(quán)貴,降謫,李鍵立即提出辭職回家。吏部尚書(蒲州)楊博奏李鍵等冤枉后,才同意復(fù)官禮部員外郎。結(jié)果還是外放,改任福建鹽運司運副。這時,應(yīng)天巡撫海瑞愛其清操,奏乞守蘇。時旱歲饑,民不聊生。李鍵設(shè)策救活饑民無算,郡危自安。公儉樸廉介,有《飲吳水之謠》歌頌他。越五年人京,報政膺上上,但因議論政事有忤首輔,僅為長蘆鹺運使司運使(今河北滄州市)。李鍵下車(到任)厘0,撫灶草羨,時商人立像祭祀。而后晉升四川布政使司右參議,李鍵自嘆曰:“逾蜀險而忘老親,視王陽何也!”于是接連上疏乞求歸家養(yǎng)雙親。公生平清正,雖華邦資闕,不私納一文;丶液,朝暮溫靖若孺子?ず睢⒁卦、故吏、門生莫通一字,當(dāng)?shù)勒呒娝]不起,居家孝友,衾影無愧言,動以準(zhǔn)程朱,化宗族,無爭訟。優(yōu)游仙都四十余載,壽九十一。所著有《五經(jīng)正義)、《性理明解)、《二十二史匯系》及《賜養(yǎng)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