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安康市 > 旬陽縣旅游

旬陽縣博物館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旬陽縣博物館

旬陽縣博物館

旬陽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5月。此前,文廟建筑群除大成殿保持原貌外,兩廡、憩息室等建筑殘破不堪。經(jīng)過幾次大規(guī)模的維修及幾代博物館管理人員的不懈努力,這座明朝建筑群恢復了昔日風采。文廟建筑群座北朝南,自前至后三重院落作臺階式上升,以中軸線為基準,左右對稱,層次分明,布局嚴謹,保持了我國傳統(tǒng)宮殿式的建筑特征。尤其古建筑雕梁畫棟,美侖美奐,泮池水波蕩漾,花兒嫣紅,草兒碧綠,使旬陽博物館在濃郁的古韻中又不失生機與活力。中院的西北角,有一千余年的古柏,樹干粗可連抱,黛色參天。古柏旁立有一明代碑石,鐫刻明萬歷四十四年旬陽知縣陳士龍的《重修儒學碑記》。其碑以石叩擊,響聲清細如銅,與古柏合稱“柏蔭銅碑”,為旬陽一大奇觀。

作為安康市目前唯一的一個縣級博物館,館內(nèi)配備有專職講解員及其接待人員,年平均接待觀眾約三至五千人。文物征集與科學研究也不斷取得成績,曾多次受到省文物局、市文化文物局的表彰獎勵。因而早在1994年即被旬陽縣文教局確定為全縣中小學德育基地,1995年被0陜西省委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0年被共青團陜西省委命名為陜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旬陽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5月,以旬陽文廟作館(所)址,位于旬陽縣城關(guān)鎮(zhèn)人民路10號院,2003年11月成立文管所,與博物館合署辦公。占地2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700平方米。內(nèi)設(shè)行政組、業(yè)務(wù)組。有藏品保管、陳列、宣教、田野文物調(diào)查保護、安全保衛(wèi)、財會(文檔)等中、初級文博專業(yè)技術(shù)人員(含兼職管理人員)12名。本館已收藏各類文物2000余件,F(xiàn)有基本陳列室兩個,即“戰(zhàn)國秦漢文物展廳”和“新出土文物展廳”。

旬陽縣城是目前國內(nèi)唯一、世界罕見的天然太極城,漢江和旬河在旬陽縣城交匯,由于億萬年來旬河河床不斷下切浸蝕、沉淀堆積,使河床形成“S”型圖案繞城而過,伊然組成一幅天然太極圖案。

陰魚島和陽魚島,首尾相逐,對稱互抱,惟妙惟肖。最為奇特的是陰陽魚眼位置分別生長著一棵千年古柏,歷經(jīng)千年依然枝繁葉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神秘、神奇的天然太極城。早在清乾隆年間就有詩句描述:“滿城燈火列星案,一曲旬水繞太極”,證明太極城的稱謂由來已久。民國時期,旬陽太極城亦得到-最高階層的贊嘆。民國20年間,旬陽當?shù)卮筘敄|張瑞亭之子張飛生,時任-陜西省第二司令、綜合旅長,其父逝世后,-高層蔣介石、于佑任、楊虎城、何應(yīng)欽、張學良、鄒力子、章孝慈等同署名送墓聯(lián)五幅,書:“靈山刻就天書字,旬水繪成太極圖”、“萬卷天書懸靈案,一軸太極掛夜臺”、“懷抱一座金城,腰纏兩條玉帶”。其中的“旬水繪成太極圖”和“一軸太極掛夜臺”量塊墓碑,2003年在小河北發(fā)現(xiàn)并收藏于縣博物館中。

延伸閱讀: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旬陽禹穴(女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