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寺位于遂寧城西1.5公里的臥龍山麓,是川中佛教勝地,系唐開元以來著名古剎,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全寺占地47666.67平方米,古建筑面積8350平方米。寺依山而建,方向300o,座西北朝東南。主要建筑沿中軸線分布,自麓至頂,揭殿九重:圓覺橋、哼哈殿、圣旨坊和碑亭、天王殿、大雄殿、毗盧殿、法堂、三官殿、佛頂閣;中軸線之東有千佛樓、燃燈殿、千手觀音殿等;中軸線之西有觀音殿、輪藏殿、善濟塔、玉佛殿等。大小殿舍二十余幢,主次分明,左右對稱,有唐宋建筑布局風(fēng)格。
廣德寺,原名石佛寺。唐代宗大歷二年(767),東川節(jié)度使杜濟禮請克幽(無住)禪師來遂住持,開山闡教。寺大歷年間名保唐寺。代宗大歷十三年(778)六月,敕令大規(guī)模修建廟宇,賜名“禪林寺”,賜無住禪師紫衣,號“克幽禪師”,令顏真卿書寺匾額。德宗建中初,賜名“善濟院”。貞元三年(787)克幽坐化圓寂,其徒原善為師裝龕建塔。武宗會昌五年(845)詔令全國滅佛毀寺,“禪林寺”成瓦礫廢墟。宣宗大中元年(847),克幽再傳弟子法全募化重建。刺史王簡重建“舍利塔”(俗名肉身塔)。昭宗天復(fù)三年(903)四月,敕賜“再興禪林寺”名。
五代寺制大體仍舊。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正月,敕賜寺名為“廣利禪寺”,又賜“敕賜廣利禪寺觀音珠寶印”一顆(今存寺內(nèi))。哲宗元佑年間,開始改建“舍利塔”,安岳縣知縣趙嗣業(yè)撰有塔記并書篆;兆诔鐚幎辏1103)賜克幽(無。┒U師謚號“慈應(yīng)大師”,塔名“善濟”。當(dāng)年正月初八塔落成(即今善濟塔),遂州轉(zhuǎn)運判官謝瑾撰有《遂州廣利禪寺善濟塔記》。南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十月,敕賜克幽禪師為“圓覺慧應(yīng)慈感大師”。淳熙元年(1174),敕令尚書省參知政事四川宣撫使鄭聞到寺建圣旨坊,豎刻碑文于山中(即今之宋代九龍碑),上鐫有唐宋七次敕封的年代。
元代戰(zhàn)爭不休,殿閣局部遭到毀損。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開始重建,至宣德年間歷六十余年而寺廟規(guī)模初備。英宗正統(tǒng)至憲宗成化年間擴建。成化年間,于圓覺橋北建金剛殿(即今哼哈殿),壯列八字山門,又于金剛殿和天王閣之間建翼形之“圣旨坊”(即今圣旨坊),東西作二亭以護碑志。至此,廣德寺成現(xiàn)今格局。武宗正德八年(1513)賜名“廣德寺”。明代的廣德寺,僧眾千余,寺宇宏偉,甲于西蜀,主領(lǐng)川、滇、黔三省三百余山。明末戰(zhàn)亂紛紛,寺廟毀壞,僧人無存。
清康熙時外省僧眾來遂定居,重新培修擴建。佛教的臨濟正宗、曹洞宗、臨濟岔派各占殿堂一部分,形成三堂共管廣德寺的局面。各堂自置田產(chǎn),自建廟宇,以師傳徒,各自繼承。東法堂于百子殿側(cè)建藏經(jīng)樓,上法堂于三官殿上建佛頂閣,西法堂于大悲閣前建玉佛殿。
民國年間,三堂仍舊,但寺中殿宇常充作駐軍營房。
1951年土地改革后,寺廟被征收。嗣后,區(qū)公所、學(xué)校、醫(yī)院等單位相繼駐入寺內(nèi)。1983年縣文物管理所成立,廣德寺移交文物部門管理使用。1985年11月,遂寧市委、市府落實宗教政策,以遂府通(1985)02號通告,公布其為開放寺廟。1988年5月,市文物管理所搬出,將廣德寺移交給廣德寺管理委員會使用至今。
保護范圍:東以廟前廣場牌坊為界,南以戒堂和玉佛殿南側(cè)圍墻為界,西以佛頂閣西側(cè)圍墻為界,北以Ⅱ號廂房北側(cè)圍墻為界,占地面積為3.3公頃。
建設(shè)控制地帶:分為Ⅰ類建設(shè)控制地帶和Ⅱ類建設(shè)控制地帶兩類。Ⅰ類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以魔芋坡山脊線為界,南以廣積堰南側(cè)河岸為界,西以臥龍山山體330高程線為界,北以環(huán)繞臥龍湖330高程線為界,占地面積為65.8公頃,Ⅱ類建設(shè)控制地帶:東以廟前廣場東側(cè)道路為界,南以戒堂和玉佛殿南側(cè)圍墻向外延伸45米為界,西以佛頂閣西側(cè)圍墻為界,北以臥龍湖湖壩為界,占地面積為12.6公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