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坐落在京郊著名旅游景區(qū)龍慶峽入口處,總面積24000平方米,園內包括紀念碑、紀念館、大型活動廣場等,是中宣部、民政部、北京市政府命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市級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5年度分別被市、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和文明單位、政法系統(tǒng)先進單位、被延慶縣婦女聯合會授予巾幗文明示范崗的榮譽稱號。
平北,即北京以北,東至承德,西至張家口,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谷諔(zhàn)爭期間,是偽蒙疆、偽滿洲、偽華北三個偽政權的結合部,是敵人的心臟地區(qū),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平北抗日斗爭異常殘酷,日寇實行“殺光、燒光、搶光”之三光政策。“強化治安”、“集家并村”制造無人區(qū)。在龐家堡,日寇屢次制造血案,-我礦工兩萬七千余人。平北軍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為堅持抗戰(zhàn),爭取勝利,付出重大犧牲。僅龍關、赤城兩縣,每六人既有一人為國捐軀。優(yōu)秀指揮員,十團團長白乙化光榮殉國;連長謝瑞沙場浴血;當代佘太君鄧玉芬毀家抒難,獻出丈夫愛子七人;民兵英雄何金海,大擺-陣,威破敵膽。凡此氣壯山河之英雄業(yè)績,不勝枚舉,撫今追昔,慷慨悲歌,無愧于中華民族之魂。
為緬懷先烈,教育后人,在平北工作和戰(zhàn)斗過的老-老同志的倡議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1989年建成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紀念碑同時落成,紀念館于1997年7月開館,建筑面積550平方米,展線130米長,分為序廳、影視廳、展廳三大部分,分別以大量的圖片和抗戰(zhàn)文物,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給平北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謳歌了平北人民-侵略的愛國主義精神。
展覽共分八個部分:
一、日軍侵占冀熱察邊
二、八路軍第四縱隊東進
三、創(chuàng)建平北抗日根據地
四、鞏固發(fā)展平北根據地
五、反掃蕩、反蠶食、反“無人區(qū)”斗爭
六、平北軍民堅持抗戰(zhàn)
七、攻占張家口光復平北
八、平北英烈名垂千古
史書和時間一樣無情,許許多多的往事被過濾、被忽略、被忘卻,只有那些驚天動地的偉績,才會載入莊嚴而沉重的歷史。而平北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奉獻給觀眾的正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史冊中一段難以尋到的史實。其斗爭之艱巨,犧牲之慘痛,戰(zhàn)爭之偉烈,也足以光照千秋。那熾熱不息的情感,不屈不撓的面孔,熱血沸騰的英魂,一直在歷史的字里行間閃光……我們不該忘記!
主要活動:本館常年開放,面向全社會。中小學生主要集中在清明節(jié)前后和寒暑假期間。活動內容主要是參觀紀念館,在紀念碑前召開主題隊會、演講,請老八路講傳統(tǒng)教育等;顒臃绞街饕獮榧w活動。
本館其他信息:
本館另一固定展覽名稱:“平北紅色第一村”,坐落在延慶縣-科鄉(xiāng)沙塘溝村。那里曾是平北農村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
開放時間:每日8:30–16:30,常年開放,節(jié)假日不休息
地址:延慶縣舊縣鎮(zhèn)古城村
電話:6919256769191619
交通
自駕車:沿京藏高速公路到延慶縣城,沿110國道按龍慶峽景區(qū)指示牌行進,到龍慶峽岔口向北50米即到。
乘車:北京德勝門乘919路至延慶,換乘環(huán)線車至龍慶峽岔口,前行100米
何金海 (1925-1947),原籍河北饒陽,天于龐家堡白廟村,13歲便到大地主趙二家做雜活,15歲到龍煙鐵礦當童工,并機智勇敢地同日寇和漢奸特務展出斗爭,17歲就擔任了壩口村民兵小隊長,繼續(xù)打擊敵人,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成了當地讓百姓豎大拇指、讓敵人心驚膽戰(zhàn)的少年英雄。 1944年,為了配合主力部隊,龍延懷交界的十幾個村莊約三百名民兵組織起來,成立了…… 何金海詳細信息++
吉鴻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zhèn)一家吉姓小茶館的后院,誕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鴻昌。對于鴻昌的父親吉筠亭來說,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張吃飯的嘴。吉鴻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歲,恰好馮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報名參軍,從此開始了他一輩子的戎馬生涯。 吉鴻昌自幼即以岳飛、文天祥等為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在行武中他待人誠懇,吃苦耐勞,恪守軍規(guī),勇敢善戰(zhàn),以…… 吉鴻昌詳細信息++
鄧典龍 (1905-1944) 江西省于都縣人,青少年時期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兩萬五千里長征。1944年任八路軍冀察冀軍區(qū)40團副團長;9月,在攻打張家口東北的新營子戰(zhàn)斗中,與戰(zhàn)士一道搶登云梯,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9歲! 鄧典龍詳細信息++
耿玉華 (1912-1942) 原名耿環(huán),河北省遵化縣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任晉察冀軍區(qū)13軍分區(qū)11團政委,由平西開赴冀東途徑平北赤城縣四十里長嵯一帶,被日偽軍包圍。突圍中負傷飲彈自盡,壯烈犧牲。時年30歲。…… 耿玉華詳細信息++
白乙化(1911-1941)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第10團團長 字野鶴,綽號“小白龍”。男,滿族,1911年6月11日出生,遼寧遼陽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白乙化考入沈陽東北軍教導隊,后升入東北陸軍講武堂步科。1931年秋受黨的委派,到遼陽以教書為名,宣傳抗日救亡,秘密積蓄力量。次年,組織抗日義勇軍,率部轉戰(zhàn)遼西、熱北、錦西,-連捷,得綽…… 白乙化詳細信息++
沈爽(1896--1942),字子儒化名白滌飛,滿族,生于雙城縣鑲黃五屯(水泉鄉(xiāng)大發(fā)村)一個地方家庭。青年時期就讀于吉林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從事教育工作。1931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沈子儒協同國民黨員關耀洲,在雙城組織抗日武裝,起事后不久,抗日隊伍潰散,關耀洲犧牲,沈爽入關,在北平搞地下-工作。1941年調任率、欒、密三縣聯合縣…… 沈爽詳細信息++
徐智甫 (1908-1940) 名徐睿、字智甫,薊縣周官屯人。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七七”事變后,同陳富軒在二區(qū)淋河沿一帶建立救國分會并任會長。1938年6月,組織領導了六、九甲兩個民團起義。7月14日,徐智甫同李子光、陳富軒等領導了二區(qū)起義,成立了冀東抗日聯軍第十六總隊并任政治副主任。7月底,配合八路軍第四縱隊攻克薊縣縣城。1939年9月…… 徐智甫詳細信息++
劉開錫(1905 ~ 1949),劉家坪白族鄉(xiāng)雙溪橋人,少時進私塾數年。稍長,跟隨父母下地勞動。 1928年,賀龍回桑植創(chuàng)建湘鄂西革0據地,部隊在堰埡整編時,開錫參加中國工農紅軍。賀龍見他很機靈,留他當馬弁,他在賀龍身邊,經常受到革命教育,逐漸成長為具有一定指揮才能的軍事干部。1931年賀龍令他當連長,由于作戰(zhàn)有功,不久晉升為營長。1934年,二、六軍…… 劉開錫詳細信息++
王波,原名王慕禹,1911年出生于遼寧省沈陽市繡匠屯。自幼聰敏好學,因家境貧寒,由岳父家供其讀書。1931年王波與蘇雪金完婚。婚后他更加發(fā)奮苦讀,立志當一名作家。 1931年,日本侵略者挑起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強占沈陽城,進而侵占東北三省。血氣方剛的王波痛記淪陷之恥,憤然離別故土,-關內,考入北平中國大學。大學期間,王波接觸進步師生,閱讀進步書籍,經…… 王波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