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力廟位于通遼市莫力廟蘇木莫力廟嘎查。始建于清順治年間(1644---1662),后經康熙、雍正、乾隆逐代不斷擴建,規(guī)模越來越大。莫力廟的主體建筑群為一幢安放本廟歷世-“舍日利”(靈堂)和九九八十一間大殿。廟周圍四十公里之內土地、人民及一切出產皆屬廟有。
莫力廟,位于通遼市城區(qū)沿303國道向西行至28公里處,事實上莫力廟并不是這座廟的原名,它的原名叫做集寧寺,莫力廟只是根據(jù)當時集寧寺所在的位置叫出來的。因為集寧寺座落在西遼河西來南下又東去的拐彎處,所以當時居住在此地的蒙古族居民便以“莫林”(彎子)加上“廟”(漢語)來指代集寧寺,后來人們漸漸地叫白了,變成了“莫力廟”。直到如今,通遼市人仍有很多只知道莫力廟,不知集寧寺。11月14日,記者見到了莫力廟的老居民韓拉西舍冷,老人家今年已經64歲,他給記者講述了莫力廟名字的由來和他當年聽說的故事。
據(jù)韓拉西舍冷老人的回憶,在他小時候,上輩人就給他講過莫力廟的由來。傳說是達爾罕王去京城看望自己的外甥,也就是當時的順治皇帝,在一次用餐時,達爾罕王喝醉了酒,引起了順治皇帝的不滿,未等酒宴結束,順治皇帝便離開了,酒宴不歡而散,達爾罕王也十分生氣,一氣之下回到了草原;貋砗筮_爾罕王怎么想怎么覺得自己沒面子,于是便萌生了一個想法——出兵攻打京城。于是立即糾集了幾個盟的王公開始準備。順治皇帝得到消息后,更加惱火,也決定與達爾罕王大打一場。就在這時,達爾罕王的妹妹皇太后聽到了此事,她迅速找到了順治皇帝,并且告訴他,達爾罕王最信服的是五臺山的-阿完確丹,就
連達爾罕王的-兒子都讓阿完確丹去訓導,如果讓阿完確丹去和達爾罕王說和一下,這場戰(zhàn)事就可避免了。順治皇帝聽了母親的話后,覺得有道理,本來自己也不愿意打這場親戚仗,于是就找到了阿完確丹,并派他去說服達爾罕王。沒想到,達爾罕王還真如自己的妹妹所說,一見到阿完確丹,就消了胸頭之氣,立即打消了攻打京城的想法。其實達爾罕王心里也明白,皇上托人來說情是給個金臺階下,自己為爭一口氣,落下個叛亂的罪名也不值得。
就這樣兵也不發(fā)了,仗也不打了,氣也不生了,達爾罕王的面子也找回來了。他想了想,這次能平息此次事件,功勞最大的就是阿完確丹,于是便又萌生出一個送一點什么給阿完確丹的想法,便決定在蒙古草原建一座寺廟以表對他的謝意。建廟的想法提交給皇上后,正符合順治的意愿,因為順治也想用宗教的手段來訓服蒙古人,于是就由朝廷撥款在科爾沁草原建一座廟,在選廟址的時候,孝莊文皇太后想起了她省親回科爾沁時的一件奇怪的事。當她的鳳輦路過西遼河拐彎處時,看見一片水草豐美的草地上,一群喜鵲和一群兔子在打架,她問一隨從,那是為什么,那人略通風水之道,便回答說那是一塊風水寶地,都想占有。于是集寧寺,也就是如今的莫力廟就在此地建立了起來。
在建廟之初,其艱辛不可想象,有史料記載,卓里克圖親王僅為從幾百里外的阜新、黑山一帶拉石頭就組織了浩浩蕩蕩的一千戶民工及一千輛勒勒車整整拉了十年,建廟所用的木材多是郭爾勒斯王用五百輛勒勒車從大興安嶺等地運來的?滴醭跄,一座兼具藏式召廟風格及中原廟宇特色的廟宇終于竣工了。后又經雍正、乾隆歷代不斷擴建,建成了占地21600公頃,8條大街,14條小巷,廟宇幾千間,-3000余人,護院僧兵2000余人的佛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