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貫真(1902—1930),原名家濟,永嘉縣巖頭村人,191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學。1923年,他同蔡雄、蘇淵雷等組織“血波社”、“宏文會”等新文學團體,與李得釗、金省真等組織“溪山學友會”、“青年策進會”,開展新文化運動。由于他品學兼優(yōu),堅持正義,追求真理,勇于斗爭,校長金嶸軒為他改名為“貫真”,激勵他為實踐真理而奮斗。
1924年冬,他由謝文錦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春,轉(zhuǎn)為中共黨員,為中共溫州獨立支部主要成員。北伐時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秘書兼黨團書記。1927年秋,赴蘇聯(lián)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8月回國。翌年1月,任中共中央巡視員。5月,任紅十三軍政委。是月20日,在溫州城區(qū)不幸被捕,當晚壯烈犧牲于松臺山麓。同年6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秘書李得釗在中共中央機關(guān)報《紅旗》上著文悼念,稱金貫真是“布爾什維克黨員的模范”。8月,周恩來在莫斯科贊揚他是“浙江的金龍”。
金貫真烈士墓碑,位于永嘉縣巖頭鎮(zhèn)巖頭村嶼山南麓,始建于1973年,1985年重修。烈士墓碑坐北朝南,進深15.8米、面寬12.7米,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前山麓北側(cè)有74級石階通往墓陵。墓室后靠正中上方豎立紀念碑,碑高7.55米,碑體正面青石上鐫刻著時任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的“金貫真烈士永垂不朽”。
金貫真烈士墓碑是永嘉縣文物保護單位、溫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
巖頭鎮(zhèn):巖頭鎮(zhèn)地處永嘉縣北部、楠溪江中上游,土地總面積56.1Okm ,是一個以山地為主、河谷盆地兼?zhèn)涞陌肷絽^(qū)鄉(xiāng)鎮(zhèn),也是永嘉縣北部山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擁有“四張名片”:一是人口大鎮(zhèn),全鎮(zhèn)總?cè)丝谶_4.6萬人,位居全縣第四位,方圓65km2,轄管36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二是文化名鎮(zhèn),全鎮(zhèn)共有晚唐以來的古村落10個,其中“七星八斗”芙蓉村、“文房四寶”蒼坡村、“金…… 巖頭鎮(zhèn)詳細信息++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