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宮又稱童公祠,位于嶗山北麓、青島市城陽區(qū)境內(nèi)。始建于漢末,已有1800多年歷史。童真宮所在的嶗山,號稱道教名山,極盛時有72宮觀之說,其中不乏恢弘瑰麗者,與之相比,這童真宮未免簡約得多。但這里確是嶗山地區(qū)最具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的所在,因為它始建緣由與宗教無關,而是為了紀念青島地區(qū)歷史上的一位廉吏——漢代不其縣令童恢。每年農(nóng)歷九月二十二童恢生日這一天,附近幾十里的百姓都來此趕山會,追念童公,香火很盛。
童真宮原有正殿一座,配殿兩座,分前后兩院,共有大小房舍60佘間,青磚小瓦,磚石結(jié)構(gòu),為硬山式建筑。前院祠門三間,兩邊耳房彩塑紅、白立馬各一匹。正殿三間,塑童恢坐像,有壁畫,繪記童恢生平事跡及童恢馴虎故事。院中有銀杏、古柏、凌霄、牡丹等古樹異花等,其中六株古柏相傳為建祠時所植。配殿為真武殿和娘娘殿,殿后為童恢墓(衣冠),封土呈圓丘形,高丈許,環(huán)以圍墻,墓前有兩個石雕小虎,造型古樸優(yōu)美,表情溫順。又豎有清乾隆年間石碑一座,碑文為“敕封后漢不真尹童府君之墓”。
元初,全真道華山派道士進住祠內(nèi),遂成為道教教廟宇,改名通真宮,但仍祀童恢,只是在墻東增建了道舍。童公廟自元初改為道教通真宮以來,至1949年解放時,共21代主持道士。解放前夕,通真宮共有殿宇道舍36間,道士6人,廟產(chǎn)土地約50畝�,F(xiàn)主要建筑歷經(jīng)洗劫,僅有殿堂尚存,童恢塑像、墓碑等均被毀掉。
地址:青島市城陽區(qū)惜福鎮(zhèn)街道傅家埠社區(qū)
營業(yè)時間:全天開放
游覽時間:大約1小時
特色景觀:童公祠
配套服務設施:
附近有葡萄采摘園
公交車:
111、634路到宮家站下車
自駕車指南:
從青島市火車站,走環(huán)灣大道-雙流高架路
黑龍江中路-王沙路
杭鞍高架路-青銀高速公路
停車場信息:
門口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