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武漢市 > 武昌區(qū)旅游

擱筆亭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擱筆亭

擱筆亭位于公園南區(qū),在黃鶴樓以東132米、白云閣以西南159米處。,鋼筋混凝土仿木結(jié)構(gòu),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崔顥,唐玄宗天寶年間為司勛員外郎,人稱崔司勛。他從邊地歸來游武昌時,在黃鶴樓上寫下了七律《黃鶴樓》。此詩開頭從樓名著筆,于廣闊空間和漫長時間的背景上,一下子烘托出天長地久、世事蒼茫之感,同時流露出作者對古人成仙得道的羨慕和自己事業(yè)無成的失落。本有報國之志的詩人,卻不能施展才干,因而產(chǎn)生離世心情。但是當他把眼光轉(zhuǎn)向近處的景色時,又勾起沉重的鄉(xiāng)愁,這種先放后收的寫法,把想像和現(xiàn)實兩種境界結(jié)合得恰到好處。

據(jù)傳,號冠“斗酒詩無敵”的詩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黃鶴樓,被壯觀的景色所陶醉,詩興大發(fā)正欲題詩,見到壁上崔顥的題詩,遂擱筆,并說出了這首“一拳打倒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浩嘆崔顥的詩太好了。

崔顥《黃鶴樓》—詩竟令李白折服擱筆,很快為人傳涌,一時注家蜂起,黃鶴樓的聲名傳揚得更為久遠。不僅該樓又被稱為“崔氏樓”,武漢被喻為“白云黃鶴的地方”,崔顥也因之蜚聲詩壇。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至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清戲曲作家、詩人和金石鑒賞家孔尚任應(yīng)友人邀請,興致勃勃來到武昌。游黃鶴樓時,最令這位老者感慨的是崔顥題詩竟使李白擱筆之事。很顯然,他服膺崔顥的杰作,也敬仰詩仙李白的氣度,頗為黃鶴樓景區(qū)內(nèi)沒有紀念此事的建筑為憾,于是起意將樓附近一無名小亭命名為“擱筆亭”并為之賦詩。孔尚任在《題擱筆亭》詩前的序中寫道:

黃鶴樓在黃鵠磯頭,其名雖久,實顯于崔顥之詩。李太白見崔詩……遂擱筆而去,是崔之詩名又顯于太白。后世盛傳白云黃鶴之句……至于太白遺跡,竟未有及之(指擱筆事)者,更一缺事!聞舊有太白堂,一廊直通樓下,規(guī)模甚壯,今改為亭……游者歷階而過,不知此為何跡也。予徘徊亭下,遍讀近人之詩,因口占四絕,書之粉板,并擬亭名于詩前,特為此地補此缺事。

此后,有人為擱筆亭作過多副亭聯(lián)。其中有無名氏的“辛氏有樓誰貰酒;謫仙擱筆我題詩”,方秀卿的“誰喚禰生同問月;敢邀杜老共題詩”,沈用增的“仙人又有樓居,不知十二年跨鶴行蹤,來棲何地;翰林雖將筆擱,仍冀三千界釣鰲巨手,到此題詩!贝送猓有陳曾望的題聯(lián)“太白無詩,竟成千古恨;長安不見,更上一層樓”。最有名的當稱清代無名氏所寫“擱筆題詩,兩人千古;臨江吞漢,三楚一樓”。

清江夏陳本立《黃鶴樓名勝記》載:“樓(黃鶴樓)之東為亭者二,一擱筆亭,初名太白堂。重檐覆道,公私燕游之所。”擱筆亭也是文人墨客的唱酬之所。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刻印的《新刊黃鶴樓銘楹聯(lián)詩賦》書中即輯有詠擱筆亭的兩首詩。其中一為劉灼的《黃鶴樓望擱筆亭諸勝》,一為江夏人、道光進士彭崧毓的《和干臣軍門辯擱筆亭》。彭崧毓在詩中吟道:

擱筆伊誰構(gòu)此亭,癡人說夢幾時醒。

竟忘斗酒詩無敵,直立生花管不靈。

捉月何曾江上見,落梅爭恐笛中聽。

廓清賴有如椽出,凈掃云煙睹日星。

此亭清同治年間毀于兵燹。

歷史沿革

1984年在規(guī)劃黃鶴樓園林文化景區(qū)時,設(shè)計者很自然想起“擱筆”這件體現(xiàn)“文人相親”的美談,遂確定重建擱筆亭。

1991年4月重建的擱筆亭,坐南朝北,長8.5米,寬8.25米,高8.72米,鋼筋混凝土仿木石結(jié)構(gòu),有12根古銅色粗柱,柱高3米,柱圍l米。亭中間置有石長條案,案上放有石墨硯和筆筒,并配4個石腰鼓凳,別含雅趣。亭柱上的楹聯(lián)系清嘉慶年間江夏縣令曾衍東為太白堂所擬的舊聯(lián)“樓未起時原有鶴;筆從擱后更無詩”,由湖北潛江籍戲劇家、時任中國文聯(lián)主席的曹禺所書。亭名行體字由詩人臧克家重新書寫。

景點位置

武珞路閱馬場黃鶴樓景區(qū)黃鶴樓以東132米處


>>湖北省黃岡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