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衡水市 > 故城縣旅游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為衡水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位于衡水市故城縣縣城南30公里處的建國鎮(zhèn)霍莊村,東與山東省武城縣、夏津縣隔京杭運河相望。南、西與邢臺市清河縣接壤,距省會石家莊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區(qū)委員會、衡水地區(qū)行署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3年省政府、省軍區(qū)命名為“省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物保護單位”。

烈士陵園始建于1958年10月,由山東人民政府撥款,武城縣人民政府主辦,在原祖楊公社霍莊村修建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當時隸屬山東省。1964年行政區(qū)劃后,歸河北省故城縣管理,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省政府、衡水地區(qū)行署、故城縣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全園占地面積8000余平方米,門廳寬3.9米,高3.1米,大門上額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園”9字(由劉志堅書)。園內安葬著213位烈士,建有紀念碑、紀念堂、英雄塑像等。大門內是高4.5米的花崗巖石英雄群雕,重7噸,再現(xiàn)八路軍指戰(zhàn)員和民兵緊密配合,英勇突圍的壯烈場面。英雄們足下是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刀和鋼盔,托起群雕的圓形大理石底座有3個缺口,寓意是英雄們浴血奮戰(zhàn),從3面突破敵人的“鐵壁合圍”,粉碎了日偽軍企圖一舉殲滅冀南區(qū)黨政軍機關、部隊的妄想。烈士墓位于群雕西側,為直徑7.5米的圓柱體,頂部為綠色草坪,其內安葬著49位烈士。近有花崗巖質墓碑,碑之陽是“四十九位烈士之墓”鎦金大字,碑之陰是《四十九為烈士碑志》,文中稱民國31年(1942年)4月29日是中國以少勝多載入戰(zhàn)史的重要紀念日,也是49位烈士集體壯烈殉國的祭辰。志文記錄了烈士就義的情況。陵園北面是青松翠柏掩映下的單人墓群,安葬著164位烈士。陵園中心矗立著12.72米高的紀念碑,碑體有54塊花崗巖和白色大理石火炬組成,雕刻著冀南抗日斗爭領導人徐向前、宋任窮、陳再道、王任重、劉志堅的親筆題詞。徐向前的題詞是:“四·二九”反掃蕩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宋任窮的題詞是:向堅持抗日平原游擊戰(zhàn)爭而英勇犧牲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王任重的題詞是:“四·二九”狂風助戰(zhàn)驚天地,紅五月陰雨灑淚吊英魂!;陳再道的題詞是:烈士業(yè)績永垂青史。;劉志堅的題詞是:業(yè)績永存啟迪后人。紀念碑后是紀念堂,墻壁用-色花崗巖罩面,雕刻著冀南抗日斗爭主要歷程的畫面,懸掛著24塊展牌,用繪圖表述“四二九”突圍斗爭的全過程。陵園內還有接待室、碑亭等建筑。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歷史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