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寺
據(jù)《仁壽縣志》記載,“甘泉寺在治東,明初剎也。佛殿自盾以上皆疊木而成,無一牝牡榫!睋(jù)寺內留存的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募叩修路碑名記》載:“邑之甘泉寺自明宣德建修以來”,可知甘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距今已有近580年的歷史。
甘泉寺建成之初,規(guī)模宏大,占地134畝,依其地勢從高到低,建數(shù)重殿宇。然而,“獻賊(張獻忠)擾蜀時,燒其寺殆盡,惟佛殿火之輒息,賊恚,以刀砍門而去。至今焚處焦黑如帚許,門限刀痕四,入木皆二寸許。”(《仁壽縣志》載)至建國初期,甘泉寺僅存二主殿及其廂房共兩院。建國后,該寺又改作學校和鄉(xiāng)政府駐地,文革中鄉(xiāng)政府駐一殿及廂房全毀,重建新房,F(xiàn)僅存大雄寶殿一幢、部分廂房、部分石刻和部分石圍墻,保存基本完好。
甘泉寺大雄寶殿,就在楠林村村委會右側。這座甘泉寺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大雄寶殿,坐東南向西北,建筑面積為265.69平方米。大殿木結構,單檐歇山式九脊頂,抬梁式梁架前后乳栿,八架椽栿用四柱。四周柱間共施斗拱24朵,均為六鋪作,用二重琴面昂,室內二級抬梁和陪梁上共施斗拱28鋪,緊承棚頂。進深三間12.5米,面闊三間12.5米,四周以及1.9米寬回廊勾通。通高9.3米,檐高5.2米,前檐下階梯式踏道兩級。
全殿用柱18根,徑小者25-30厘米,大者(四經(jīng)柱)50厘米。鐘建明所長給我們介紹說,大雄寶殿內這幾根支撐屋頂?shù)慕?jīng)柱之礎,均為當?shù)禺a(chǎn)的大楠木,材質特殊,防潮性能極佳,幾百年來無變形、腐朽的跡象。柱礎常被人剖析觀賞,其礎之徑不越0.65米,高不過0.2米,似木質又非似,用指甲可剝之,力壓成末且顯露木質纖維,嗅而無味,地面水到礎為止而不濕柱,是值得研究的防潮材料。
大殿四周內壁上原有明代彩繪佛傳故事壁畫20多幅100多平方米,可惜的是,在“文革”中,人們?yōu)槠啤八呐f”,用石灰漿將這些壁畫完全涂抹。但令人欣喜的是,現(xiàn)在這些石灰漿已開始剝落,在剝落處下方,原來的壁畫有的還清晰可見。
保護范圍:正殿滴水線向東外延20米,向南外延20米;西以石獅、石象雕像連線為基線外延50米;右?guī)亢蟮嗡外延10米。
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