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云南省博物館成立于1951年,是云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占地面積150畝、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展廳面積達16500平方米,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云南省博物館自建館以來,就以保護、傳承優(yōu)秀歷史文化為己任,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務于一身,是云南省最大的文物收藏單位,我館同時也是云南省可移動文物最大、最具實力的研究機構和文物鑒定機構。作為云南省的文化重地,這里吸引了成千上萬游客前來參觀……[詳細]
  扎西會議紀念館扎西會議紀念館位于云南威信縣扎西鎮(zhèn)北部,此地牌云貴川三省結合,素有“雞鳴三省”之稱,紀念館由扎西會議會址、陳列館、紅軍烈士紀念碑三個部分組成,為紀念在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征集結于此并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而建。扎西會議紀念館中的扎西會議址原為江西會館(又稱江西廟)和湖廣會館(又稱禹王宮),是當?shù)爻R姷哪窘Y構建筑,古色古香,典雅莊重。會議陳列館倚山而建,有上下兩層四個展室,展廳面……[詳細]
  :國殤墓園位于疊水河瀑布一側的山坡上,是“二戰(zhàn)”時為光復騰沖而壯烈殉國的中國遠征軍九千烈士的靈魂棲息地,1945年6月建成。作為我國規(guī)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zhàn)時期正面戰(zhàn)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國殤墓園自80年代修復開放以來,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與強烈的震撼力、感召力為海內(nèi)外所共崇,前來拜謁憑吊者絡繹不絕。交通:到達騰沖縣城后,可步行前往。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騰越鎮(zhèn)天成社區(qū)太極小區(qū)2號類型:陵園/墓……[詳細]
  松山戰(zhàn)役遺址松山戰(zhàn)役遺址位于龍陵縣臘勐鄉(xiāng)大松山,屬橫斷山系高黎貢山山脈,由大小二十余個峰巒構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頂上,北、東、南三面可俯瞰氣勢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峽谷——怒江峽谷。怒江東岸的高山峭壁與西岸的松山對峙,形成驚濤拍岸、飛峰插云的怒江天塹。著名的滇緬公路經(jīng)惠通橋越過怒江后,在該山的懸崖峭壁間盤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擋關,萬夫莫開”之勢,是滇緬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事家稱為“東方直布羅陀……[詳細]
  彝良羅炳輝事跡陳列館,又名羅炳輝將軍紀念館,位于云南昭通彝良縣城西側將軍山上。1991年建成,館舍共三層,建筑面積500平方米。館藏有羅炳輝將軍生前事跡介紹、資料及圖片展覽。展室分為四個主題,即:矢志從戎爭自由,赴湯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掃敵頑,血灑疆場炳青史。羅炳輝將軍紀念館現(xiàn)是全國愛國主義和國防主義教育基地。羅炳輝:中國工農(nóng)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原名羅德富。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詳細]
  杜文秀帥府位于大理市大理舊城南門內(nèi)正街。又名大理元帥府、杜文秀帥府,是清代咸豐、同治年間云南回族穆斯林起義領袖杜文秀建立的當?shù)孛褡遄灾握䴔嗨诘�。清咸豐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義軍攻占古城大理,推舉杜文秀為“總統(tǒng)兵馬大元帥”,建立大理政權,改原來的大理提督府衙為帥府�,F(xiàn)尚存帥府大門,紫禁城部分城墻,帥府內(nèi)堂大門,白虎堂及兩側廂房等建筑。起義失敗后,云貴總督岑毓英對帥府進行過改建。1988年維……[詳細]
  片馬抗英紀念館  片馬是祖國邊疆的重要邊防前哨之一,也是怒江州對外開放的窗口,國家二類邊貿(mào)口岸即片馬鎮(zhèn)所在地,這里曾是絲綢之路古西南通道之一,同時又是邊疆各民族在十九世紀初抗擊英國殖民侵略的主戰(zhàn)場。為紀念片馬人民抗英斗爭取得的勝利,見證歷史,宏揚愛國主義思想,促進改革開放,在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于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落成完工。 一九八九年五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將片……[詳細]
  隴西世族莊園,是清朝乾隆御封巖旺土把總世襲土司李顯智末代傳人李潤之的宅地,位于哀牢山主峰地段戛灑鎮(zhèn)耀南村大平掌,距縣城120余公里,距戛灑集鎮(zhèn)36公里,經(jīng)恩水柏油公路可直達莊園。隴西世族莊園分主體建筑、花園、馬廄三部分,占地面積4.2畝,共58間。莊園是隴西李世家族興起、衰亡的歷史見證。隴西李氏興起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李毓芳因征戰(zhàn)有功,被皇帝誥封為“云騎尉”,其子李顯智又被封為巖旺……[詳細]
  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位于昆明市北面的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柯渡鎮(zhèn)丹桂村,離縣城72公里,距昆明市85公里。該管是為紀念紅軍長征而修建的。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主要包括中央紅軍總部長征駐地舊址、總參謀部作戰(zhàn)室、毛澤東等同志長征路居丹桂村的休息室及烈士遺物。1935年4月28日,中央紅軍長征進入尋甸縣,4月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29日發(fā)布《關于我軍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qū)的指示》。30日,毛澤東、張聞天、王家祥等中……[詳細]
  云南陸軍講武堂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華圃,創(chuàng)辦于1909年。直到今天遺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今還存在著一幢米黃色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的二層建筑。由東、西、南、北四座樓房組成,各樓對稱銜接,并設有通廊,樓端各設拱券門一道。占地面積1390平方米。主樓西南尚存有大課堂(禮堂)和兵器庫一幢。南樓中部設閱操樓,高約15米,寬13米。樓前即當年寬大的操場,不亞于兩個足球場面積,不過今……[詳細]
  在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nèi),“一二·一”四烈士墓西側,有馮友蘭撰文、聞一多篆額、羅庸書丹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紀念碑。碑座呈圓拱形,高約5米,寬約2.7米,中嵌石碑。碑文約1000余字,記述了聯(lián)大創(chuàng)辦的始末及其特點,是聯(lián)大在昆明的重要遺跡。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fā),日軍南侵,平津危急。原在北平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天津的南開大學,奉命遷于湖南,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以三校校長蔣夢麟、梅貽琦、張伯苓為常務委……[詳細]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城西郊2公里處的龍?zhí)讹嫼缟健? 該陵園占地3334平方米,山勢雄偉,“眾山如奔馬,勢如挾云走”,依地勢坐南朝北,有墓十余冢。由北往南分三排:第一排6冢,中間兩冢是蔣開榜、劉文明兩位烈士墓。東西兩側為老紅軍余小祥、張永清、郭汝斌、黃少勇之墓。第二排7冢,由東往西為老紅軍王定國墓、黃興順墓,革命烈士楊天華墓、蔣志華墓,老紅軍李正清墓、李永福墓,革命烈士馬金碧墓。第三排3冢,由西往……[詳細]
  在太華寺與三清閣之間,有一片緩坡,松柏森森,綠樹叢中,長眠著人民音樂家聶耳。聶耳墓呈琴狀,主體為琴盤,墓穴琴頸,道上七個花臺,呈琴品狀,象征著七個音階;道上的24級石階,示意著他僅活了24歲。琴盤頂部,七塊晶瑩的墨石上,分兩行橫書“人民音樂家聶耳墓”。墓地設計新穎,構思精巧,既富于特點,又顯得莊嚴大方;聶耳原葬在高至華亭寺之間公路西側上方,墓系青石鑲砌,簡單樸素,有徐嘉瑞撰寫的碑文。1954年,人……[詳細]
  中共云南地下黨建黨舊址為昆明常見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東朝西,中式土木結構建筑。在當時,環(huán)境幽靜、四通八達,便于地下工作者轉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開第一次黨員會議,會上根據(jù)中共廣東區(qū)委的決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別支部,吳澄任書記。1927年2月當時在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部宣傳科長的王德三奉廣東區(qū)委指示,率領干訓部分黨員回昆,在云南特別支部的基礎上建立中共云南省臨時工作委員……[詳細]
  靈云山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昆明市嵩明縣嵩陽鎮(zhèn)山腳居委會靈云山法界寺三天門西南部。原位于縣城東郊漢人屯村后小橫山東南麓。2007年2月,遷至現(xiàn)址。1950年,新中國成立不久,嵩明縣境內(nèi)以王茂林、雷發(fā)春、孫桂芳等為匪首的一伙敵匪,同云南境內(nèi)的國民黨殘余勢力、惡霸、地主、反動會道門及社會游離階層,互相勾結,組成股匪,擾亂社會秩序,搶劫商旅,殘害干部群眾,偷襲當?shù)卣�,妄圖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徹底剿滅敵匪,……[詳細]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娆㈣繋鍚勪綅缃戝弸绉瀬鍙備笌锛屽叡鍚屽垱寤烘垜浠編濂界殑瀹跺洯銆傚鏋滄偍鏈変粙缁嶅涔¢鍏夌殑鏂囧瓧銆佸浘鐗囷紝娆㈣繋涓庢垜浠仈绯�
濡傚彂鐜版斂娌绘€с€佷簨瀹炴€с€佹妧鏈€у樊閿欏拰鐗堟潈鏂归潰鐨勯棶棰樺強涓嶈壇淇℃伅锛岃鍙婃椂涓庢垜浠仈绯� 鑱旂郴鎴戜滑锛� Email锛歜ytravel666*163.com锛�*鏀逛负@锛�
銆€銆€鏅婭CP澶�2023016012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