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希鈞烈士墓位于凱棠鄉(xiāng)凱棠村,年代為1949年,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3年9月13日,凱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甘溪森林公園位于貴定縣城西南面,其前身是甘溪林場,建于1958年,林場國土總面積9030畝,林場面積6200畝,林地蓄積31000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8.88%。2011年12月被貴州省林業(yè)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公園現(xiàn)有200余種樹木,鄉(xiāng)土樹種以馬尾松、杉木、楸樹、梓木、刺槐等為主,栽培珍貴樹種有紅豆杉、雪松、深山含笑、峨眉含笑、厚樸、凹葉厚樸、喜樹、白玉蘭、廣玉蘭、翠柏、香樟等。它是融生態(tài)保護、……[詳細] |
燕子洞景區(qū)距縣城15公里,位于德新鎮(zhèn)風景村,上洞由兩個不相連通的洞組成,故稱雙洞,融雄、奇、險、秀為一體。洞中各式各樣的鐘乳石,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數(shù)不盡的石筍、石花、石松、石柱,似魚、似象、似牛、似馬,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其中尤以中洞蔚為壯觀,高處有三、四十米,寬處有二、三十米,窄矮處僅容一人匍匐而入,有兩處需攀繩而下,該洞有多長,至今無人走完。下洞洞高約30—50米,寬約20米,有暗溪經(jīng)過……[詳細] |
水碾群始建于明代,據(jù)《明史·卷三百一十二·四川土司二》記載:“洪武四年平蜀,遣使諭之。五年,領安撫司二,曰草塘,曰黃平;長官司六,曰真州,曰播州,曰余慶,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永樂四年(1406)設重安長官司,弘治元年(1488)設重安守御千戶所,并屯兵于重安江堡上。大量屯軍的涌入,帶來中原各地先進的文化和生產(chǎn)方式,他們利用重安江上隆起的沙洲大規(guī)模建造水碾,取替土著居民仍用石碓舂米的原始勞作。……[詳細] |
小沖墓群位于貴州省盤縣紅果鎮(zhèn),為家族墓葬。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沖墓群有自清康熙年間以來享受清朝俸祿者墓四十余座,官二品、六品、九品不等,有武功將軍、處仕郎、登仕郎、緯武郎、武英俊、武略騎尉等,而且尚存誥封碑等。為研究貴州地區(qū)喪葬制度提供了實物資料。小沖墓群共有牌坊式石碑138座,整個碑林中的墓碑形態(tài)各具特色,造型別致,其中六角亭碑、五龍捧圣碑和龍爪捋須碑極為罕見。雕刻工藝……[詳細] |
龍光觀音洞位于貴州黔西南東峰林腹地,義龍新區(qū)東部的龍廣鎮(zhèn),屬義龍新區(qū)城市次核心區(qū),距興義市區(qū)32公里。觀音洞地處槽谷型盆地中的一個溶蝕殘存的小山上,洞口高12米,寬約20米,斜深約15米,南向,高出盆地約20米,西側(cè)有一穿洞,高8米,寬5米多,向里斜伸5米處有一天窗,20米處有地下水滲露,整個洞穴通風向陽,干濕適度,適宜遠古人類棲息生存。觀音洞地處槽谷型盆地中的一個溶蝕殘存的小山上,洞口高12米,……[詳細] |
鄧萍墓,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紅軍山烈士陵園的紀念碑的北面小山坡上,通寬32.55米,是“鄧萍烈士之墓”,埋有鄧萍烈士的遺骸。為了紀念在遵義戰(zhàn)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時任紅三軍團參謀長的鄧萍同志,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的優(yōu)秀品格和崇高精神。1957年,在中央軍委和彭德懷同志的親自關懷下,經(jīng)黨政和各界人士的努力找到鄧萍烈士遺骸,1958年開始動工修建鄧萍墓,1959年鄧萍墓建成。1986年10月15日,國務院批準……[詳細] |
省溪司土司衙門,座落在江口縣雙江鎮(zhèn)鎮(zhèn)江村省溪村民組,距縣城5公里。據(jù)史料記載: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省溪由誠州刺史楊再思八世孫再西率子政強開辟,元十九年(1282)正式建置省溪軍民蠻夷長官司,至今已700多年。到明朝末年,衙門城池已具相當規(guī)模。對衙門盛景《銅仁府志》記載:“南俯大江,北連梵凈,東帶小江(桃映河)西界提溪。崗連疊嶂,翠竹虬松。芙蓉開五腦之仙峰,水道通四方之舟楫。其司亦大可觀也。……[詳細] |
壩梅寺又名承恩堂,位于梵凈山西麓半山腰,海拔1100米,扼西南朝山要道。位于距江口縣城50多公里的德旺鄉(xiāng)壩溪、梅溪之間,故名壩梅寺。寺內(nèi)原有一口大鐘,鐘聲一鳴,數(shù)十里皆聞其聲。壩梅寺始建于明萬歷46年(公元1618年),敕封皇庵。明崇禎十年(1637年)寺僧楊首宣用銀買壩梅山地,是梵凈山境內(nèi)佛教建筑最早最大的寺廟之一。其四周圍墻又分內(nèi)墻、外墻兩層。寺院占地面積十余畝,殿宇內(nèi)有正殿七間,僧寮房數(shù)十間……[詳細] |
龍泉寺位于梵凈山黑灣河入山門約千米處的原始森林河畔,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是金頂古佛道場南路朝山接引殿,是梵凈山重要覺庵之一。掩映在綠水青山中的龍泉寺,如今100多米長的鋼筋水泥橋橫架黑灣河上,一座巨大的彌勒大金佛向中外游人敞開著胸懷,大雄寶殿金壁輝煌,莊嚴肅穆,一側(cè)的圣水觀音金像美侖美奐,占地數(shù)千平方米的佛文化研究中心,顯示出這里的佛源淵博。寺后山體磅礴,古林連接天宇,寺內(nèi)有從緬甸請來的數(shù)……[詳細] |
水源寺位于江口縣太平鄉(xiāng)快場村對面的田壩上,距金頂18公里,坐南朝北向梵凈山,面積10畝。據(jù)傳,初建時寺廟分前后兩進,均為四合院,四周建有土墻,房屋雕梁畫棟,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因兵亂而燹毀。光緒元年(1875年)由隆參和尚主持重建殿房一棟、廂房兩棟,規(guī)模小于原來寺廟。解放后該寺改作學校,70年代失火被燒毀。水源寺是梵凈山四十八大腳庵中最重要的寺廟之一,繁華程度及寺產(chǎn)、影響比個別皇庵還大,是湖廣香客……[詳細] |
香山寺,位于江口縣城三星路南面紅廟巖西側(cè)縣圖書館前面,座東向西,原叫觀音廟,建筑年代不詳,于清道光二十二年十月(1883年11月)更名為香山寺。香山寺分前后兩進和數(shù)棟廂房,包括空地,總面積約11000平方米,是一個寺廟建筑群。第一進為大佛殿,大殿是連三間大木房,面闊15.3米,每間5.1米,進深13米,中堂兩列為五柱十一瓜借瓜沖頂,兩山兩列為八柱八瓜。中央供奉觀音菩薩像,是僧尼從事佛事活動的場所;……[詳細] |
興隆寺位于梵凈山東麓的江口縣桃映鄉(xiāng)勻度村翁達河(現(xiàn)新寨火車站)西面600米處的一座小山丘頂部。據(jù)傳:興隆寺歷史悠久,原寺建在現(xiàn)在的寺廟左側(cè)約1000米處的山坡腰部,站在現(xiàn)在的寺廟位置能清楚地看到原址老廟遺址。原廟址占地面積數(shù)廟,是七柱木房,大三合院,有常住僧人弘法。寺廟置有田產(chǎn)、山林、園地。有關寺廟興建弘法史事,刻有七方石碑記載,七方石碑仍然存在(其碑被當?shù)孛癖娪糜阼偳端?,房屋早毀。其碑文……[詳細] |
萬佛寺,位于閔孝鎮(zhèn)老街中心,座北朝南,面積二千平方米。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九年。迄今已有三百年歷史。歷經(jīng)幾朝幾代,先后遭受兵災、火災以及文革-運動,現(xiàn)已破爛不堪,當時的原貌己蕩然無存。但從從殘跡中,當時的雄貌還依稀可辯。根據(jù)查找有關資料,聽取了解放前是該寺理事之一的80歲的老人朱志學先生的介紹,該寺是在1749年由首土揭元龍等人發(fā)起修建的,道光十年(1837年〉至光緒27年〈1901年〉又由邱廈泰等……[詳細] |
位于江口龍井閣旁三星之一香山頂上的弘廟,是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年,由僧人楊四和尚從大佛寺分撥出后主持修建的,因圍墻涂紅色,故也稱“紅廟”。弘廟原建筑形式:四周是圍墻,墻高8米,墻內(nèi)是五柱西瓜木房為正殿,兩邊有廂房,墻內(nèi)、墻外房屋涂紅色油漆。一個大門進,四合大院。進大門的右邊有一塊大石碑,碑高1.7米,寬0.9米,碑文記載著弘廟建造承頭人及捐募功德事內(nèi)容。弘廟原是祭拜孔子“文昌廟”,是祭祀孔夫圣人的廟堂……[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