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 > 太倉市旅游

太倉市景點介紹

  新毛糧倉位于蘇州太倉市城廂鎮(zhèn)電站村新毛米廠內。整座建筑的材質是磚、瓦與石灰,沒有使用任何木質或鐵質梁架及構件。占地725.4平方米的新毛拱形倉,前、中、后三棟一體,坐北朝南,與廠內的另一座磚圓倉為鄰。拱形倉系硬山錐尖頂,紅瓦屋面,南北兩側山墻各有對開式平面木門;山墻上端各飾一枚五角星堆塑徽標,色彩鮮艷。拱形倉外部連體,內部獨立,每棟為通面闊16米,通進深13米,通高15米。在內部觀察時,可見一道道……[詳細]
  吳曉邦舊居位于太倉市沙溪鎮(zhèn)白云路。吳曉邦舊居為西洋式兩層小樓,建造于1927年。1927年至1928年,吳曉邦回家鄉(xiāng)太倉縣立初級中學乙部任教時在此居住。2000年,吳曉邦舊居開放,有吳曉邦生平事跡展。吳曉邦(1906~1995),沙溪人,中國新舞蹈藝術的先驅者、開拓者和實踐者,舞蹈表演藝術家、理論家和教育家,曾任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第二、三、五、六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黨組成員等職。吳曉邦青少年……[詳細]
  維新遺址是位于江蘇省太倉市雙鳳鎮(zhèn)維新村的一處古文化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2003年維新村基建時在郟家屯土墩發(fā)現,之后太倉市政府收回土地,停止基建。經考古研究,岡身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形成,這是太倉首次發(fā)現石器時代的遺址,大大向前推進了太倉的人文歷史。2007年啟動了占地約1.5萬平方米的保護工程,并修建了建筑面積630平方米的遺址陳列館。良渚文化時期的土臺和紅燒土遺存是維新遺址的主要遺存,出土文……[詳細]
  樊村涇遺址在太倉城廂鎮(zhèn)樊涇村小區(qū)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2016年1月,樊涇河北延溝通工程施工發(fā)現。經過2016年初至2017年底的搶救性考古勘探,發(fā)掘出的大型倉儲遺存、居住基址、道路、橋梁基址等,系元代太倉城市規(guī)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址是目前除龍泉窯址考古之外,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龍泉窯青瓷遺存,出土150噸元代中晚期精美龍泉窯青瓷器、瓷片,數量驚人。對補充元代龍泉窯青瓷標型器和建立元代龍泉窯……[詳細]
  海運倉遺址(太倉海運倉遺址)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城廂鎮(zhèn)南郊區(qū),新瀏河南岸,鹽鐵塘東側。屬于元代遺址。人民南路與太平南路中間。遺址周圍河流縱橫成網,水資源得天獨厚。南有老瀏河,北有新瀏河,西為鹽鐵塘。遺址北邊為果園,西南為原南郊鎮(zhèn),東部為居民小區(qū)。它由兩個長方形土臺組成。高出地面0.5-1.5米左右,已不太明顯。調查采集到的元明龍泉窯瓷碗底、青瓷片等證明,歷史記載的“海運倉”確實存在。據記載,海運倉……[詳細]
  位于太倉瀏河鎮(zhèn)桃源。瀏河鎮(zhèn)乃“江尾海頭”第一鎮(zhèn),曾因600年前明代航海家鄭和在此七下西洋而名聲鶴起,成為商賈去集的“六國碼頭”。是一處充滿東方溫情和活力的園花園山莊,融合尊貴服務、一流設施、時尚情趣與細意濃情,關懷您的商務,休閑之旅。山莊內相對集中的香草種植區(qū)主要有:金邊百里香、迷迭香、薄荷、蘇格蘭鼠尾草、薰衣草和柳葉馬鞭草等,名貴花木主要有山茶花、香水月季、紅楓、金色柳、百年香樟、千年紫薇等。山……[詳細]
  太倉市現代農業(yè)展示館位于太倉現代農業(yè)園區(qū)內,總面積6千平方米。館內配有先進的控溫、通風、遮陽系統,確保陽光、水份、營養(yǎng)的有效供給,冬季溫度可保持在10℃以上,以滿足館內各類植物周年生長的需要。館內分為跌水假山、水榭平臺長廊、天圓地方州橋和月湖茄林四個意境各有特色的主題區(qū)域,貫穿東西的水系將四個景觀區(qū)和諧地銜接在一起。館內設置了30個裝飾各異的包廂,除部分采用木結構外,還有用各種鮮花和香草圍成的天然……[詳細]
  太倉市花卉園藝展示館位于太倉現代農業(yè)園區(qū)內,溫室面積4800平方米,于08年底基本建成。館內配有先進的控溫、通風、遮陽系統,冬季可保持在10℃以上,以滿足館內各類植物周年生長的需要。全館以“花”為中心展開,形成一個集花卉觀賞、展示、銷售、科普、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yè)高科技窗口和旅游觀光點。館內設熱帶風情園、香花香草園、盆景園、蘭苑、沙生植物園、情侶花園、法國園、中國園、健康植物園、中式、日式、歐式……[詳細]
  海天禪寺,是在我國改革開放新機遇中應運而生的大型佛教寺院。其位于江蘇省太倉市經濟開發(fā)區(qū)中心。占地百余畝,地理優(yōu)越。它緊靠沿江高速公路,東枕長江;西接班204國道、昆山、蘇州;南倚名都上海;北望無錫?芍^是交通便捷,物阜民豐,萬商云集。人文薈萃。海天禪寺是在千年古剎——紅廟的基礎上于一九九二年擴建而成。其目標是修建一座以佛寺為主體,從事佛學研究,發(fā)揚東方文化,融寺院、學苑、老年福利、旅游景點于一爐的……[詳細]
  普濟寺,位于太倉市沙溪鎮(zhèn)普濟街南端。據宋代《慶元志》載:唐武后(則天)于長安三年(703)曾敕建瞿像寶塔于武安寺。唐肅宗,干元三年(760),有一高僧簡大師率倆弟子來游武安寺,遂棲止于寺,并擴建武安寺,更名為“寶林寺”,至宋初始改為“廣安教寺”與吳郡(蘇州)的瑞光、妙嚴、明覺及萬等寺交稱為江左五名寺。另據《吳門有隱》(道光版)及《直塘里志》所載:在北宋真宗祥符年間,有吳中魯國公,閔榮獻羅法堂一座(……[詳細]
  南廣寺位于今太倉南郊新豐村,始建于宋紹興二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元至正年間重修,賜額“南廣壽院”,明洪武中,定名“南廣教寺”。據有關資料,在明代有“東南第一名園”之稱的弇山園,在王世貞死后不久就荒蕪,大部分建筑木料施捐給南廣教寺,蓋天王殿之用。清順治十四年,南廣教寺又大修,前有進山門,天王殿,殿中供奉彌樂像,兩側為四大今剛。后為大雄寶殿,并筑有僧骨塔一座。1993年批準重建,占地面積97畝,……[詳細]
  同覺寺坐落于太倉市浮橋鎮(zhèn)南環(huán)路,同覺寺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距今已有近六百多年歷史。傳說當年建文帝曾避難至此,并載植銀杏樹一棵(現存同覺寺公園),“同覺寺”的寺名也是建文帝根據其祖父朱元璋出家的“皇覺寺”而命名,因為明太祖由僧人的身份成就帝業(yè),而建文帝也暗含了希望從僧人身份恢復帝業(yè)。同覺寺歷代香火鼎盛,寺內供奉之觀音圣像時現靈應妙相,十方善男信女紛紛慕名而來,凡有所求,皆得感應,聞名遐邇。同覺寺占地……[詳細]
  太倉市沙溪鎮(zhèn)位于江蘇省太倉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橋機場50公里,沙溪境內水鄉(xiāng)古鎮(zhèn),歷史悠久,風景獨特,物產豐富,素有“東南十八鎮(zhèn),沙溪第一鎮(zhèn)”的美稱。沙溪鎮(zhèn)始于元末。明弘治年間,市鎮(zhèn)日趨繁榮。監(jiān)察御史蘇贊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葉遇春等達官貴人,相繼在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遠近聞名。到明清時,隨著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大批商人應運而生,需要一個文化交流、商品經濟活動的地點。于是,……[詳細]
  長壽寺位于太倉市沙溪鎮(zhèn)香店路,最早的長壽禪寺始建于元代。現在的長壽寺全名靈寶長壽寺,是2001年前后在新址上建造的佛寺。一排樸素的二層樓高的樓房,樓房正門向西,東面黃色外墻上寫著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大字。樓房中間大廳上供著一尊如來佛的立像。立像站東向西,南北二邊是僧人寮房。靈寶長壽寺目前規(guī)模雖小,香火卻是旺盛。每逢初一、十五,進香的信眾絡繹不絕,香煙繚繞。沙溪鎮(zhèn)歷史悠久,沙溪又稱沙頭,元朝時已設河泊,……[詳細]
  雙鳳寺太倉市雙鳳鎮(zhèn)204國道東側,該寺始建于晉咸和六年(331年),由河南高僧支遁和尚集緣創(chuàng)建,初名雙鳳寺,宋祥符年間改稱0寺,據傳雙鳳鎮(zhèn)名源自雙鳳寺。原來的雙鳳寺占地42畝,有正山門、二門、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東側有元通殿、地藏殿、延壽堂、禪堂;西側有藏經樓、羅漢堂、水月軒、荷花池、九曲橋、湖心亭等。雙鳳寺系蘇南著名古剎,民間有該寺擁房1048間之說。1600多年來,雙鳳寺屢建屢毀,至民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