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 > 天河區(qū)旅游

天河區(qū)景點介紹

  廣州體育文化博物館(掛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博物館牌子)是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首屆廣州亞殘運會閉幕后,為完整保留“兩個亞運”遺產(chǎn),2011年12月批準成立,并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偯娣e約3300平方米,展廳面積2700多平方米,F(xiàn)有2010年廣州亞運會藏品671件(套),廣州亞殘運會藏品132件(套),歷屆亞運會(不含第16屆廣州亞運會)藏品136件(套)。設有基本陳列:“亞……[詳細]
  沙基慘案烈士墓,原在東沙馬路大寶崗鄧蔭南墓側(cè),1957年遷往銀河革命公墓烈士山(還有10位烈士骨骸因建筑物阻礙未能遷葬仍留原處),在銀河革命公墓烈士山右側(cè);◢弾r石墓碑,正上方刻有兩束紅花烘托的1顆五角墾,下書“一九二五年‘六•二三’沙基慘案烈士之墓”,右下陰刻李志等40多位烈士英名。并記有“一九五七年三月三十日遷建”字樣。1925年6月23日,廣州各界人民5萬余人,為聲援上海“五卅”……[詳細]
  民國廣州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位于廣州市沙河燕塘廣汕公路側(cè)的牛眠崗。坐東向西,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外砌花崗巖石,高約38米。全碑分兩部分,下部是長方體臺座,內(nèi)為1-3層,四周建有氣窗,底邊長15.2米、寬12.9米;上部4-9層是碑身,呈方錐形,第4層邊長各6米。碑身正面最高處飾“青天白日”國民黨黨徽。正中鐫刻“粵軍第一師諸先烈紀念碑”十一個大字及“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九月”年款。1917……[詳細]
  胡漢民墓位于天河區(qū)龍眼洞銀屏嶺廣東省林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內(nèi)。建于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墓原在斗文望,混凝土結(jié)構(gòu),后被毀,又在其上建了房子,把胡墓穴壓著。1985年,廣州市人民政府在原墓東面300米處另建新墓,但其女不同意將其父棺木遷至新墓,故新墓實為空冢。新墓為外飾水洗石米的墓,坐東南向西北。當中高3米,一級護嶺。墓碑鐫刻“胡漢民先生之墓”7字。左前方建有“不匱亭”。右側(cè)為胡漢民夫人墓,墓碑中刻……[詳細]
  許應鑅墓位于天河區(qū)龍洞街道西社社區(qū)龍洞村。2002年7月,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朱澄墓位于天河區(qū)龍眼洞華南植物園蒲崗區(qū)一山坡上。建于1300年。2002年7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周總理視察岑村紀念舊址位于天河區(qū)長興街岑村南街遠耕公祠。1972年4月7日上午,周恩來總理在廣州陪同馬耳他總理多米尼克·明托夫,先后到岑村參觀小學、粉廠、農(nóng)機站、衛(wèi)生站、花果山、水田、魚塘,還走訪兩戶農(nóng)家。在遠耕公祠,周恩來等仔細聽取了村黨支部書記介紹大隊生產(chǎn)情況及遠景規(guī)劃,觀看了岑村地形模型。2008年,周總理視察岑村紀念舊址被公布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李是男墓位于天河區(qū)沙河街道新一街社區(qū)沙河頂街65號內(nèi)。《同志李是男碑》鑲嵌于廣州市天河區(qū)沙河頂李是男墓碑正面,墓碑刻于中華民國三十八年。碑身為大理石,碑文右起豎排,陰刻繁體楷書,分四十行,行二十四字。共八百八十九字。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偉民墓位于天河區(qū)燕嶺路394號廣州市銀河革命公墓內(nèi)。2008年12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秦悅會家族墓位于天河區(qū)新塘街道高塘社區(qū)凌塘村背底山,年代為宋。2008年12月,被公布為,被公布為第七批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主墓為秦悅會夫婦合葬墓。兩邊掛榜分別為其子秦仕廉夫婦、秦仕豪夫婦、秦仕杰夫婦、秦仕顯夫婦合葬墓。……[詳細]
  龍洞抗清舊址(包括門樓、璞庵樊公祠、青磚圍墻)位于龍洞街道龍洞村西街9巷13號。始建于清代,重建于1947年,重修于2004年。占地面積828平方米。牌樓上刻“瓊林”,博古脊,重檐,琉璃瓦當,如意滴水,額板有壁畫。據(jù)清同治版《番禺縣志》記載,清順治七年(1650),清兵征糧遭拒,圍攻龍眼洞村時,全村人幾乎被殺光。該處是村抵抗清兵的總指揮部和彈藥庫。1947年族裔集資重建祠堂、門樓、圍墻。2012年……[詳細]
  龍洞飛鵝嶺遺址位于長興街道天源路街1190號華南植物園內(nèi),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距今4000-2200年)。龍洞飛鵝嶺海拔62.10米。因山土遭受侵蝕遍布的遺物及文化遺存層露于表。出土石質(zhì)斧、鏃、玉環(huán),繩紋夾砂粗陶、印紋陶片,陶制紡輪、網(wǎng)墜、碗等千余件。龍洞飛鵝嶺遺址屬廣州地區(qū)遠古文化遺存,填補了廣州先秦時期遺址的空白,對研究廣州古人類文化有重要意義。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為天河區(qū)第二批文物![詳細]
  日軍侵華碉堡遺址年代為中華民國(1938~1945),位于鳳凰街道漁沙坦村太和嶂白云機場導航站北面山頂。建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坐西北朝東南。混凝土鋼筋砌筑軍用碉堡。由大小兩個碉堡組成。占地面積20平方米。小碉堡殘高1.9米,邊長3.7米,直徑2.7米,鋼筋已被取去,頂蓋已塌,只剩四面墻壁。兩碉堡均為侵華日軍所建,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占領廣州罪證。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為天河區(qū)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五丁開嶂石刻年代為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位于鳳凰街道廣汕二路柯木塱村高塘工業(yè)區(qū)高塘石公園內(nèi)的一塊天然巨石的西北面?逃1934年。巨石呈不規(guī)則蛋形,最長處約12米,最寬處約3米,最高處約4米,占地面積36平方米。上刻李揚敬題“五丁開嶂”等文字。該石刻記載了民國時期廣州體育會以及道路建筑情況,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李揚敬,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第一集團軍第三軍軍長兼廣東軍政學校副校長。1950年去……[詳細]
  禘長鐘公祠年代為清咸豐八年(1858),位于珠吉街道珠村中東街12號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清咸豐八年(1858)。坐西朝東。三間兩進,占地面積136平方米。人字形封火山墻,龍船脊上有灰塑花卉。青磚墻,勒腳分別用花崗巖和紅砂巖。檐檔有簡單花卉,檐下有咸豐年間壁畫5幅。該建筑保存部分明代清初建筑構(gòu)件,基本風格為清代建筑。有一定史料價值。2012年10月19日,被公布為天河區(qū)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