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江北區(qū)旅游

江北區(qū)景點介紹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寧波港辟為五口通商口岸后,英法美等國商船、洋人出入頻繁,各國流氓也隨之混入,社會治安受到影響,同治三年(1864)寧紹通臺稟經浙江巡撫批準,在江北岸外灘設立了巡捕房(附于工程局),行使江北岸商埠區(qū)的一切治安、刑事等權力。為有利“巡捕查逐各國流氓”,還出資雇請洋人充當捕頭。江北民刑事項其權操之西人,巡捕房成了洋人欺壓中國人的工具,然清政府又不敢過問,因而激起當?shù)孛癖姷膹姶髴崱?a href=/landscape/61/jiangbeixunbofangjiuzhi.html class=blue target=_blank>[詳細]
  朱洪山烈士墓與1952年初建,墓依山而筑,南臨慈湖,這里明山秀水相映,蒼松翠柏成蔭。 朱洪山烈士,生前任中共慈溪縣委委員,鄞慈縣辦事處主任,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后勤部副部長和留守處主任等職。他在長期的對敵斗爭中,為革命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新四軍游擊縱隊北撤后,朱洪山同志繼續(xù)領導群眾進行對敵斗爭,不幸于某日深夜,在鄞西遭敵包圍而犧牲。其他如龔顯、盛杏英、鄭俠虎和王阿玉等四烈士,生前均在慈溪縣一帶從事革……[詳細]
  彭山塔為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慈溪縣令霍與瑕所建,稱為邑之“文筆峰”,是慈城古老文明歷史的標志。 塔原為磚木結構(塔內的木結構早已朽損無存),塔身呈平面六角形,共7層,高約22米,每層面均有壺門。 按雍正縣志始作鵬,按光緒慈溪縣志彭山塔,彭山浦,皆作彭,不明何故![詳細]
  郭塘岙青瓷窯址,發(fā)現(xiàn)于1977年,窯址堆積中遺有大量的青瓷片,黑釉瓷片及墊餅,墊座等窯具,主要器物有壘、缽、壺、罐、盆、碗等,與青瓷發(fā)源地上虞,小仙壇東漢窯場出土器物相似,它是我國燒造青瓷的古窯址之一,其年代為東漢后期,這個窯址的實物,對研究青瓷、黑釉瓷的燒造與出現(xiàn)年代有重要價值,其標本曾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窯址標本展覽會”內容,于1979、1981年分別在英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展出![詳細]
  八字橋遺址于1976年3月在開河挖渠時被發(fā)現(xiàn)有大量陶片、石器、木樁、稻谷,紅燒土和獸骨,市考古所先后對該遺址進行過三次調查。 八字橋遺址位于錢塘江以南,余姚江以北的妙山八字村,遺址往南九公里是河姆渡遺址,往東23公里是寧波市區(qū),西北為黃金山、阮家山所環(huán)抱。從該遺址發(fā)現(xiàn)的器物,相當于河姆渡遺址的第一、二文化層![詳細]
  該堂為我國現(xiàn)代杰出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于1925年30歲成名后回鄉(xiāng)所建,也居住過,祠堂名為“全恩堂”,原前有臺門、中間為堂,后有樓房,左右?guī)浚F(xiàn)僅存祠堂。面闊三間,硬山式,抬梁建筑,梁架結構不用平梁,而用弓形的對支梁,頂住脊檁,對支梁的中間懸一花斗,屋頂硬山式,山墻高于正脊。 全恩堂,又稱御史房,因周氏先人曾任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故名,堂內現(xiàn)存“重建全恩堂碑記”一方![詳細]
  師古亭建于清乾隆36年(1771年),知縣胡觀瀾重浚慈湖所建,為崇仰宋儒楊文元公(楊簡)師道教澤、千古表率,故名師古。 師古亭為六角重檐攢尖頂廊亭,戧式作法。12根石質柱子支撐起亭子,12只翼角高高翹起二副階施平身科四攢,用抹角梁,結構獨特精巧,師古亭與宋代開鑿的慈湖相映成景,為古城慈城一標志性建筑![詳細]
  應修人(1900-1933),1919年參加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早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我國新詩創(chuàng)作活動的先行者,著名的“湖畔詩人”之一。修人1925年入黨,1926年受黨派遣到廣州黃浦軍校工作,后被派遣到武漢國民政府勞工部工作。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修人受黨派遣去蘇聯(lián)學習,1930年回國在上海參加中共中央軍委、中央組織部及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工作,1933年5月14日,在上海地下工作聯(lián)絡中英……[詳細]
  應宅為清乾隆甲子年(1744)建造的官宅,原為五進,多數(shù)被焚毀,今存照壁、門樓和前東廳,建筑面積128平方米,八字形照壁,中間高二頭低,石砌須彌座。上刻卷草、鳳凰、牡丹,通高約4米,通長7米。磚雕雙龍戲珠、喜鵲牡丹、鳳凰麒麟、壽等花紋。東廳之天花板漆有纏蜘花卉,久不褪色。 該宅為乾隆早期建筑,它保存了寧波磚雕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對研究寧波地方清代建筑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1977年在英雄水庫中發(fā)現(xiàn),云湖窯址處于長溪嶺山脈南麓,西與余姚市接壤;北過長溪嶺與慈溪市交界,距寧波市區(qū)約27公里。在該窯址周圍有幾處唐、宋古窯址因造水庫而被淹沒,本處南朝窯址也大半浸泡在水中。古窯址呈東西向斜坡式堆積,南北寬約74米,東西長約50米。尚有一部分淹入水中。瓷器胎骨稍厚,呈灰白色,施青釉,器物有碗、盤、缽、雞首壺、硯臺、燈盞等瓷器,飾有蓮瓣花紋,窯具有圓形、筒形墊托。 該窯的燒造年……[詳細]
  現(xiàn)存座北朝南七間兩弄樓房,通面闊32米,進深7柱9檁,小青瓦硬山式,穿斗與抬梁混合梁架,中柱上端脊檁處和前柱上端設斗拱,方形柱,樓板桁條間距大,樓板厚實,中廳樓板已嚴重糟朽,隔墻基礎側石統(tǒng)為扁磚拼砌而成,這在其他古建筑中不多見,墻體為龍骨磚砌成,上層月梁部隔墻用蘆竹筋谷灰泥制成,前廊階條石用材巨大,天井前殘存二門半座,原應為牌樓式臺門,上部已經毀,現(xiàn)存石質門框,面闊3.8米殘高3米,造型簡樸,具有……[詳細]
  該建筑是一處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的清中晚期建筑群,主體建筑由前樓后樓及磚雕二門組成,另有配屋數(shù)十間及保存完整的朝東二大門一座?傉嫉孛娣e約四千平方米。建筑座北朝南,前后樓房各五間二弄,均面闊26.5米,進深12.2米,硬山式馬頭墻,穿斗、抬梁混合結構,設月梁前廊,前后樓間設有一高大磚雕臺門,門樓面闊4米,高6.4米,正面采用磨磚墻式,上有“迎薰受祜”篆書磚刻門額及辛亥歲十一月以齋馮全修題(馮全修,乾隆六十……[詳細]
  符卿第始建于明代嘉靖間,是南京尚寶卿陳鯨故居,座落在慈城發(fā)權路29號。該宅分前后二進,兩廂房。大門、二門朝東、大門前后有軒,倒抱鼓石,南院墻是照壁。前面天井隔壁墻分三段空間。前進和后進之間,有大天井,堅砌二隔墻分為三段,兩側為廂樓,后樓七開間,樓上明間以外皆有船逢式天花板,還有一狹長的后天進,后墻正中有后門。前進共九間、中五間為廳堂,兩側為樓屋,廳堂結構為五柱,下檐九檁,上檐七檁,有草紋袱二層,明……[詳細]
  三忠墓系明末抗清殉難的明代魯王時兵科給事中董志寧墓和明督師兵部右侍郎馮京第和王翊合葬墓的總稱,墓原在江北市郊馬公橋,因城市擴展,三忠墓于1995年12月遷至今址,與“鴉片戰(zhàn)爭大寶山戰(zhàn)役陣亡將士墓”為鄰。 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董志寧與錢肅樂、王翌等舉兵抗清,事敗殉難,馮京第、王翌也先后遭難。南明按察副使陸宇鼎派人取回董尸、王頭、馮臂立墓紀念,總稱三忠墓![詳細]
  馮岳彩繪臺門馮岳彩繪臺門系明嘉靖南京刑部尚書馮岳故居,為萬歷帝所賜建,臺門所有梁、柱、枋、額、斗拱上都有粉彩的“孔雀牡丹”、“鶴”、“荷花葉”圖案,部分斗柱上還有龍、鳳、麒麟、靈芝、如意等透雕木刻,門前照壁一座,原有石獅一對。該臺門從建筑風格與構造特征看是典型的明代原物,保留了明代中晚期南方民間高級建筑彩繪的構圖、用色與繪制工藝等相關歷史珍貴信息資料,是現(xiàn)存為數(shù)不多的明代南方建筑彩畫實例之一。2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