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季魯,原天津裕薊鹽務公司經(jīng)理。孫季魯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鄭州道20號。建于1939年。由雍惠民設計、監(jiān)造。建筑小巧玲瓏,做工精細,是一座別具現(xiàn)代風格的小洋樓。該故居現(xiàn)被列為天津市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
孫桐萱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重慶道68號。建于30年代,建筑面積為733平方米,磚混結構,三層西式樓房,平面布局呈不規(guī)則狀,自成院落。……[詳細] |
孫震方,字養(yǎng)儒,安徽壽州人。其父是清末民初新興民族資產(chǎn)階級孫氏家族財團的創(chuàng)業(yè)人孫多森。其父死后他繼任通惠公司總經(jīng)理,因不善經(jīng)營而讓位于其叔孫多鈺。孫震方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大理道66號。該樓為孫震方出資興建的豪華住宅,磚木結構,局部三層,坡頂,外檐為白色水泥墻面,花崗巖臺階,配以造型各異的門窗,具有西班牙建筑風格。室內全為硬木裝飾,院內原設有游泳池、草坪、藤蘿架和歐式花壇,樓房四周種植各種花草樹木,是……[詳細] |
宋哲元在津住所有英租界17號路與29號路兩處(今和平區(qū)新華路253號與南京路86號)。其中17號路(今新華路253號)是宋哲元于1932年以明仁堂名義購自英商先農公司經(jīng)營產(chǎn)業(yè),是一座二層磚木結構樓房,有樓房21間,平房8間,廈子兩條,建筑面積763平方米。該樓沿新華路一側從上到下帶玻璃窗。宋氏于1932~1937年來津期間,攜夫人及子女即寓居此處。原房現(xiàn)已拆除,建起富蘭特大酒店![詳細] |
宋棐卿宅位于和平區(qū)馬場道116號。始建于1937年,共2018平方米,是一所歐式磚木結構,紅瓦坡頂,自成院落,環(huán)境幽雅的二層小洋樓。其造型美觀大方,呈園林式格局,樓四周登幾層臺階有帶矮墻的平臺,布局錯落有致,它的典雅風格將馬場道點綴得更加獨具魅力。該樓現(xiàn)為和平區(qū)第九幼兒園使用,被列為天津市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
榮慶故居位于新華南路慶云里。此處多為3層連排式的磚木結構樓房,早期多為中國達觀顯貴居住,樓房至今基本保持原樣![詳細] |
孟恩遠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重慶道23號。為磚混結構的二層(局部為三層)小樓,其住宅兩側建有對稱式塔樓,有地下室,布局對稱,造型莊重。建筑面積為1539平方米,具有英國古典主義建筑風格。解放后,該舊居曾為中波海運公司使用。周恩來總理與波蘭希倫凱維茨總理曾來此參觀。該故居現(xiàn)已重建為“東海漁村”。……[詳細] |
納森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泰安道7號。該樓為磚木結構,局部三層西式樓房,紅磚清水墻,人宇屋架,大坡度筒瓦頂,高低錯落,風格別致。內裝修豪華典雅,高級大理石地面,硬木裝飾,內設餐廳、舞廳、書房、客廳、臥室等。寬敞的院落種有塔松、藤蘿等各種花草樹木。后院原設有花窖和馬廄。是一座具有典型英國鄉(xiāng)村別墅風格的私人花園住宅![詳細] |
那桐故居坐落于今和平區(qū)新華路176號。民國初年,那桐在此購買地皮蓋起一大一小兩座樓房,均為德式別墅。大樓為鋼筋混凝土建筑,樓下皆為客廳,有中式(包括漢族式的、滿族式的)和西式(歐式的、日式的)兩種;小樓為二層德式紅色小洋樓,為磚木結構,瓦頂,約500平方米,15間房。院內有4個汽車房,花草繁盛。原在院內還建有花壇水池。大樓已于1980年拆除,小樓保存完好,那桐隱居后主要在此居住。該故居被列為天津市……[詳細] |
倪嗣沖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南京路84號。該住宅原為一座大樓,院內地勢寬敞,倪嗣沖后來又加蓋樓房一幢,有假山、涼亭,配以花草樹木,甚為幽雅。1920年倪嗣沖從安徽督軍下野后,即由意租界移居至此。該故居現(xiàn)為和平保育院使用,被列為天津市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
潘復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馬場道2號。是一座典型的西歐風格的花園住宅。該樓是潘復于1919年委托開灤煤礦董事長莊樂峰請法國建筑師設計并建造的,占地有十余畝。主樓是三層磚木結構,大瓦、瓦壟鐵頂,水泥抹面,門窗地板一律用菲律賓木料,樓內設五面形陽臺。主樓的東樓下為招待達官顯貴的客廳,西樓下為接待親友客廳。整座住宅有樓、平房17間,建筑面積3827.99平方米。寬闊的院子用鐵柵圍墻,種植各種花木與草坪綠地,院……[詳細] |
馬連良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河北路馬場道與睦南道之間。該樓建于1937年,因其建筑外觀疙瘩點點,號稱“疙瘩樓”。該樓磚木結構,設計者為意大利建筑設計家保羅.鮑乃弟。它是毗連式里弄住宅,此為受西方聯(lián)排式住宅建筑形式影響而出現(xiàn)的新的住宅類型,其特色是總體布置緊湊,由單元聯(lián)成組合,爭取好的朝向和采光通風條件。該樓琉璃磚的清水墻面上,疙瘩磚點點散散,“疙瘩”形容過火磚砌的粗糙質感外觀,與陽臺珍珠串式的欄桿、窗邊……[詳細] |
鹿鐘麟故居坐落于和平區(qū)大理道18號。建于民國時期,為一座磚木結構,紅瓦坡頂,坐北朝南的英式二層樓房。該建筑為高臺階,圓拱形大門。院中樹木茂盛,整體布局美觀,樸實而幽雅大方。現(xiàn)為居民住宅![詳細] |
盧永祥故居位于和平區(qū)赤峰道130號。該樓呈曲尺型布局。外檐為清水墻、水泥飾面兩種,平頂出檐帶女兒墻。大門轉角呈豐圓狀,上作陽臺。院內外檐裝飾講究,花飾多樣豪華,為磚木結構三層西歐公館式樓房。該故居被列為天津市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詳細] |
林修竹故居坐落在和平區(qū)常德道38號。該樓是林修竹以“日升堂”名義建造的。1938年春,林修竹舉家遷至于此。這是一座三層磚木結構小洋樓,由一位美國著名建筑師設計。樓下窗前有大平臺,一進門的門廳,樓梯靠右為客廳,左為餐廳,正對著一間為書齋。書齋名“澄懷閣”,意在追求清凈安雅的情懷。二樓為林修竹夫婦臥室、大兒一家臥室,另外還設有書房。三樓為二兒和三兒兩家臥室。三樓頂為水泥平頂,是個大平臺。新居帶地下室,……[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