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區(qū)總面積600余畝,楊樹、槐樹、白蠟、桑樹、梨樹、山楂、葡萄等諸多樹種混雜其中,可賞景可嘗果,“茫沙煙雨”盡顯其中。著名的竇建德點將臺坐落于此地,人文歷史,自然美景,沙場秋點兵,人與自然和諧結(jié)合成了這片即可觀賞又破具教育意義的特色景區(qū)。……[詳細] |
民國《夏津縣志》記載:“五屯中街西首有竇建德鑿玉石井,泉清水甜,井口白玉包圍,井桶式樣特別異致”。該井現(xiàn)保存完好,只是環(huán)形井盤稍有破損村民用一黑石補之![詳細] |
原址位于今東李鎮(zhèn)張法寺村東南。始建于金,后因年歉兵,迄于元末,殿宇傾屺幾盡。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法師張福廣(掖單人)來此經(jīng)營重修。至明天順癸未(1463)竣工,歷時70余年,始成煌煌大寺,共建各式大殿一十八座!叭、0、大悲、五百羅漢、金剛”諸神象俱全。憎房、倉庫、浴室、后房等配套設(shè)施無一不備!皸澯铛r麗,金光流映,煌然為東藩偉觀”(清《夏津縣志》藝文志。盛時僧眾達百余人,為方圓數(shù)百里名……[詳細] |
位于縣城老東門內(nèi)(現(xiàn)縣委黨校所在地),始建于南宋大定年間。明嘉靖《夏津縣志》記載:“先師廟五間,東廡十二間,西廡如之,南戟門九間,又南欞星門三間,東西兩廡之南角門各一,廟之東北祠啟圣公,南祠名宦,又南祠鄉(xiāng)賢各三間。”歷代曾多次修繕。最后一次修繕于1942年。至50年代切,尚有大成殿、南戟門、東西兩廡等建筑。今僅存大成殿。大成殿座北朝南,進深3間(13.2米),東西寬5間(19.65米),高9.4米……[詳細] |
該區(qū)總面積800余畝,以槐樹為主,間雜松樹,柏樹,林內(nèi)地是綿延起伏,樹林枝繁葉茂,林間小路交錯互通,蜿蜒于層疊槐洞,加之鮮花綠草、鳥語花香,神秘、幽靜盡顯原始森林風(fēng)貌,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譽,堪稱人間仙境。夏津特產(chǎn)——白玉鳥適宜在此繁衍,白玉鳥,又稱芙蓉鳥、金絲雀,分黃、白兩種,毛色純白、赤眼鳳頭者為上品。鳴聲婉囀,清脆悅耳,為珍貴觀賞鳥![詳細] |
該梨園始建于1874年,現(xiàn)存總面積約800畝,樹齡150年以上古樹2000余株,其中,千年梨樹王更是華北精品。目前梨樹品種有鴨梨、雪花、棠梨、香酥、紅萬九、九五香、晚三吉等20余種,年產(chǎn)果品近萬斤,暢銷京津及南方諸城。早春梨花盛開之時,眺望全園如團團白云,似雪海瓊濤,十分壯觀。徜徉其中,放佛置身夢幻境地,沐浴花的海洋,更令人如醉如癡。冬日,雪上盆景,千姿百態(tài),如影如畫。……[詳細] |
相傳明永樂(1443)年間,明廷頒旨廣植桑木,以興綢業(yè),通商異域。當時桑園逾千頃,養(yǎng)繭極盛。百年后綢業(yè)蕭條,桑改為食用。其果為椹,狀似草莓,汁若醍醐,味甘如蜜,為長壽佳品。枝、葉、子、根皆可入藥。災(zāi)荒年間,村民以椹果腹,多可渡饑。當?shù)厝艘蚓檬抽┕,年壽逾增。?jù)查,僅西閆一村壽達9旬者8人,達8旬者甚眾,故桑樹又稱“頤壽樹”。頤壽園,面積600余畝,現(xiàn)有300以上的古桑樹400余株,著名的臥龍桑久生……[詳細] |
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AAAA 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總面積12.8萬畝,森林覆蓋率62.8%,林木資源有55科117屬210種,地貌變幻奇特,沙丘連綿起伏,伏躍跌宕,古樹參天、生機盎然,形成一條自然變換的綠色屏障,其中百年以上古樹近3萬棵,是平原地區(qū)珍貴的原生態(tài)自然資源,有“北方落葉果樹博物館”之美譽。名勝簡介: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是平原地區(qū)珍貴的原生態(tài)自然資源,有“北方落葉果樹博物館”之美譽。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渾然一體、美侖美奐,……[詳細] |
據(jù)前屯村史記載:明洪武二十五(1391年),褚姓人家自山西省洪大槐樹,遷此地,并隨身攜帶洪佘株,樹齡達600年之久,為華北平原之最。其中最大一株樹高14.2米,胸徑75厘米,冠幅14米,樹冠呈半圓傘形,干枝粗壯,葉幕厚重,裸根十余條,如群龍盤踞,氣勢剛猛。區(qū)內(nèi)古柿樹雖然盡顯滄桑,但仍生機勃勃,果實累累,95年株產(chǎn)達千余斤![詳細] |
文昌閣位于恩城鎮(zhèn)中心小學(xué)(原為平原縣第二中學(xué))院內(nèi)。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系德州市人民政府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古樸典雅,端莊大方,結(jié)構(gòu)精巧,高12米,共兩層,座北朝南,整個建筑系磚木結(jié)構(gòu)。下層15米見方,四周用7根紅漆圓柱支撐,文昌閣上層12米見方,是12根圓柱和玻璃窗結(jié)構(gòu)的六角形0,每層高2米,兩層之間翹檐飛角,翼然如飛。四角雕飾的龍頭活靈活現(xiàn)……[詳細] |
慶云廣場總面積10萬平方米,是慶云縣舊城改造工程之一。慶云廣場由清華大學(xué)設(shè)計院設(shè)計,主要分為北部綜合文化中心區(qū)、中部水景觀區(qū)、南部休閑商業(yè)區(qū)等三大區(qū)域,設(shè)置景觀長廊、休息茶室、雕塑園等景觀設(shè)施和兒童樂園、體育活動區(qū)、老年健身區(qū)、演藝廣場等休閑區(qū),地面鋪設(shè)“祥云”圖案地磚。廣場中部的主雕塑“龍鼎盛世”高28米,以篆體“龍”字為造型基礎(chǔ),大氣恢弘、氣勢磅礴,打破“龍”字的世界紀錄。三條金龍相互依靠鼎力……[詳細] |
蘇祿國東王墓AAA 蘇祿國東王墓御園,坐落在德城區(qū)。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7月,蘇祿國(在今菲律賓的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刺、西王巴都葛叭蘇里、峒王巴都葛叭刺卜率眷屬及侍從340人來華訪問。9月辭歸,途中東王患病,13日在德州逝世。永樂帝聞訃遣官致祭,賜謚“恭定”,并親撰碑文。10月3日以王禮厚葬于此。后東王長子都馬含隨西王、峒王回國承繼王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刺、三子安都魯及侍從等10人留居墓地。明宣德間,在……[詳細] |
三國文化廣場位于平原縣城東新城區(qū),占地18.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10萬平方米,蓄水量45萬立方米。湖面周邊分布祥云平臺、親水平臺、游船碼頭、商業(yè)廣場、兒童樂園等。廣場浸染了獨特的三國文化色彩,挖掘了平原縣獨具特色的三國文化,再現(xiàn)了恢宏絢麗的漢魏文化特征,敘事了劉備坐平原的典故傳說。雕塑布局以貫穿南北大門的中軸線雕塑和環(huán)湖分布的群組雕塑兩條敘事線索展開。中軸線的雕塑設(shè)計突出了平原從過去到現(xiàn)在的縱向發(fā)……[詳細] |
陵縣文博苑AA 文博苑始建于1982年,國家AA級景區(qū)。位于顏真卿公園內(nèi),坐落于唐城墻腳下,護城河畔,占地44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于1990年10月對外開放,仿古建筑,金碧輝煌!拔牟┰贰迸曝沂窃袊鴷覅f(xié)會主席啟功先生的手跡。顏公祠氣勢恢宏,東西兩廊,曲折通幽;顏真卿塑像傲立于“顏公祠”內(nèi);東方朔塑像詼諧與文博苑中;“顏碑亭”珍藏顏真卿書《東方畫贊碑》,東半壁走廊及南碑林展示陵城歷代珍貴石刻。……[詳細] |
臨邑邢侗公園因紀念臨邑歷史文化名人邢侗而建。邢侗字子愿,臨邑邢柳行村人,明萬歷年間進士,官至太仆少卿,后辭官歸里,筑“園”,建“來禽館”讀書處。邢侗書法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刻“來禽館帖”(中國十大名帖之一),著“來禽館集”(收入四庫全書),終成一代文化名人。該館系仿明建筑,占地2070平方米。公園分為水面及陸面兩大部分,有公眾活動區(qū)、老年活動區(qū)、兒童活動區(qū)、體育活動區(qū)、文化紀念館區(qū)、特色植物盆……[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