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郴州市 > 宜章縣旅游

宜章縣紅色旅游景點

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
  湘南暴-動指揮部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guān)鎮(zhèn),舊址是四棟兩層建筑物的四合院,1979年被全面維修,按原貌作了復制陳列。其中包含湘南起義史料陳列、復原陳列、珍貴藏品等陳列。2001年6月,該址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名錄》。指揮部位于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guān)鎮(zhèn),原為清代宜章守備署,占地面積4080平方米,建筑面積2789平方米。相關(guān)建筑始建于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1919年改為縣立女子學校。1928年1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一部分隊伍,由廣東折回湘南舉行了年關(guān)暴-動,建立了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quán)宜章縣蘇維埃政府。改編部隊正式組成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舊址建筑原狀為晚清風格,四棟兩層建筑物的四合院,一棟在坪東,一棟在坪西,相互對峙著。中坪北面原有一棟簡易樓房,樓下有兩耳房和一廳堂,中廳是起義指揮……[詳細]
鄧中夏故居
  鄧中夏故居位于郴州市宜章縣太平里鄉(xiāng)鄧家灣村。鄧中夏(1895—1933),1895年10月5日誕生于此。1907年,他在本鄉(xiāng)樟橋小學讀書。1911年轉(zhuǎn)入宜章縣立高等小學。1915年夏考入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在長沙結(jié)識了毛澤東、蔡和森。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國文系,1919年參與組織領導五四-。8月回宜章,向革命師生宣傳五四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傳播馬克思主義。1920年10月,在李大釗的領導下,鄧中夏與張國燾、蔡和森等一批進步骨干創(chuàng)建了北京中國共產(chǎn)黨的早期組織。參與了中共“一大”的籌備工作。組織、策劃了長辛店、開灤煤礦工人、京漢鐵路工人大-,參與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省港大-。歷任中共二、三、五、六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委員。1927年參加中共中央八七會議,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3年5月在上海工作時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同年9月在南京雨花臺壯烈犧牲,時年39歲。故居是典型的湘南民居制式,一進……[詳細]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指揮部舊址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線指揮部舊址位于宜章縣境內(nèi),是1934年11月長征初期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第三道--線時的指揮和活動中心,包括指揮部舊址(鄺氏宗祠清白堂、元公祠),毛澤東居住舊址(文昌閣),周恩來、劉伯承居住舊址,紅軍銀行兌換所舊址,白沙河渡口戰(zhàn)斗遺址,紅軍傷員養(yǎng)傷舊址,紅軍擴紅遺址(粵漢鐵路遺址—宜章白石渡段)等八處文物遺址。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軍委開始率領中央紅軍從江西省瑞金等地出發(fā),實行戰(zhàn)略轉(zhuǎn)移。11月10日,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等率部進駐宜章,指揮奪取了國民黨粵漢鐵路防線重鎮(zhèn)白石渡,并在白石渡廣泛開展建黨建政和擴紅工作,執(zhí)行黨的工商政策。宜章縣城和白石渡的奪取,是中央紅軍成功突破國民黨軍第三道--線的重要標志。11月7日至18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共8.6萬余人歷時12天,順利通過宜章繼續(xù)西進,邁開了萬里長征第一步,樹立了紅軍繼續(xù)前進的強有力的信心。201……[詳細]
湘南年關(guān)暴動指揮部舊址
  湘南年關(guān)暴-動指揮部舊址時代為清。湘南年關(guān)暴-動舊址【1928年】,宜章縣城關(guān)鎮(zhèn)起念巷82號。年關(guān)暴-動在我軍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其舊址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民國17年(1928)1月12日,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在湘南黨組織的配合下智取宜章,成立了“中國革命軍第一師”和“宜章縣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宜章年關(guān)暴-動的勝利,揭開了湘南暴-動的序幕。此后三個月內(nèi),革命風暴遍及湘南,工農(nóng)革命軍由1000多人發(fā)展到一萬多人,宜章、郴縣、永興、耒陽等五縣成立了各級蘇維埃政府。4月,朱德、陳毅率領湘南暴-動隊伍,挺進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nóng)革命軍勝利會師。舊址原為清守備署,始建于清順治十七年(1660),民國7年(1918)改為縣立女子學校。1949年改為城關(guān)鎮(zhèn)完小。1987年修復并部分恢復了原貌。舊址坐北朝南,磚木結(jié)構(gòu),四合院式,由大門、耳房、前坪、前棟、后棟、西棟和庭院組成,占地面積60……[詳細]
宜章烈士陵園
  宜章烈士陵園位于宜章縣北門嶺。宜章是湘南起義的發(fā)起地,是湖南省27個重點老區(qū)縣之一。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宜章老區(qū)人民長期堅持斗爭,全縣參加紅軍的有3700多人,在革命時期被反動派殘害的革命者和群眾達1.4萬多人,有名有姓烈士1352名,著名烈士有鄧中夏、胡少海、陳東日等。為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陵園于1966年始建,占地面積29萬平方米,建有烈士紀念塔、紀念館、紀念亭、紀念廣場、紀念長廊、烈士墓等。陵園是湖南省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宜章縣委舊址
  中共宜章縣委舊址地址:迎春鎮(zhèn)碕石村時代:1927年類型: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級別:省級概況:中共宜章縣委舊址,清至民國初為書院,舊稱“承啟書院”。長26米,寬11米,建筑面積為286平方米。1927年4月,“馬日事變”后,-籠罩全縣,宜章黨組織秘密轉(zhuǎn)入這里開展地下活動。湖南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第九批)(申報國保已通過專家評審,待公布)……[詳細]
宜章烈士塔
  宜章烈士塔位于宜章縣城北門嶺森林公園內(nèi),時代為20世紀50年代初期,類別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紀念性建筑。宜章烈士塔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墻基四向外延10米建筑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各外延10米……[詳細]
漿水烈士塔
  漿水烈士塔位于宜章縣漿水鄉(xiāng)水口村,時代為1969年。2018年,漿水烈士塔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塔基為起點,四向各至外延1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延10米處![詳細]
白石渡活動舊址群
  中央紅軍長征突破第三道--線舊址群——白石渡活動舊址群(含毛澤東居住舊址、周恩來、劉伯承居住舊址;元公祠;紅軍銀行兌換所舊址;白沙河渡口戰(zhàn)斗遺址;紅軍養(yǎng)傷住房舊址)位于郴州市宜章縣白石渡鎮(zhèn)老灣村。年代為1934年。2019年,白石渡活動舊址群被批準為湖南省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