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臺位于新樂市北郊2公里處的何家莊村東,吳家莊村北,地處東經(jīng)114°43′40″,北緯38°23′30″,海拔103.5米~51.8米。遺址范圍以伏羲臺為中心,東至同義莊以西,南至崗頭村以北,西至黃家莊以東,北至中同村以南。遺址總面積1600萬平方米。伏羲臺由上下三層用當?shù)貖A沙好土羅疊堆集而成,總高度9.206米。最底層的第一層臺高2.898米,南北長102.58米,東西寬87.42米;第二層臺高2.118米,南北長89.43米,東西寬64.6米;最上邊的第三層臺高4.19米,南北長53.68米,東西最寬處23.8米,最窄處17.9米,呈不等邊八角形,名八卦臺,又稱伏羲畫卦臺。伏羲臺古遺址文物遺存豐厚,有新石器、商周、戰(zhàn)漢三種文化層次。1994年修復(fù)龍師殿、寢宮時在其基址之下,有三個廟殿基礎(chǔ)遺存,經(jīng)考證,分別為漢代、唐代、明代。50年代初期伏羲臺周圍還存有人工夯土城墻高4米,上寬3米,下寬8米,城墻長1200米。城墻南邊有影背高4米,上厚1.5米,下厚4米,長15米。至今伏羲臺北側(cè)還留有夯土層遺跡。伏羲臺臺基周圍及周邊地帶1米多淺表地層到處都有商周、戰(zhàn)國、漢代早期灰陶、夾沙灰陶、粗細……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