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旅游

浙江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羅家角遺址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xiāng)市石門鎮(zhèn)羅家角村,是浙江省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大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70O0年左右。遺址文化內涵為馬家洪文化遺存?脊虐l(fā)掘發(fā)現(xiàn)灰坑53個,還發(fā)現(xiàn)帶榫卯的建筑木構件、大量的動物遺骸及稻谷等自然遺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遺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亞于商代的白陶。還發(fā)現(xiàn)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寬沿盆和多角沿盤,喇叭形圈足豆、小網(wǎng)墜等,其文化面貌明顯有別于錢塘江南岸……[詳細]
  嘉業(yè)堂藏書樓與小蓮莊毗鄰,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yè)”九龍金匾而得名。該樓規(guī)模宏大,藏書豐富,原書樓與園林合為一體,以收藏古籍聞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之一,系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解放后,原書樓主人捐贈給浙江圖書館,現(xiàn)在的藏書樓正以公共圖書館和旅游景點的雙重身份接待來自-的讀者和游客。嘉業(yè)堂藏書樓坐落于南潯的鷓鴣溪,與小蓮莊隔溪相望,有小橋通連。藏書樓掩映在園中,樓外有園,園中有池。順著荷葉形……[詳細]
  黃山八面廳原名振聲堂,位于浙江省義烏市上溪鎮(zhèn)黃山五村,距義烏市中心約25公里。由義邑西鄉(xiāng)著名的火腿商人陳子寀(1720~1793,字伯寅)命其孫陳正道籌劃建造,工始于清嘉慶元年(1796),嘉慶十七年(1812)落成掛匾。黃山八面廳選址地勢高亢,位置優(yōu)越,它前臨凰溪,后靠紗帽尖山,近有黃山為照屏,遠處層巒疊嶂,三面砂環(huán),符合傳統(tǒng)風水上吉格局。建筑采用中軸線布局,主座坐西南朝東北,一條中軸線貫穿東西……[詳細]
  位于臨安縣錦城鎮(zhèn)南面功臣山上,五代吳越國王錢鏐建。功臣山南麓錢塢壟為錢鏐出生之地,此山原名大官山,唐昭宗以錢鏐有大功,下詔改名為功臣山。梁貞明元年(915年),錢鏐舍功臣堂建功臣寺,同時建功臣塔。功臣塔為磚木結構,塔身磚砌筒形樓閣式,平面方形,輪廓比較緩和,繼承唐塔遺制。通高2530厘米,分為五層。第一層高500厘米。塔身的每層每面都隱出倚柱、平柱和木+兼柱。平柱梭形。木+兼柱間辟有長方形門洞。通……[詳細]
  浙南石棚墓群分布于浙江省瑞安市篁社鎮(zhèn)棋盤山、平陽縣錢倉龍頭山和蒼南縣錢庫鎮(zhèn)桐橋等地,屬于商周(公元前1700-公元前256年)時代墓葬。墓群中已確定的有13處。主要有兩類墓葬,一類是四角或四面各立一米高的支石,上蓋長數(shù)米、寬0.5米左右的巨型整石,有較大的地面空間;另一類是在大蓋石下反墊支若干小石,十分低矮,幾乎無地面空間。隨葬品有印紋硬陶罐、豆、鼎、紡輪,原始黑瓷尊、豆,原始青瓷、碟、碗、豆、鼎……[詳細]
  年代:清朝地址: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湖溪鎮(zhèn)馬上橋村。它始建于清朝嘉慶二十五年(1820),落成于清朝道光十年(1830),道光十九年(1839)增建第四進后堂,。坐北朝南,共四進,由門樓、照壁、正廳和兩進后堂組成,左右為廂樓。正廳面闊三間,通面寬11.6米,通進深8.2米。九架前軒后雙步。明間抬梁式,次間穿斗式。硬山頂。扇形雀替飾花草、山水和樓閣。牛腿鏤空飾神仙故事。鼓形刻花柱礎。廂樓有前后貫通的長……[詳細]
  坎門驗潮所(又稱坎門驗潮站)系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驗潮站。歷經(jīng)八十余年的風吹雨淋,坎門驗潮站如今依舊佇立在浙江玉環(huán)坎門前臺村平臺岙咀海岸邊,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1928年5月,由中國天文與測地界的宿老曹謨先生選址。1929年6月11日,由國民政府陸地測量總局始建,并于1933年在驗潮室附近基巖上設立一等水準點(即252號驗潮基準點)。根據(jù)該站1930年5月-1934年10月潮位資料計算所得……[詳細]
  遺址位于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現(xiàn)有兵營遺址、遺跡多處,除了兵營遺址外,還保存有其他軍事設施遺址,如練兵場、哨所、了望所以及可能是屯墾之用的梯田等;兩大兵營一在瀕水山岙,一在山上,前者機動性好,后者利于防守;包括其他設施的布點等,皆是因地設置,相宜安排。兵營設點隱蔽,在樹木掩映下遠觀近視都不易發(fā)現(xiàn);兵營-有寨墻,大門內有類似甕城結構的過渡區(qū);營房建筑均很低矮、體量小,兩坡頂,卵石壘墻,茅草結頂;營房之……[詳細]
  史稱誠意伯墓,位于浙江文成縣南田區(qū)西湖鄉(xiāng)西陵村夏山。《明史·劉基傳》載:明洪武八年(1375)三月,明太祖制文遣使護歸故里。抵家疾篤,四月十六日薨。六月,由其子劉璉、劉璟葬于夏山之原。墓為簡樸之土塋,用鵝卵石依山筑為扶椅式,墓前立有民國時期豎的石碑1方,上刻明敕開國太師劉文成公墓。1985年3月,墓四周筑成斗形圍墻,隨植松柏。1980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12月12日列為省級重點文……[詳細]
  斯氏古民居為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大型宗族建筑群。位于浙江省諸暨市斯宅鄉(xiāng)東白湖旁,占地1.3公頃,F(xiàn)存民居建筑多為清代所建,共有十四處之多。最具代表性有斯盛居、發(fā)祥居、華國公別墅。斯盛居約在1798年由里人斯元儒建造;“筆峰書屋”建于1822年;發(fā)祥居建于1802年前后,為斯元儒胞兄元二所建;華國公別墅是斯國華的家廟,學塾也設在其中,其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斯氏古民居各個組群皆有高……[詳細]
  年代:明地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水亭畬族鄉(xiāng)西姜村坐東朝西,布局為前后四進,并設廂房,二進中廳獨立,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頭門已毀,儀門面闊十一間,進深為六架后檐廊式,用中柱,硬山頂,前檐原設有磚雕門樓,明間設活動戲臺,中部數(shù)間已毀。中廳五開間,梁架為五架梁前后雙步帶前后廊,冬瓜梁,青石臺基為二層,第一層高0.52米,第二層高0.38米,明間金柱為梭形,歇山頂。后寢面闊五間,進深六架前檐廊式,用脊……[詳細]
  七里嶼燈塔位于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甬江口七里嶼島上,同治四年(1865年)由英國人主持的浙海關稅務司與清寧紹臺道協(xié)同所建。占地面積2.5平方米。整體高度10.1米,燈塔內最早放入一盞植物油燈。塔身呈八角柱形,鋼筋水泥澆注,塔底八角邊長1.7米,從塔身到燈籠有內旋水泥樓梯。1872年、1924年進行過較大修繕,1995年,上海海事局寧波航標處因新燈塔建成使用,將原燈塔遷移安置在七里嶼北邊100處的島礁邊,作……[詳細]
   浙江衢州孔廟是孔氏南宗所在地。是中國僅有的兩處孔氏家廟之一。 浙江衢州的這座孔廟,建于八百多年的南宋時代。當時金兵大舉侵犯中原,帝京開封淪陷,徽欽二帝被擄。新帝宋高宗南渡,孔子的四十七代孫衍圣公亦自山東老家南逃,受皇家照顧,賜居于衢州。衍圣公原指望趙家皇帝在抗金戰(zhàn)爭中獲勝北返中原,重歸故土,可是南宋王朝,茍且偷安,且把“杭州當汴州”。這位小小的奉祀官亦無可奈何,乃求助于朝廷及地方官……[詳細]
  文生修道院位于嘉興市南湖區(qū)解放街道航明社區(qū)光明街153號,也稱遣使修道院,西緊臨京杭大運河,是一所專門培養(yǎng)遣使會神職人員的學府。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法國籍神父步師加在嘉興北門外購得土地開始興建,次年竣工。修道院建成后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習教義,培養(yǎng)傳教人員。自1903年至1908年,文生修道院為天主教中國遣使會的唯一總修院,又稱總會院。1949年修道院停辦。后長期為嘉航公司所有,199……[詳細]
  三卿口制瓷作坊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峽口鎮(zhèn)楓石村。三卿口制瓷作坊是清乾隆年間開始設廠建造的,經(jīng)過民國,一直到建國后仍在燒造,至1997年停燒,F(xiàn)有龍窯一條,水碓房十一座,拉坯房四十余間,淘洗池七組,拉坯轉輪及工具若干套,F(xiàn)存龍窯于1962年重修,至今仍可使用,并保持著歷史風貌。作坊整個生產(chǎn)工藝流程,如開采原料、粉碎、淘洗、成型拉坯、裝飾、上釉、裝燒、出窯等,保留完好。作坊區(qū)的民宅也還保留原有的歷史風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