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溝文化遺址位于甘肅省玉門市清泉鄉(xiāng)境內(nèi)312國道邊,范圍約20平方公里,中心面積0.2平方公里,距玉門市區(qū)20公里,是甘肅六大古文化遺址之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后期的人類文化遺址,距今約3700年。因火燒溝文化的出土地周圍是一片紅土山溝,土色紅似火燒,所以這一古文化遺址被考古界稱為“火燒溝文化”。197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隊對其進行了大規(guī)模發(fā)掘,在遺址中心邊緣發(fā)掘古墓葬312座,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陶器……[詳細] |
磨咀子和五壩山墓群位于武威市涼州區(qū)新華鄉(xiāng)纏山村和韓佐鄉(xiāng)宏化村祁連山山前二級臺地上,雜木河從南至北流過,磨咀子居河西,五壩山居河東,二者隔河相望,間距1千米。磨咀子墓區(qū)面積70萬平方米。五壩山墓區(qū)面積120萬平方米。 磨咀子墓群于1955年發(fā)現(xiàn)。1955年和1959年,甘肅省博物館先后進行三次發(fā)掘;2001年,2003年~2005年,甘肅省文物考古所等再次進行了發(fā)掘。磨咀子墓群墓葬密集,出土文物豐富……[詳細] |
北石窟寺位于西峰區(qū)董志鄉(xiāng)境內(nèi),距市區(qū)25公里。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歷經(jīng)數(shù)十個朝代增修擴建,形成了一處規(guī)模宏大的石窟群。北石窟寺俗稱大佛寺,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背靠青山,面對碧流,在長12米,高20米的赭紅色石崖之上,開鑿著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龕295個,有大小雕像2125尊,窟龕密集,形如峰房,高二十米,長一百二十米,是隴東地區(qū)內(nèi)容最為豐富的石窟。石窟分……[詳細] |
石空寺石窟位于中寧縣石空鎮(zhèn)西北的雙龍山南麓。又名大佛寺,雙龍山古稱石空山,山東側石壁峭立,適於開窟造像。這里原有大佛洞、萬佛寺、百子觀音洞、靈光洞等,但如今除萬佛寺外,各窟均被流沙埋沒。石空寺原有大佛洞、臥佛洞、觀音洞、靈光洞、龍王洞等石窟,在石窟前的石壁下建有寺院,寺院中還置有各類塑神像。乾隆《中衛(wèi)縣志》對石窟作過詳細的描述:“寺在半山,為兩院。東院山門內(nèi),重樓依山,樓下啟洞而入,中若著邃屋。………[詳細] |
介 紹 水簾洞為50米長,30米高,30米深的天然洞穴,雨季時洞口流水如垂簾玉珠,洞中有隋朝建造的四圣宮、觀音寺、老君閣等10幾個小殿。拉捎寺與水簾洞相對,建于北魏。在陡峭的山壁上雕有一尊釋迦牟尼坐像,兩側飾以菩薩、神獸等浮雕。 拉稍寺內(nèi)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在一塊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達40余米的釋加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為壁畫,現(xiàn)存部分極其珍貴。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兩旁是……[詳細] |
胡氏民居是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組布局嚴謹、用料精良,雕梁畫棟,曲徊幽靜的明代庭院建筑群。胡氏民居——明清古建筑、天水民俗博物館、古民居,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南宅子,位于天水市民主西路,屬胡氏民居古建筑群體的南半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明代山西按察副使胡來縉的居所。整體建筑以甬道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是一組布局嚴謹,保護完整的明代庭院建筑。現(xiàn)已恢復其歷史風貌,成為……[詳細] |
位于甘加灘偏東央曲河與央拉河交匯處東北岸臺地上,距縣城約三十三公里,是本縣甘加鄉(xiāng)境內(nèi)的一座古城遺址。據(jù)有關資料記載,它是漢置白石縣舊址,也是河州通往西南蕃的要道之隘口,是當年漢、羌、唐、蕃之邊塞重鎮(zhèn)。是漢與吐谷渾、吐蕃、西夏、角斯啰等王朝劇烈爭奪的戰(zhàn)略要塞。八角城實際上是一個空心十字形城。因為在一個空心十字的各角上有一個城墩,形成八角突出。城名由此而得。該城城墻長2193米,高11米,城內(nèi)占地面積……[詳細] |
位于張掖西北12.5公里處。南北長15公里,東西長10公里,是新石器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內(nèi)有漢代墓葬群,約4平方公里。多數(shù)墓葬已被沙埋沒,凡未被沙漠埋沒者,大部分已在解放前被盜掘。1956年國家地質(zhì)勘查隊進行勘查后,認定遺址底下有古城一座。相傳西漢以前匈奴移居這里,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因當?shù)厝朔Q匈奴為“黑匈”,故稱為“黑水國”。漢墓群南北兩側,有古城堡故址兩座,兩座城堡造……[詳細] |
永昌鐘鼓樓,又名聲教樓,位于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城中四街交匯之處。建于明神宗萬歷十五年(1587年)。鐘鼓樓東西寬22米,南北長23米,分樓閣和樓臺兩部分。臺基邊寬22米,高7.2米,通高24.5米;樓閣重檐廡殿頂共二層三檐,下層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四面置格扇門,門左右置楹窗,斗拱為雙翹無昂,共五踩,卷剎弧線。上層屋檐及檐柱向內(nèi)緊收,面闊仍同下層。最上層為屋頂,上置寶頂。樓臺以夯土板筑,四周包磚,兩……[詳細] |
五個廟石窟位于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由五個廟和一個廟組成。初創(chuàng)于北魏晚期,續(xù)修于五代、西夏時期,F(xiàn)存窟龕21個。五個廟開鑿于縣城西北20公里的黨河西岸崖壁上,分為南區(qū)和北區(qū),兩區(qū)相距200米。南區(qū)現(xiàn)存洞窟4個,北區(qū)現(xiàn)存北朝晚期洞窟遺址15個。南區(qū)窟前堆積物和北區(qū)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個廟第1窟為中心柱窟,窟內(nèi)現(xiàn)存有釋迦牟尼八相變、文殊經(jīng)變、普賢經(jīng)變、水月觀音經(jīng)變、金剛界曼荼羅、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熾盛光……[詳細] |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原位于涼州(今武威)的護國寺內(nèi),現(xiàn)存甘肅省武威市文化館。碑鑿刻于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是西夏文碑刻的珍貴遺物。西夏碑的碑身高2.5米、寬0.9米,兩面刻文。一面刻有西夏文,以西夏文篆字題名,意為“敕感應塔之碑文”;正文是西夏文楷字,計28行,每行65字。另一面刻有漢文,碑頭有漢文小篆題名“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銘”;正文是漢文楷書,計26行,每行70字。第一行……[詳細] |
塔兒灣石造像塔合水縣城東北部約70公里的太白鄉(xiāng)苗村川塔兒灣村,堪稱中國造像像塔而聞名,那一座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鑿磨的紅砂巖石條塊疊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層,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吨袊芬粫J為它是中國最為纖細的古塔,將其列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勝之一。高約12米,經(jīng)寬一點四米,原無臺基及基座,形體清癯纖細,塔身第一層特高,達兩米。第二層以上逐漸縮短,二、四層南面各設一假門……[詳細] |
《新修白水路記》摩崖石刻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徽縣城南28公里大河店鎮(zhèn)大石碑村白公路左側的懸崖上,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六日鐫刻,雷簡夫撰文并書。青泥嶺是古蜀道中最為艱難險阻的一段。這里峭壁千仞,高聳入云,江水滔滔,吼聲震天,道路崎嶇,九曲八灣。公元1056年,利州路轉運使李虞卿因青泥嶺道路過于艱險難行,倡議改道新修白水路。李虞卿與知興安軍劉拱、權知長舉縣事良友、順政縣令商應祥、河池縣令王令圖……[詳細] |
凝壽寺塔位于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政平鄉(xiāng)政平村,塔因寺得名。該寺塔地處馬蓮河、無日天溝河、涇河三河交匯處,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代在此設過定平縣,明代設政平驛,清代為鎮(zhèn)。清代山洪沖毀寺院,僅存此塔,依外觀推測約建于唐宋。凝壽寺塔建于五代時期,通體磚結構,平面呈正方形樓閣式,共五層。通高21.2米,基寬6米。第一層正面開南門,門高2.2米,寬1.58米。第二層開東西直門洞,第三層開南北直門洞,以此規(guī)律開門……[詳細] |
蘭州城隍廟在市張掖路。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漢將軍紀信,又名紀信廟,明代重修后改易現(xiàn)名。清乾隆年間(1736-1795)毀于大火,后重修。坐北向南,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大門3間,為忠烈侯坊,二門為硬山頂式環(huán)廊戲樓,北有卷棚歇山頂式享殿,后為重檐歇山頂式正殿,左右有廂房、鐘鼓樓等;乩认略斜诋嫞F(xiàn)已不存。1956年辟作蘭州市第一工人俱樂部。住宿:這里目前是蘭州主要的古品……[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