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馬回嶺火車站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九江縣馬回嶺鎮(zhèn),原是1922年修建的南潯鐵路馬回嶺車站。站房為二層樓房,歐洲近代建筑風格,磚石混凝土結(jié)構(gòu),坐東朝西,南北寬15.98米,東西進深9.2米,高6.9米。附屬建筑有倉庫、廚房等。1927年7月下旬,聶榮臻奉周恩來之命,來馬回嶺組織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參加南昌起義。8月1日,聶榮臻合同李碩勛、張云逸、周士第等人按照預定計劃,率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詳細]
  這是一幢楊氏私宅,建于1879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政治局(亦稱“中共中央”)舊址。1933年1月,中共臨時中央從上海遷駐此房,同年4月與從葉坪搬遷到此的中共蘇區(qū)中央局合署辦公。1934年1月15日至18日,中共臨時中央在瑞金沙洲壩的黃竹堪下召開了中共六屆五中全會,補選了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改選了政治局,設立了中央書記處,增設了白區(qū)工作部等機構(gòu)。選舉博古、張聞天、周恩來、王稼祥、項英、陳紹禹、陳……[詳細]
  德興梧風洞死難烈士紀念碑位于風景秀麗的梧風洞跑馬坪。1934年紅十軍團在軍政委主席方志敏、軍團長劉疇西、參謀長粟裕和政治部主任劉英率領(lǐng)下,挺進皖南,北上抗日。當時國民黨推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糾集重兵竭力圍截紅軍北上。1935年1月,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被迫回師贛東北蘇區(qū)休整,又在懷玉山遭遇重圍;300名突圍出來的在梧風洞療傷的傷病員在清明節(jié)遭遇國民黨四十三師瘋狂“圍剿”,全部慘遭殺害。為了紀……[詳細]
  “閩粵通衢”是又叫鎮(zhèn)武樓,舊稱元帝閣,位于石城縣城廓頭街,始建于明萬歷庚戌年(1610),清康熙丙辰(1676年)重修,并署其門曰“閩粵通衢”;乾隆甲申(1764年)復修,并加勒其名于門額。清代以前是石城舊城北關(guān)門樓。該樓建于明萬歷二十八年(1610年),門額上刻有“閩粵通衢”四個大字。鎮(zhèn)武樓是一座造型獨特的城樓。樓內(nèi)通長12米,有0-、瞭望窗,上下關(guān)聯(lián),氣勢雄壯。廓頭街,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長約……[詳細]
  上饒集中營石塘舊址位于鉛山縣,時代為1941年-1942年。上饒集中營石塘舊址位于江西省鉛山縣石塘鎮(zhèn)石塘村坑背,包括勝春號、東祝宗祠、天和號、賴家行、松泰行、周氏宗祠、饒家宅院、林氏老宅、王家大屋、查家號、祝家老宅院上花朝門、祝家老宅院下花朝門、舒記行等古建筑,保存較好。上饒集中營石塘舊址,見證了集中營的歷史內(nèi)幕,不僅是國民黨-派制造血腥罪惡的人間地獄的歷史見證,也是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志士英勇不屈與-……[詳細]
  渼陂紅四軍衛(wèi)生隊舊址作為井岡山革命斗爭的沿續(xù)地,渼陂還保留下了許多紅色遺址和戰(zhàn)爭年代的文物。她曾是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紅四軍軍部舊址、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江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舊居、朱德舊居等五處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還有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總工會舊址、黃公略舊居、曾山舊居等十多處紅色革命舊居舊址及當時留下來的紅軍標語180余條。從渼陂村內(nèi)先后走出了四位共和國將軍,其中……[詳細]
  上寨紅軍醫(yī)院舊址紅三軍團后方醫(yī)院舊址位于平富鄉(xiāng)上寨村紅旗自然村公路旁,該醫(yī)院原稱“上寨紅軍醫(yī)院”,成立于1930年8月。1932年4月紅三軍團進駐此地,改稱“紅三軍團后方醫(yī)院”。內(nèi)設辦公室、會客室、診療室、藥房、病房、廚房等。舊址系磚木結(jié)構(gòu),懸山頂,通面闊三間26.3m,進深三廳。月梁、屏風、門墩雕有花鳥、動物紋飾,木雕、石刻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1983年4月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詳細]
  鄱陽大成殿是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高14米,占地478平方米,建在一米多高的須彌座上,殿前云龍紋輦道為明王府遺物。位于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高14米,占地478平方米,建在一米多高的須彌座上,殿前云龍紋輦道為明王府遺物。大殿為抬梁式殿堂結(jié)構(gòu),重檐歇山頂,檐下懸掛銅鈴,殿內(nèi)設如意藻井,內(nèi)外額枋皆抹金雕刻古饒州風景人物故事。,時代為鄱陽大成殿在今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鄱陽鎮(zhèn),是……[詳細]
  紅五軍宿營地舊址位于大余縣新城鎮(zhèn)周屋村周屋宗祠。1929年1月下旬,紅五軍500余人在彭德懷、滕代遠率領(lǐng)下,突破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根據(jù)地的“會剿”,從大汾突圍,向贛南轉(zhuǎn)移,于2月9日到達大余新城。當晚駐營于章江南岸有數(shù)百戶人家的周屋村。深夜一時許,突遭尾追之敵4個營的襲擊,彭德懷命令部隊迅速往信豐縣方向轉(zhuǎn)移。周屋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間,座西向東,磚木結(jié)構(gòu),青瓦蓋頂,由前廳、中院、后堂三部分組成……[詳細]
  塔前彭家傳統(tǒng)村落隸屬于樟樹市劉公廟鎮(zhèn),坐落在劉公廟鎮(zhèn)以南,樟樹市以西。清嘉慶二年修建祠堂門樓,至清道光元年始修建宗祠,并鐫刻有碑刻記載。該村距明清時期贛江中游的政治中心,臨江府相距僅10公里,是歷代臨清商幫源地的核心區(qū)域,該村為形式單一的彭氏村落,現(xiàn)保存的古建筑絕大部分是名列臨清商幫的彭氏族人所建。宗祠前由左、中、右三門樓組成,中門樓為清嘉慶二十五年建造,左、右兩側(cè)設次門樓為嘉慶二年建造,宗祠主體……[詳細]
  劉昚虛墓是盛唐大詩人劉昚虛歿后所葬之墓,座落在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xiāng)桃源村廟莊坪對面云山垴的山坡上,三腳金星,未丑向。據(jù)縣城16公里,1982年3月被縣文物干部發(fā)現(xiàn),現(xiàn)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墓建有石碑道口,未起墓堆。雖經(jīng)多次被盜挖,但石匡墓碑尚存完好。因墓依山體而葬,中間平坦,但墓碑卻在道口前,墓碑上中間鐫刻有“唐進士劉諱昚虛,字全乙,號易軒大人(靠右寫母項氏)之墓。按分析此墓應是劉昚虛與其夫人合葬之墓……[詳細]
  時代:清代類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zhèn)羅田村委會水南自然村內(nèi)簡介:水南“余慶堂”位于江西省安義縣石鼻鎮(zhèn)羅田村委會水南自然村內(nèi),創(chuàng)建于清道光二十(1840)年,由富豪黃怡齊精心規(guī)劃構(gòu)筑。因其在江西古重鎮(zhèn)吳城開辦水運木行而發(fā)跡,回家創(chuàng)建了“余慶堂”。余慶堂占地面積1940平方米。主屋由兩幢房屋組成,坐北朝南,磚木、硬山頂穿斗式結(jié)構(gòu),面闊12.9米,進深25.44米,后堂俗稱“閨秀樓”,為堂樓結(jié)……[詳細]
  錦江天主教堂(含主教堂、官廳、培德女�。ㄎ臇判拊海⒋蠖Y堂、神父樓(培德女中)、教友宿舍、教會醫(yī)院、浴室)位于錦江鎮(zhèn)沖虛山,又稱圣類斯教堂,民國7年(1918年)由美法神會合建,法國神會田烈諾主持,美國舊金山圣瑪利教堂提供經(jīng)費,歷時四年,于民國11年竣工。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經(jīng)堂、官廳、神父樓、大禮堂、培德女中等大小建筑物17幢。大多為磚木結(jié)構(gòu),羅馬建筑風……[詳細]
  海云寺,在蠟燭峰主峰東側(cè)、蜿蜒盤旋,鋪設了219級石階,引游人登上海云寺。一年四季,常常云霧繚繞,古道如盤龍,石階似飄帶,在云霧中時隱時現(xiàn),人行其中,舉足踏云,飄然若仙,似凌空而去,真是“出凡塵喧囂之外,入虛無飄渺之間”。海云寺莊嚴肅穆,別具一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政府的支持和信眾的贊助下,海云寺重修舊貌。大雄寶殿、千佛塔等寺觀建筑群錯落有致,金碧輝煌。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書……[詳細]
  陡水躍進門位于陡水鎮(zhèn)街上,始建于大躍進期間,因此稱“躍進門”,開始為竹木結(jié)構(gòu)的牌樓,“文革”期間(1970年)拆除重建,改為磚石結(jié)構(gòu),又稱“忠字牌樓”。2002年5月20日,上猶江水力發(fā)電廠曾維修。2008年維修時將門樓頂上葵花造型換成紅五星造型,基本保持原貌。躍進門坐西北朝東南,為單跨雙墩式磚石牌樓,寬12米,厚近2.4米,高8米(最高點紅五星尖頂8.65米),占地面積約28平方米。躍進門正面兩……[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