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張掖市 > 民樂旅游

民樂文物古跡介紹

1、童子寺石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童子寺石窟
  在河西絲綢古道上,距民樂縣城10公里的-鄉(xiāng)童子壩水庫北岸,有一座建于北魏時期的名聞遐邇的古寺——童子寺及童子寺石窟群。今日所見童子寺磚木結(jié)構(gòu)的三間大殿、觀音殿、念佛殿、廂房、寮房等建筑,為釋覺塵及四方信眾募資于1994年重建,古樸莊嚴,與寺后山體上的石窟形成一完整的佛教勝跡。童子寺石窟約建于北魏時期,有大小石窟洞40余孔,窟洞內(nèi)有塑像和壁畫?叨捶种行闹纯摺⒋蠓鸬疃纯、菩提洞、羅漢洞等窟室,洞內(nèi)壁畫分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為明、清時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內(nèi)有密宗內(nèi)容的壁畫,塑有六大觀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觀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難得一見,對研究河西石窟極有參考價值。2017年11月8日,入選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童子寺石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保護范圍:東至石窟所在崖體山脊線以東100米,南至1號窟南側(cè)窟沿以南10……[詳細]
2、民樂圣天寺 AAA
民樂圣天寺
  圣天寺地處民樂縣城西北角,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建寺六百年來,滄桑屢更,幾度興衰。清同治四年毀于兵燹,光緒三十二年洪水千總孫蘭重修,文革期間再度被毀,幸存大殿三間,現(xiàn)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開始,陸續(xù)修建了具有江南風格的大雄寶殿一座,以及經(jīng)堂、鐘樓、鼓樓、天王殿、齋堂、僧舍、客房共60多間。建筑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觀,殿宇巍峨,回廊曲折,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各大殿內(nèi)分別雕塑的三寶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觀音菩薩等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而珍藏于誦經(jīng)堂內(nèi)的檀木雕刻的金飾千手觀音佛像,更是巧奪天工,嘆為觀止,是本寺的鎮(zhèn)寺之寶。另外,新建的大悲樓內(nèi),有青銅鑄造的鎏金大悲觀音像1座,高9.9米,整個佛像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圣天寺號稱隴上第一大尼姑庵,整個寺院占地面積達162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860平方米,F(xiàn)有僧尼 22人,主持、法師各1名,兼管周圍鄉(xiāng)鎮(zhèn)1700多名居士的佛事活動。寺內(nèi)……[詳細]
永固古域及八卦漢墓群
  座落在童子壩河邊的永固城,據(jù)說曾是月氏族的都城。漢初曾是匈奴單于王的避暑勝地,故又叫單于王城。那時這里地勢遼闊,湖水蕩漾,牧草異常豐美。就是今日,也依然湖光映著塔影。為了打通西域之路,霍去病率軍橫出扁都峽后,直奔永固,一舉搗毀單于王老巢,拉開了河西戰(zhàn)役的序幕,在遼闊的草原上放養(yǎng)軍馬,以備戰(zhàn)用。自此以后,歷朝各代把這里當作皇家馬場看待。據(jù)《甘州府志》記載,東晉永和年間,前涼張祚于其地始置漢陽縣,隋為赤烏鎮(zhèn),唐為大斗城,宋時曾是甘州回鵲臨時成都,清時康熙帝取永遠鞏固之意,刺名永固,定名永固城。原城南北長1600米,東西寬1320米,近方形,面積2.1平方公里,城垣夯筑而咸,墻基厚8一10米,高達9米,墻外有深壕溝。城內(nèi)偏北筑有東西向的土垣一道,把城分為南北兩城,當?shù)厝罕娨云湫螤钊缢惚P便稱為“算盤城”。如今,曾經(jīng)高大寬廣的永固城只剩下西北一隅的斷壁殘垣,昔日的輝煌已蕩然無存。代之而成的是紅屋頓、……[詳細]
八卦營城址及墓群
  八卦營墓群位于民樂縣永固鎮(zhèn)八卦營村東500米處的背背山、直嶺嶺、簸箕洼、陸溝山、亂疙瘩等五條山嶺上,從山腳到山頂都有分布。20世紀60年代末發(fā)現(xiàn),1975年,張掖地區(qū)文化局調(diào)查。墓群面積達246萬平方米。從山坡暴露發(fā)現(xiàn)的墓葬看,有券頂磚室墓、土洞墓及甕棺葬。墓室結(jié)構(gòu)有單室、雙室。墓群出土器物比較豐富,有各類陶器、銅器、木器等物,隨葬有陶灶、壺、盆、杯等和漢代的錢幣——大布黃千、一刀平五千、半兩、五銖錢等。特別是西漢時期的錢幣“一刀平五千”為不可多得的古幣珍品。在考古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部分墓室內(nèi)繪有壁畫,壁畫以天界、星云、日月、四神、女媧、鳥雀為主要表現(xiàn)內(nèi)容,用墨線勾繪,以丹砂、土紅、石青著色。八卦營墓群是甘肅一處重要的西漢至魏晉時期遺存。墓群分布面積廣,墓葬種類多,隨葬器物豐富,且保存較好。不僅對甘肅漢-古中漢墓的分期斷代具有重大價值,而且為研究漢代河西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狀況提供了重……[詳細]
東灰山遺址
  時代:夏、商東灰山遺址位于民樂縣六壩鎮(zhèn)東北約2.5千米處,遺址是由灰土與沙土堆積而成的一座呈東南~西北走向沙土丘,高出地表約5~6米,面積24萬平方米。屬四壩文化。1958年發(fā)現(xiàn)。1987年,吉林大學考古系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發(fā)掘,出土文物1003件,其中有彩陶、青銅器、骨器、石器、木器等。在遺址的文化堆積中發(fā)現(xiàn)小麥、大麥、高粱、粟、稷、等作物的炭化籽粒。沙丘東北部為墓葬區(qū),墓葬分布密集,多作西北—東南向排列,與沙丘走向一致。共清理墓葬249座,均為豎穴土坑墓,部分有龕,極個別有腰坑。僅兩座墓發(fā)現(xiàn)有木質(zhì)葬具,盛行尸骨不全的亂骨葬,合葬墓占有一定比例,各墓隨葬品數(shù)量差異較大,約三分之一的墓葬無隨葬品。東灰山遺址是繼玉門火燒溝遺址之后,又一處較大規(guī)模且經(jīng)科學發(fā)掘的四壩文化遺址,為全面認識四壩文化的內(nèi)涵和面貌提供了豐富資料。遺址發(fā)現(xiàn)的農(nóng)作物炭化籽粒年代早到距今5000±159年前后,其中……[詳細]
童子寺石窟及翟寨子水庫
  童子寺石窟座落在民樂縣城東面約十公里的童子壩河的中游。石窟穿鑿于河水沖刷而咸的一段礫石崖面上,有大小石窟凡十個,窟與窟之間有暗洞相連?邇(nèi)壁畫清晰可見,多受-教影響。而最南窟1號洞所畫的《西游記》故事,最為生動逼真。畫面有猴子出世、悟空拜師、八戒受戒、溪邊飲馬,柴門問路,穿越荒漠等,皆栩栩如生。而悟空之尖嘴瘦腮之相,八戒長嘴腆肚之形,更趨于自然之猴、豬,與《西游記》電視劇之形象似象非象,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由人不大為驚嘆我國古代繪畫大師豐富的想象和高超的繪畫拔藝。3號洞壁畫有五層構(gòu)成,畫有密宗佛象、千手千眼觀音,喜歡佛,菩薩等,是研究歷代壁畫的珍貴資料。登臨項窟,則一望空曠,長河落日,遠村含煙,令人心曠神怕。童子寺石窟始建于魏晉年代,而后多次遭到毀壞。近年來,廣大僧俗群眾募資投勞,修建大殿一座,配房數(shù)問。大殿內(nèi)現(xiàn)存玉佛一尊,瑩潔端莊,十分精美,香客朝拜者甚多。景點位置童子寺石窟位于民樂縣……[詳細]
八卦營墓群
  八卦營墓群時代:漢地址:民樂縣永固鎮(zhèn)八卦營村東500米處的背背山、直嶺嶺、簸箕洼、陸溝山、亂疙瘩等五條山嶺上這里從山腳到山頂都有分布。忠家族墓葬群、史涓墓道、包楨墓道。20世紀60年代末發(fā)現(xiàn),1975年,張掖地甘肅省張掖市區(qū)文化局調(diào)查。墓群面積達246萬平方米。從山坡暴露發(fā)現(xiàn)的墓葬看,有券頂磚室墓、土洞墓及甕棺葬。墓室結(jié)構(gòu)有單室、雙室。墓群出土器物比較豐富,有各類陶器、銅器、木器等物,隨葬有陶灶、壺、盆、杯等和漢代的錢幣——大布黃千、一刀平五千、半兩、五銖錢等。特別是西漢時期的錢幣“一刀平五千”為不可多得的古幣珍品。在考古調(diào)查中還發(fā)現(xiàn),部分墓室內(nèi)繪有壁畫,壁畫以天界、星云、日月、四神、女媧、鳥雀為主要表現(xiàn)內(nèi)容,用墨線勾繪,以丹砂、土紅、石青著色。八卦營墓群是甘肅一處重要的西漢至魏晉時期遺存。墓群分布面積廣,墓葬種類多,隨葬器物豐富,且保存較好。不僅對甘肅漢-古中漢墓的分期斷代具有重大價值,……[詳細]
磚包墩漢墓群
  磚包墩墓群位于李寨鄉(xiāng)菊花地村北約10公里處,與國道227線旁的石崗墩呈東西一線,圇有烽煌磚包墩而得名。磚包墩烽庭原本外包青磚,但因歷經(jīng)二千多年的風雨侵蝕而坍塌,磚又被人拾走不得維修,因此現(xiàn)存烽隧已殘破不堪。盡管如此,但在石崗墩附近的國道線駐足向西一望,仍隱約可見。磚包墩墓群面積2萬平方米,有大小墓象80多個,殘高0.2一1.5米其中有磚室墓、木室墓、上室墓。該墓群屬于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群出土器物有陶罐、銅鼎、銅鏡等。有凡個磚室墓所用的磚都是子母磚,磚磚相抱,十分堅固。因此,該墓群屬于典型的漢墓。這一墓群不同于八卦營漢墓群,多為單室墓,固此可以斷定起人為沒有攜帶親眷的戍邊將士之墓;脑瓱o言,漠風無情,似乎只有頑強的駱駝刺在輕輕地低訴著那段遙遠的烽火狼煙、-的征戰(zhàn)故事。……[詳細]
八卦營城址
  八卦營城址位于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永固鄉(xiāng)八卦營村西北,以漢初名將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陣擊退匈奴得名.城址占地廣達42萬平方米。城垣殘高4米,夯土建筑。東、南各開一門,內(nèi)有宮城、內(nèi)城、紫營臺。內(nèi)、外兩重護城河,各寬8米、10米。遺址有大量漢磚瓦殘片、灰陶片。城址東北有2000平方米的5米高臺,俗稱為“點將臺”。2006年5月,八卦營城址作為漢至晉時期的古遺址,被國務(wù)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2年2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對民樂縣八卦營境內(nèi)近百座漢墓的搶救性發(fā)掘,出土陶器、青銅器、木器等重要文物300多件,對研究當時的喪葬制度、民俗習慣和這一地區(qū)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的關(guān)系等具有較高的價值。2013年5月,被國務(wù)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無開放時間全天景點位置張掖市民樂永固鄉(xiāng)八卦營村西……[詳細]
青龍寺·娘娘墳
  車出海潮壩,沿祁連山麓穿村越寨,山村景致應接不暇,不久便到了青龍古寺。青龍寺背依娘娘峰,盤繞青龍嶺,面對千里河西走廊,其主體大殿置于-突兀的龍頭之上,甚為壯觀。殿前庭院內(nèi)有百年老揚兩棵,其形似龍,恰似二龍戲珠,甚為神奇。登高遠眺,境界十分闊大。其后娘娘峰神話優(yōu)美、流傳久遠。相傳山下居住一家五口,一天,老父親到東面遠處去取水,遭遇不測,至晚未歸,0親便使三個姑娘登嶺現(xiàn)望等待。三個姑娘等了一天又一天,終沒等回父親,于是化作了三塊巨石。后來,嶺慢慢上升為峰,三姑娘的化身便矗立到今,F(xiàn)在遙遙所見并排而立的那三個尖峰,即為三個姑娘的化身,也是父女至愛、人間親情的象征![詳細]
四家魁星樓
  四家魁星樓 位于民樂縣-鄉(xiāng)四家村中間。建于清乾隆年間,光緒二十年(1895)因樓傾斜曾維修兩次,1921年,村民曾集資維修?菢墙ㄔ谝缓煌僚_基上,臺基南北長15.8米,東西寬13.15米,高2.5米,四周用青磚砌筑,底層用石條砌筑。魁星樓為三層六角飛檐攢尖頂式磚木結(jié)構(gòu)。第一層東面辟門,其余五面開窗,正中供孔子牌位,旁列顏、孟、曾等孔門先賢之位。第二層建有木構(gòu)繞廊,六面磚墻雕有鳥獸,室內(nèi)塑黃帝、蒼頡像;第三層也有繞廊,東面辟門。門為四格扇,上繪山水、花鳥。頂部鐵戟上有“大起文明”四字?菢菫閺堃词斜4孑^好的一座清代建筑![詳細]
上花園戲臺
  上花園戲臺 位于民樂縣楊坊鄉(xiāng)上花園村,距上花園小學約20米,東、南、西三面均靠居民住宅。戲臺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土木磚結(jié)構(gòu),筑于高1.35米的夯土臺上,坐南朝北。前部為舞臺,單檐歇山頂,面闊6.4米,進深4.4米;舞臺臺口寬3.4米;兩側(cè)各寬1.5米為文、武場;東、西壁間各由5扇門和欄桿組成。后部為化妝間。硬山頂為原殿,面闊三間(9.4米),進深一間(4米)。此戲臺造型獨特,對研究河西地區(qū)的古建筑有一定的價值![詳細]
西灰山遺址
  西灰山遺址位于民樂縣李寨鄉(xiāng)菊花地村北3.7公里。屬四壩文化。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3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夾砂紅陶片,器表多飾繩紋、弦紋、劃紋,彩繪紋樣有-三角回紋、陰刻三角紋、網(wǎng)格紋、連弧紋等,器形主要有甕、壺和單、雙耳罐等。另采集有石刀、石斧、骨錐、炭化麥粒等。遺址保存較好,對研究四壩文化的內(nèi)涵和河西早期青銅文化有重要價值。2019年,西灰山遺址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土牛城遺址
  地處民樂縣扁都口的土牛城遺址是漢朝時期為防匈奴入侵而修筑的一座重要烽燧,也是漢朝時期為確保絲綢之路南線暢通無阻的一個重要驛站。該遺址雄居:“人不能雙肩,馬不能雙轡”的半山腰,是扼守扁都口的一個重要軍事屏障。如今,民樂縣重視對遺址的保護,并加大了旅游開發(fā)力度,吸引了省內(nèi)外大批游客前來觀光。……[詳細]
磚包墩墓群
  磚包墩墓群 位于民樂縣李寨鄉(xiāng)菊花地村北5.8公里。面積約20萬平方米。分布于大都麻河下游兩岸,可見南北向排列的圓丘形封土堆180余座,底徑2--5米,高0.2--1.5米。在斷崖上暴露有磚室墓,曾出土繩紋紅陶罐及銅鏡等。地表散見大量子母磚。墓葬保存較好,對甘肅漢-古和研究河西漢代史有重要價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