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瀘州市 > 合江縣旅游

合江縣文物古跡介紹

黃氏墓地
  黃氏墓地位于合江縣,年代為1903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墓冢及墓碑為基線,向四周延伸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chǔ)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42、先汪墓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先汪墓
  先汪墓位于合江縣,年代為唐。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墓冢及墓碑為基線,向四周延伸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chǔ)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劉鵬玉夫妻墓
  劉鵬玉夫妻墓位于合江縣,年代為177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八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函〔2010〕259號)。保護范圍:以墓冢及墓碑為基線,四周向外延伸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基礎(chǔ)上向外延伸10米![詳細]
馮玉祥題詞——“還我河山”石刻
  馮玉祥題詞——“還我河山”石刻年代:1944年2019年,馮玉祥題詞——“還我河山”石刻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45、合江白塔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合江白塔
  合江白塔年代:1805年2019年,合江白塔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塔基邊界為基線,四周向外延伸1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chǔ)上向外延伸20米![詳細]
46、顯云寺
顯云寺
  顯云寺:在團山村三社,鳳凰山腰,離場約兩公里。明正德年間始建于鳳凰山上,清乾隆元年,了悟和尚遷建于山下今地址,三重殿古廟。磚、石、木綜合結(jié)構(gòu)。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觀,永川工人建造。上、中、下三殿,中間天井,兩側(cè)廂房,周圍石垣墻。前殿泥塑龍抱柱,張牙舞爪,氣勢兇猛。開井四壁水彩圖畫,花草人物,形象逼真,左側(cè)有一明時建設(shè)廟古碑,右有縣知事手諭禁宰耕牛的“禁”碑和瑤僧不守僧規(guī)的“戒”碑。兩碑至今猶存,是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清、民時共有僧眾數(shù)十人,辟和尚飲水,經(jīng)營廟產(chǎn)和外出化緣供養(yǎng),民時后期僅有二人。廟后僧墓古剎多處,屬明清古跡。清明時廟會頻繁,大小會不斷,特別是每年四月初八的佛主會,朝山拜佛,云集各地信眾。每逢農(nóng)歷三十、初一、十四、十五,鳴鐘擊鼓,聲振全鎮(zhèn),鼓框現(xiàn)存。1951年土改兩邊廂房和前大殿分給農(nóng)民,所有神像文革后銷毀和盜走![詳細]
黃氏壩大佛
  黃氏壩大佛又稱長江立佛,系瀘州元代摩崖石刻代表,位于大橋鎮(zhèn)長江村1社孔坡。黃氏壩摩崖石刻分布在長約70米,高20米的崖壁上,共8龕11尊,1到5龕均有造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黃氏壩大佛像,龕深1米,寬4米,高10米,龕內(nèi)佛像站姿,通高7.3米,頭高1.05米,肩寬1.4米。頭上梳髻,螺發(fā),雙耳垂肩,眉目微睜,上著披巾,下著羊賜大裙。赤足,右手作施無畏印,左手作與愿印。兩邊各站立一侍候人。旁邊另有一龕刻有造像4尊,龕高1.7米,寬2.4米,造像逼真。黃氏壩大佛所在的地方即元代前的濟民市,是當(dāng)年宋將呂文德-神臂城時隔江砌石為壘的處所。附近有飛龍寺、大頭山寺、朝元寺、王爺廟、官防寺、城隍廟等廟宇遺址![詳細]
48、大壽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壽橋
  大壽橋在甕灘溪上,始建于宋至道(995——997)中,建橋時至今已逾千年。明弘治十二年重修。清乾隆三十年董瀛等募眾補修,嘉慶六年(1801)知縣王泰云率紳盧奇秀、郭顯宗等募眾改建,是此橋的最后一次改建,距今已二百多年。該橋長八長三尺,寬八尺,高九尺,更名大壽橋。但民間仍習(xí)慣稱之為“大橋”。甕灘溪大橋,是合江尚存最古老的橋。至今除橋礅上的龍頭雕刻部分毀壞外,整體保存完好,是瀘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橋體邊界為基線,向上下游各延伸10米,兩端各延伸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chǔ)上向外延伸20米。……[詳細]
榕山鎮(zhèn)宋城
  榕山鎮(zhèn)宋城二○○一年十月三十日,公布為瀘州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瀘市府發(fā)〔2001〕155號)。保護范圍:宋城城墻兩側(cè)10米以內(nèi)![詳細]
合江節(jié)孝坊群
  合江節(jié)孝坊群(焦劉氏節(jié)孝坊、之字灘節(jié)孝坊、虎頭河壩節(jié)孝坊)保護范圍:各牌坊基座外延5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