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達州市 > 開江縣旅游

開江縣文物古跡介紹

1、開江金山寺 A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江金山寺
  開江金山寺位于開江縣寶塔壩鄉(xiāng)金山山腰,距縣城8公里。金山寺在當(dāng)?shù)叵底罡叻鍘n,四川開江金山寺地勢高曠,其背面崗巒起伏,古木參天;左右土丘林立,聯(lián)肩比翼,如護衛(wèi)羅列;前方寶塔壩田疇似海,村落歷歷。金山寺始建于唐代天寶年間,明未毀于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間募資重修。金山寺由正殿和藏金樓兩部分組成。正殿座南朝北,藏經(jīng)樓座東朝西,相距約百尺。金山寺在歷史上是開江之叢林圣地,盛年時,擁有田產(chǎn)五百多畝,僧眾二百多人,還辦有一所佛門小學(xué),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遠超過達縣真佛山,舊時金山寺系佛門凈土,乾隆以來香火歷盛不衰,每年要舉行一次“孟蘭盛會”和“臘八戒規(guī)”儀式,舉行“臘八戒規(guī)”儀式時,從冬月初二及臘八,全縣16個寺及達縣真佛山等寺廟新和尚都要到金山寺摩頂受戒。1958年,金山寺被公布為四川省重點保護寺廟,現(xiàn)收入《中國縣情大全》、《中國寺廟塔窟.四川卷》等專著。金山寺在10年浩劫中雖受劫難,但自1992年開江縣……[詳細]
開江寶泉塔
  開江寶泉塔(開江縣)寶泉塔始建于明代,位于開江縣城西五公里的普安鎮(zhèn)寶塔壩西北,達萬開宣公路交叉口以北800米的寶泉山上。與相距2公里的金山寺對山相望,四周田野山光水色,修竹茂林相繞,白塔亭亭玉立于綠波浩渺,千頃腴田之中,乃萬寶之泉,是達州市至三峽黃金旅游線上的重要文物景觀。寶泉塔座北朝南,偏西40度,平面呈八角形,為七級樓閣式磚木塔。層高4.1米,通高33.6米,層層上收,各層均開窗,每邊長3.3米,高1.1米,基座上建第一層塔身,每邊長3.3米,墻體厚1.5米,距地表5米。塔門券拱形頂,石拱鐫刻“雙鳳朝陽”。門袱兩廂立塑有“青獅”、“白象”威鎮(zhèn)塔室。門楣上方橫匾楷書“寶泉塔”三字,每字0.3米見方。左右的浮雕戲劇人物,半點塔身。塔的二級正面刻有當(dāng)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豎匾,其周為高浮雕“五龍捧圣”。每級皆有腰檐,飛檐翹角。塔剎穹窿頂,鐵鑄剎桿上置覆缽兩重,冠以寶珠、相輪,通高4.3米。由于……[詳細]
開江陶牌坊
  任市陶牌坊位于開江縣城南35公里的任市鎮(zhèn)街口,始建于光緒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誥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張九封為其妻妾所建。牌坊坐南進北,四柱三門牌樓式建筑。牌坊周身用數(shù)十塊燒鑄陶件拼并而成,梁柱鉚榫對接油灰鑿打,不用鐵活。四根方形柱,十道方橫梁構(gòu)成坊梁,三道門為拱形頂,柱底是雕有仰蓮、去雷紋的須彌座,其上的坊柱前后和牌坊兩則,是鑲雕有如意、花草的陶鼓,銜接牢固,雄偉穩(wěn)重。牌坊里外各部位雕刻了多姿多彩的圖案,每柱的柱頂和陶鼓頂上,有鏤空鐫刻的臥獅,牌坊中脊高浮雕“云海雙行龍”,脊下牌樓里外兩面雕有“圣旨”堅匾,四周雕塑“五龍捧旨”,匾兩則有文臣武將護衛(wèi),中門橫坊上雕有“雙鳳朝陽”。其余各個黃梁面上還有鏤空浮雕、透雕戲劇、神話故事場面20余龕,與這些圖案紋飾相映襯的還有題刻楹聯(lián)。這座川東北獨有的陶雕節(jié)孝牌坊,雖歷經(jīng)百年滄桑,至今仍保存完好,反映了大巴山一百多年前的制陶工藝、繪畫、雕刻技術(shù)的精……[詳細]
開江胡氏節(jié)孝坊
  胡氏節(jié)孝坊位于四川省開江縣縣城南20千米的甘棠鎮(zhèn)五福橋村,建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為磚石坊木結(jié)構(gòu),四柱三門三重檐牌樓式建筑,東西朝向,通高15米,面闊12米,坊壁厚0.8米,建筑占地面積45平方米。國務(wù)院命名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節(jié)孝坊俗稱“雷家院牌樓”。傳說清雍正年間,河南靈寶縣雷家村有一鄉(xiāng)紳,姓雷名代朝,府上頗有田產(chǎn),在當(dāng)?shù)匾菜愕靡煌。這雷代朝性本良善,又滿腹才學(xué),卻清高淡定,不肯為官,自號“釣月處士”,過著一種田園牧歌式的隱逸生活。其妻胡氏,四十余,豐韻美貌,溫婉嫻淑,勤勞孝順,且又粗通文墨,頗受代朝眷愛。雖身懷六甲,仍操持家務(wù),侍奉公婆,一家人日子過得很是溫馨。雍正十年,天道不順,靈寶縣遭逢百年不遇之大旱,連續(xù)八個月不見滴雨。田地龜裂,草木枯焦,黃河幾乎斷流,莊稼顆粒無收。天旱則發(fā)瘟疫。這代朝老父年事已高,不幸身染沉疴,雖經(jīng)多方調(diào)治,可回天無術(shù),眼睜睜看其駕鶴西……[詳細]
達州文筆塔
  文筆塔位于縣城南6千米的明月壩鄉(xiāng)美女峰頂,塔巍然雄峙,直插天際,狀似一只飽蘸墨汁的毛錐,昔有《文筆升霄漢》贊詩,為古新寧縣“八景之一”,塔體八邊形,青石砌筑,通高24米,底層每邊長2米,塔表呈黛色澤布,苔蘚覆生,故俗稱“黑寶塔”,文筆塔以其地勢高標(biāo),造型優(yōu)美,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 ……[詳細]
開江仁德橋
  仁德橋是開江縣境內(nèi)(開江縣梅家鄉(xiāng))建筑時間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獨拱大石橋,跨度內(nèi)徑為30米,高15米,橋?qū)?.70米,共有石梯74級。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開江縣仁德橋建于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是縣內(nèi)最大的獨拱大石橋,位于縣城東27公里的梅家鄉(xiāng)街道中段,雖歷經(jīng)200年歲月的洗禮,卻依然完好無損地挺立在水澄河上。初冬我們踏著石梯,一步一步往橋面上走,厚厚的石梯早已失去昔日的棱角,光滑的石面泛著一縷縷白光。橋面寬闊而平整,足可容納上百人。站在護欄邊,用手撫摸著粗壯的條石,打量著護欄邊從石縫里生長出的石榴樹,據(jù)當(dāng)?shù)厝酥v,石榴是建橋時栽下的,已經(jīng)快兩百年了,怪不得老氣橫秋。在當(dāng)?shù)厝说挠洃浝,石榴似乎年年掛果卻總不見長粗。倒是南側(cè)的一棵,據(jù)說曾經(jīng)被人砍掉,然后再用火焚燒樹蔸,然而,幾個月過去,樹蔸又長出了新芽,那人卻不明不白地死去了。正在橋上閑逛的一白發(fā)老人告訴我們,兩棵石榴連起來看就像一條騰……[詳細]
普安姜吳氏節(jié)孝坊
  普安姜吳氏節(jié)孝坊(開江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四周外延20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40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