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 > 撫州市 > 金溪縣旅游

金溪縣文物古跡介紹

龔氏祠堂
  出金溪縣城,沿206國道南行12公里,就可以看到一座名叫貓兒嶺的山峰,山下有一個風光綺麗的小山村,這就是左坊鎮(zhèn)后龔村。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但這個村子卻因有一段烽火連天的紅色的歷史聞名遐邇,引得絡(luò)繹不絕的游人前來瞻仰。從206國道拐進村子,便可以看到一座紅色牌坊,牌坊雖然建于現(xiàn)代,卻含幾分古意。沿牌坊路東去,遠遠地便可以看見一棵郁郁蔥蔥的大香樟樹,樟樹下是一座古老的祠堂,這便是龔氏祠堂,龔氏祠堂就是當年紅一方面軍司令部舊址。1933年1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在黃獅渡大捷后,直屬部隊進入左坊一帶駐防,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以后龔村為駐地,司令部駐后龔村龔氏祠堂,政治部駐離龔氏祠堂半里的王家倉下。朱德總司令住在后龔村南靠近竹山的一間民房里,竹山邊 挖有一洞,以防空襲。朱總司令在洞內(nèi)多次召開紅軍干部會議,部署作戰(zhàn)計劃。清明時節(jié),細雨霏霏。懷著一顆崇敬的心情,記者來到后龔村,只見青青田野中鐵……[詳細]
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戰(zhàn)役遺址
  中央蘇區(qū)第四次反“圍剿”遺址該遺址包括左坊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和登仙橋大捷舊址。1932年12月國民黨發(fā)動了對中央蘇區(qū)的第四次“圍剿”,1933年元旦,為了爭取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在根據(jù)地消滅白點,鞏固根據(jù)地,加速赤化金溪、資溪、余江、貴溪等地區(qū),擴大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朱德總司令率紅一方面軍在黎川縣誓師,發(fā)起了金溪戰(zhàn)役,總部駐扎在金溪左坊鎮(zhèn)后龔村一帶。金溪戰(zhàn)役是紅軍第四次反“圍剿”的先聲戰(zhàn),是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周恩來、朱德等靈活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典范之作,對爭取第四次反“圍剿”的勝利起決定性作用,打通了中央蘇區(qū)與贛東北革命根據(jù)地的聯(lián)系,壯大了紅軍隊伍。此次戰(zhàn)役被中央軍委稱之為“是粉碎國民黨四次‘圍剿’的先聲”,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不朽的一頁。1933年2月,周恩來、朱德率領(lǐng)紅一方面軍依照毛澤東靈活機動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從戰(zhàn)爭實際情況來確定紅軍的行動,化被動……[詳細]
寶山金銀礦冶遺址
  寶山金銀礦冶遺址,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 唐 寶山金銀礦冶遺址位于金溪縣秀谷鎮(zhèn)北門村委會第四、第五村小組和縣華僑農(nóng)場金窟林場分場。寶山又稱銀山,包括緊密相連的金窟山、老虎垅、鐵屎墩(山)、羊石山四處,為云林山支脈。 寶山金銀礦冶遺址北面部分是金窟山,金窟山分里金窟、中金窟、外金窟,有豎礦洞7個。寶山金銀礦冶遺址中間部分是老虎垅和鐵屎墩,老虎垅位于金窟山與鐵屎墩之間,老虎垅有斜礦洞和豎礦洞各5個。鐵屎墩為一分布面積為20000平方米、體積約38000立方米的烏黑山丘,有垂直、先豎后斜和先斜后豎礦洞遺址12處。鐵屎墩后山上有斜型淺井式礦洞遺址8處,爐基26座;寶山金銀礦冶遺址南面部分是羊石山,山上有一自然巨石,舊稱白面塢。巖石高2.9米,寬3.6米,底長4.5米,白面塢上保存《金溪場銀坑記》摩巖石刻一處,碑全文195字,連標題共12行,大意為古人對銀礦生成的認識和“肇興此坑”的時間。 據(jù)文獻記……[詳細]
4、疏山寺
疏山寺
   疏山寺古剎位于撫河右側(cè),距江西省金溪縣滸灣鎮(zhèn)四公里。寺周五峰錯落,風景優(yōu)美,寺前平川五百余畝。青山似黛,綠水長流;疏山八景,如詩如畫,真乃人間仙境。疏山寺始建于唐,重建于明,大修于1981年。唐中和三年,撫州刺史危全諷上表朝廷撥銀籌款,同年唐禧宗御筆親書“敕建”二字,至今仍高懸于天王殿門前。及成,十方信士云集,僧眾千名,佛像三千。斗轉(zhuǎn)星移,時光流逝,本寺幾經(jīng)倉桑。明洪武二十八年欽命北京龍虎寺道性禪師來寺為主持;清初,朝廷又派杭州云隱戒顯0師為本寺方丈。本寺名揚于海內(nèi)外,歷代帝王和文人墨客,留下不少的著名詩篇,唐禧宗、宋太宗、宋真宗書寫了御扁;王安石、曾鞏、湯顯祖、晏殊父子、陸游、陸象山等詩人墨跡甚多。今日疏山,蒼松翠柏,綠樹成蔭;青竹繁茂,奇花似錦,“風景這邊獨好”。江西撫州市……[詳細]
滸灣古建筑群
  滸灣古建筑群(含恒門、四友堂(前書鋪街20號)、舊學山房(前書鋪街23號)、文德堂(后書鋪街22號)、文奎堂(后書鋪街23號)、善成堂(禮家巷15號)、世著江州民居(禮家巷10號)、京兆世家民居(禮家巷42號)、彩云棧(禮家巷41號)、天水舊家民居(江夏第25號)、通和典典當行(江夏第34號)、姑娘院(黃家井27號)、太宗舊第(黃家井33、34號)、古準提閣民居(篾器街26號)、煙館(篾器街35號)、染布行(篾器街39號)、了望樓(篾器街4號與5號之間)、德珍堂(勝利路97號)、品芳棧(紅星路57號)、銀樓(紅星路135號)、可久堂(紅衛(wèi)路37號)、碼頭倉(紅衛(wèi)路86與88號)、樹鋪家(州頭上41號)、彭城世第民居(州頭上57號))滸灣是明清四大雕板印書基地之一,明代萬歷中后期滸灣開始雕板印書,至清乾隆、嘉慶、道光幾朝為鼎盛時期,延續(xù)時間100多年,其中幾個著名印書堂號如大文堂、兩儀堂、善……[詳細]
6、陸象山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陸象山墓
  陸象山墓,位于金溪縣陸坊鄉(xiāng)陸坊村青田橋旁的東山嶺上。始建于南宋,后歷經(jīng)各代修建,占地面積60平方米。1957年省政府批準陸墓為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宋紹熙四年(1193),陸九淵逝世后即歸葬其家鄉(xiāng)陸坊村青田橋旁的東山嶺上。墓葬三面環(huán)山,前面開闊,松竹掩映,幽靜落寞。級級石階,層層平臺,圓形墳冢,椅形護欄,都是用山下青田溪里的鵝卵石砌成,大體是宋時舊物原貌。墓為圓錐形石砌結(jié)構(gòu),墓基用寬闊麻石石板筑砌,占地面積60平方米。明嘉靖年間(1522-1566),敕建神道碑,碑文為“崇尚真儒墓”。已佚。墓前有清乾隆年間刻高0.95米、寬0.56米的“宋儒文安公陸象山墓”碑以及民國時立的石碑,已是殘缺不全。山下原有明代敕建的“祭祠”和“下馬亭”等附屬建筑。1957年省政府批準陸墓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金溪縣政府重新修葺墓地,增立一對墓表和幾塊石碑。墓旁立有象山先生生平簡介和思想言論碑……[詳細]
7、里窯窯址
里窯窯址
  里窯窯址(含后龍山窯址、瓦子嶺窯址、排前窯址、福水源窯址、石子坑窯址、窯家?guī)X窯址、徐家源窯址、傅家山窯址、雞公山窯址、張家邊窯址、里窯源窯址、沈家牌窯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