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朝陽區(qū)旅游

朝陽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于1957年與2006年依次被列為北京市與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進行整體改造后共分為九大景區(qū)。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為三個一級景區(qū),雙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等為六個二級景區(qū),成為京城中一座“以人為本、以綠為體、以水為線、以史為魂、平災結(jié)合”的現(xiàn)代城市遺址公園。介紹大都城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正月正式破土,到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基本完工,歷時九年。大都城占地60里,有城門11座,全城土筑。大都的東、西墻所在位置即現(xiàn)在二環(huán)路內(nèi)側(cè),北城是現(xiàn)在的德外、安外土城公園一線,南線在今長安街略南。自學院路向東至西壩河,已修建成公園。元大都東、西、南三面均有三門,唯北面僅二個門。東面三門(自北而南):光熙門(今和平里東)、崇仁門(今東直門)、齊北門(今朝陽門);南面三門(自東而西):文明門、麗正門、順承門;西面三門(自北而南……[詳細]
2、日壇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日壇
  目的地介紹日壇又稱朝日壇。在朝陽區(qū)朝陽門外東南。圍以紅墻,西向,嘉靖九年建。臺制一成,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即太陽)!短旄畯V記》載:“祭用太牢、玉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甲、丙、戊、壬年,皇帝親祭”。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大明之神(太陽)的處所,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壇為方形。在公園東南角建有勝春園,占地1萬平方米,中有曲池,池中有一對石雕的天鵝,一只石-向上噴水。園東南小山上有清暉亭,南側(cè)建有花果園,西北角有馬駿烈士墓。因為公園座落在使館區(qū),因此成為各國外交-喜游的場所。壇西向,白石砌成一層方臺,壇面明代為紅琉璃,以象征太陽,清代改為方磚墁砌,四周有譴墻(短圍墻),正西有白石欞星門3座,西門外有燎爐、池。北為神庫、神廚、宰牲亭、鐘樓等。南為具服殿。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建于壇西北角。新中國成立以前古建大部被毀、文物被盜,使日壇變?yōu)橐黄瑥U墟。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將日壇擴建為占地……[詳細]
3、北京東岳廟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東岳廟
  北京東岳廟初建于元代元右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元末毀于戰(zhàn)火,后經(jīng)多次擴建,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正一派道觀,有華北第一道觀之稱。東岳廟廟宇恢宏壯美,占地96畝,各種建筑600余間。廟門外有一座建于明代的綠琉璃牌坊,正面刻有“秩祀岱宗”,背面為“永延帝祚”,據(jù)傳為明代0相嚴嵩所書。進入廟門,東西兩側(cè)是鼓樓、鐘樓,其北側(cè)有碑石兩座,東邊一座為乾隆御書,西側(cè)是無字碑。東岳廟有“京城小碑林”之稱,廟中原有碑石140余通,幾經(jīng)戰(zhàn)火,現(xiàn)僅存二三十通。岱宗寶殿為東岳廟的主要建筑,朱墻碧瓦,富麗堂皇,殿內(nèi)供奉著東岳大帝及帝后。全廟共有神像3000多尊,其人物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故有“東岳廟神像甲天下”之說。此外,東岳廟還有育德殿、玉皇殿、真武殿、斗母殿、文昌帝君殿等眾多風格獨特的建筑,還有一座清幽雅致、秀木奇花遍布的大花園。景點位置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門外大街141號……[詳細]
4、古塔公園
古塔公園
  古塔郊野公園又稱古塔公園,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東南部王四營地區(qū)境內(nèi),占地面積836畝。公園內(nèi)的最南端有一座“十方儲佛寶塔”,這座八角九層密檐磚塔始建于1538年的明代,為北京市級保護文物,現(xiàn)已成為該公園的象征,公園也因此得名古塔公園。園內(nèi)建有4個主要景區(qū),即:西大門區(qū)、中心湖區(qū)、山花園區(qū)及古塔區(qū)。其中中心湖區(qū)為主景區(qū),取名七彩春花園,建有花王臺、海棠廣場、亭廊組合、平泉疊水等景觀,將古塔郊野生態(tài)環(huán)境特色與城市公園園林景觀特色有機結(jié)合,環(huán)保公共服務設施配備齊全。全園種植各色喬、灌木及花卉200余個品種,約22萬株。其中,雄偉的西大門前有山石花壇,大門邊有一個高高的了望臺,大門北側(cè)有一個不小的免費停車場。中心湖區(qū)包含了七彩春花園、花王臺、海棠廣場、亭廊組合和平泉疊水等景觀,是公園的主要景區(qū)。除了十方諸佛寶塔,中心湖區(qū)是公園的精華。漫步在其中,真是心曠神怡,思緒平靜,能忘掉一切煩惱。山花園鮮花盛開,……[詳細]
馬駿烈士墓
  馬駿烈士墓于1984和1987年分別被朝陽區(qū)和北京市政府列為重點烈士名墓及文物保護單位。95年,北京市和朝陽區(qū)先后投資200多萬元,修繕烈士墓,并在朝陽區(qū)范圍內(nèi)捐款塑造了馬駿半身銅像,最后建成了面積為200M2的仿古式建筑——馬駿烈士紀念室,并按照設計方案逐步完善硬件設施建設,安排和設置了富有教育意義和時代氣息的展出內(nèi)容:馬駿烈士的生平簡介、事跡介紹、圖片資料、馬駿烈士的使用過的物品展示等,照片及真實實物均由馬俊的家屬提供。馬駿烈士墓位于日壇公園內(nèi)。民國十七年(1928年)因叛徒出賣,在北京被張作霖殺害。犧牲后葬于日壇公園內(nèi)。1951年北京市政府隆重公祭并重修其墓。墓碑由郭沫若題書。1987年再次重修,墓碑改由鄧穎超題寫。同時馬駿夫人楊秀蓉的遺骨移葬于東側(cè)。墓為漢白玉石砌筑,臺基四周環(huán)以白石護攔。近年朝陽區(qū)再次修整此墓,并建成青少年教育基地。乘車路線乘29路車到日壇公園站下車,或乘1、4、……[詳細]
北頂娘娘廟
  北頂娘娘廟位于北四環(huán)路邊,北頂娘娘廟是明代皇家敕建的廟宇,廟內(nèi)原供奉碧霞元君,據(jù)史書記載,明清兩代北京寺廟眾多,城內(nèi)廟宇多為香火之地,城外廟宇多為游春、廟市的場所。北京城郊的“五頂”,功能各有特色,中頂以社火、走會為主;南頂跑車、賽馬聞名;西頂為皇太后祝厘之所;北頂、東頂為廟市,是民間物資交流的場所。如今,北京的五座娘娘廟(五頂)能夠得以修復的只有北頂娘娘廟了。北頂娘娘廟建于明代,是北京著名的“五頂八廟”中五頂之一;位于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的北端,是北京北端的標志性建筑。目前,以“燕墩” 和 “北頂”作為北京城南、北中軸線的兩端坐標!把喽铡币呀(jīng)被列入“人文奧運行動計劃”之中,建成“燕墩”遺址公園,并豎立北京南端坐標標志碑。北頂娘娘廟原有四進五層殿,廟前有大戲臺,早年每逢廟會必唱幾日大戲。民國時期逐漸衰敗,文革時期殘存古建損毀嚴重,只遺存山門、二進殿和鐘樓三座古建![詳細]
北京通教寺
  通教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qū)東直門內(nèi)的一條小街深巷針線胡同中,是北京市著名的尼眾寺院。重修后的通教寺,山門3間,寺院西端為大雄寶殿,南北二樓兩層共40間。北樓后有清泰寮3間。南北配殿中有伽藍殿、五觀堂、念佛堂、祖師殿等。通教寺山門對面是一片長滿蒼松翠柏、奇花異草的公園,使寺院的環(huán)境更顯幽靜。進山門后,即為修葺一新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殿中蓮花座上供奉著阿彌陀佛,法相莊嚴,雕塑精美。大殿兩側(cè)是整齊的僧房,左前方為五觀堂,右前方是念佛堂,寺內(nèi)還立有1942年重修時立的兩道石碑。通教寺現(xiàn)存主要佛教建筑有大雄寶殿、念佛堂、五觀堂、尼舍等,其中較為獨特的建筑是大雄寶殿,因其殿內(nèi)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畫像》而名聞遐爾。寺內(nèi)還有碑刻兩塊,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東直門內(nèi)北小街針線胡同19號類型:寺廟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長營清真寺
  目的地介紹  長營清真寺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屬于朝陽區(qū)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建于明正德年間的。   位于朝陽區(qū)朝陽路管莊北、長營回族鄉(xiāng)內(nèi)。該寺始建于明朝,為兩進院落,前院設有水堂、課堂、后院建有大殿和配殿。寺內(nèi)建筑保存較好,是北京郊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清真寺。自 1986年以來回民不斷集資改擴建。現(xiàn)在整個寺院又大了許多,且有新的建筑。   位置:朝陽區(qū)朝陽路管莊北、長營回族鄉(xiāng)內(nèi)   長營清真寺為二進院落,有垂花門、游廊、花木扶疏、雅潔可喜。大殿進深八間,面闊五間,可容納二三百名穆斯林做禮拜。近年有增建一女殿,專供女穆斯林禮拜。 交通信息  乘306、364路到長營站下車,或乘312路到雙橋站下車沿長營路向北。北京朝陽區(qū)……[詳細]
四九一電臺舊址
  四九一電臺舊址是北京市朝陽區(qū)一處近現(xiàn)代廣播發(fā)射電臺日式建筑群,又名為雙橋電臺,又稱民國海軍通信基地舊址。屬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中國北京市朝陽區(qū)豆各莊鄉(xiāng)雙橋村,始建于公元1918年2月21日,于1923年7月底竣工。共建鐵塔6座、高200多米,發(fā)射機樓一座,及7座宿舍小樓,占地面積近20萬平方米。均為日式建筑風格。主樓為二層小樓,周圍是配套建筑,周邊有發(fā)射塔。截止到2013年5月存有5座建筑。四九一電臺舊址是中國最早的電臺,歷經(jīng)了北洋軍閥、日偽統(tǒng)治和國民黨政權(quán)統(tǒng)治。并于1949年10月1日向世界各地的報道中國開國大典的情況,因此1997年它被定為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下坡清真寺
  目的地介紹  南下坡清真寺位于朝陽門外南下坡。光緒年間由當?shù)鼗孛窦Y興建。正殿有132平方米,南北配殿共68平方米,并附有南北配房。1986年進行了修繕并重新彩繪。   位置:位于朝陽門外南下坡   寺內(nèi)現(xiàn)保存慶親王奕劻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二月書的“綱維二五”匾額一塊。此寺一直為當?shù)鼗孛袢罕娮鞫Y拜之用,也是北京市回民殯葬管理所。并為朝陽區(qū)重點保護文物。北京朝陽區(qū)……[詳細]
鎮(zhèn)海寺公園
  鎮(zhèn)海寺公園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小紅門鄉(xiāng),西鄰博大路、鎮(zhèn)海公園、東鄰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依南四環(huán)路,南鄰紅坊路。具有獨特的看點和風格,通過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園林巧妙的融合,重現(xiàn)珍貴的歷史景色。公園規(guī)劃建設總面積33.55公頃,建設用地東西向長約557米,南北向長約740米。該項目屬于改造性質(zhì),在現(xiàn)有公園的基礎上改造為郊野公園。……[詳細]
12、清凈化城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凈化城塔
  清凈化城塔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安外黃寺大街,建于順治九年(1652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為紀念在這里圓寂的六世班禪,在西黃寺西側(cè)建造衣冠塔,命名為“清凈化城塔”。清凈化城塔院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建筑面積900余平方米。該塔仿照印度佛陀迦耶式塔樣式,用漢白玉砌筑。中間主塔高16米,建于3米多高的臺基上,塔的轉(zhuǎn)角處放有力士的雕像。主塔四角各有一座高約7米的塔幢,與主塔組成金剛寶座式塔。清凈化城塔成為藏族和漢族以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國家文物局)……[詳細]
元大都城墻遺址
  元大都城墻遺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和海淀區(qū)內(nèi),是元代大都城的外郭城墻遺址,主要以土夯筑,俗稱“土城”。城墻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到元順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竣工。為加強防御,又在大都城的十一個城門建造了甕城和吊橋。明朝建立后,在原來元代城墻的基礎上,用磚包砌起來,并將元代的北城南移1千米,重新建筑明城墻。因此,元代的北城墻和西城墻的北段保存了下來。城墻全部用夯土筑成,為了加固城墻,在夯土中使用了“永定柱”(豎柱)和“纴柱”(橫木)。元大都城墻的建筑形式、建造方法和周密嚴謹?shù)囊?guī)劃設計,成為研究元代建筑和元代城市營造工程以及北京城市發(fā)展史重要的實物數(shù)據(jù)。2006年5月,元大都城墻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十方諸佛寶塔
  十方諸佛寶塔位于王四營鄉(xiāng),為北京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俗稱延壽寺塔。坐北朝南,高約三十米,八角九級密檐式磚塔。塔座高約兩米,拱型門洞,上方題額“十方諸佛寶塔”。塔心呈圓錐形,直通第八級。時代特點突出,有重要的保存價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