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北京市 > 西城區(qū)旅游

西城區(qū)文物古跡介紹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
  利瑪竇和外國傳教士墓地,全稱利瑪竇墓及明清以來外國傳教士墓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車公莊大街。最初的利瑪竇墓,墓穴為長方形,坐北朝南。墓后建有西式拱頂六角亭,供奉十字架。墓前列有石供及明順天府尹王應(yīng)麟撰書的石碑1通。整個墓地以磚墻圍繞,南門外有一石墁甬道,墓前立有石門牌坊1座,大書“欽賜”2字。故后人又稱為石門墓地。此后,由明及清的一些外國傳教士相繼葬于此墓地中。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運動中墓地遭破壞,一些附屬建筑也被損毀。后清政府重修墓地,并新建教堂,將77尊墓碑嵌在教堂的外墻上。“0”期間,利瑪竇墓與附近諸傳教士墓又被夷平,教堂被拆毀,利瑪竇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1984年,墓地被修復,重修的墓地分為坐北朝南、東西毗連的2個墓院,四周皆以磚砌花墻圍繞。東院南北長25.7米、東西寬15.5米,為利類思等60位明清傳教士墓碑碑林。西院較東院向北縮進15米,為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3位……[詳細]
北京輔仁大學舊址
  輔仁大學簡稱輔大。舊稱:輔仁社、北京公教大學、私立北京輔仁大學、私立北平輔仁大學、國立輔仁大學。分國立和私立兩種。其中私立北京/北平輔仁大學是民國時期高校,創(chuàng)始人之一同為復旦大學的馬相伯先生。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jīng)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前身學校之一。1952年被并入上述五間大學。輔大曾與20世紀初的北大、清華、燕京并稱北平四大名校,當代亦馳名于海內(nèi)外華人社會,除了曾為臺灣-時期校園民主的突破口以及-重鎮(zhèn)之外,迄今亦已成為少數(shù)在臺灣法政界、學術(shù)界、傳媒界、文藝界、紡織業(yè)界、體育界皆擁有廣大知名校友的私立大學,包含一名諾貝爾和平獎共同得主、為數(shù)可觀的院士、國手以及國會議員。由于該校兼具重要政教職能,教廷駐臺代辦參與校務(wù)活動,校園穿梭大使專用座車亦為常態(tài)。作為21世紀以來唯一曾主動調(diào)降學雜費的臺灣大專院校,輔大自2006年開始即連續(xù)獲得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評為“全世界……[詳細]
龔自珍故居
  目的地介紹龔自珍故居在西城區(qū)手帕胡同21號。龔自珍在京住地之一。故居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另有東西跨院。前院有北房3間,兩側(cè)耳房各兩間,東西廳房各3間。院內(nèi)當年曾有道光御筆“!弊重壹啊案x堂”匠。故居基本保持原狀。龔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以詩文見長,自成一家,有“龔派”之稱。1839年辭官歸家。龔自珍是我國近代進步思想家、著名詩人、文學家。他博學多才,關(guān)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全力支持林則徐禁煙,寫過不少批判和揭露封建社會0現(xiàn)實的政論文章。龔自珍的宅院前面是住宅,后面有花園。1831年他將這所宅院賣給廣東番禺縣人潘仕成,潘后贈與同鄉(xiāng)會,遂成為番禺會館,F(xiàn)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龔自珍故居占地600多平方米,現(xiàn)為龔自珍紀念館。紀念館主體是座清代風格的兩層樓房,上下五開間,兼有耳房,雕梁畫棟,古樸典雅。館內(nèi)正廳安放龔自珍半身古銅色塑像,四周懸掛沙孟海、趙樸初等名家提寫的……[詳細]
44、楊淑山祠
楊淑山祠
  目的地介紹  楊椒山祠在宣武區(qū)達智橋胡同12號。是明代楊繼盛的故居。詞內(nèi)有諫草亭,楊兩次批評朝政的諫言草稿,都刻在亭內(nèi)石碑上。   楊繼盛(1516—1555),字仲芳,號椒山,河北容城人,明嘉靖進士。他在做兵部員外郎時,因?qū)懥恕墩埩T馬市疏》,受貶職處分,后再被起用,到職不足一月,又寫成《請誅賊臣疏》,歷數(shù)了嚴嵩五0十大罪。后被嚴嵩投入刑部大獄,臨刑前,留下名句“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干古;平生未了事,留與后人補!”時年40歲。死后12年,穆宗登基,贈他為太常寺少卿,謚號忠愍。此后400多年間,一些名人學者爭相題詩作賦,稱頌楊繼盛的品德、風格。   清乾隆年間將他的故居松筠庵改為祠堂,正門有石刻匾額“楊椒山先生故居”,正堂內(nèi)有楊繼盛的塑像,他起草疏稿的書房,后來稱為“諫草堂”,他-嚴嵩的奏疏,請海鹽布衣鐫石名手張受之刻石,嵌在諫草堂的壁上。張受之素敬其剛直正氣,摹椒山真跡,精勒于石。諫草刻就,……[詳細]
45、中南海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南海
  中南海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稱;還有一海是北海(現(xiàn)為北海公園),北海、中海、南海合稱三海,位于故宮西側(cè)。中南海面積約1500畝,其中水面700畝。中南海的“!笔敲晒耪Z“海子”“”的簡稱,是水域的意思,因為地處北京中南方位,故稱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中南海和北海的建筑群最終定型始于明代。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從1406年起營建新的皇宮,明朝宮城在元朝宮殿的位置基礎(chǔ)上向南移動,因此皇城城墻也隨之南移,為豐富皇城園林景觀,開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開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萬歲山(即景山)。北海、中海、南海統(tǒng)稱“太液池”,屬于皇城西苑。北海與中海以金鰲玉蝀橋為界,中海與南海以蜈蚣橋為界。清朝定都北京后,撤消皇城內(nèi)諸內(nèi)廷供奉衙署,將西苑大片土地改為民居,同時在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周圍設(shè)置“內(nèi)紅墻”,御苑范圍退縮至內(nèi)紅墻之內(nèi)。相對政治象征的紫禁城,清帝更喜園居,順治、康熙、乾隆諸帝……[詳細]
萬松老人塔
  目的地介紹萬松老人塔在西城區(qū)西四南大街41號旁門。磚塔胡同因之得名。萬松老人即萬松行秀禪師,自稱萬松野老。金代河內(nèi)(今黃河以北)人。出家于荊州,是金元間的佛教大師(屬佛教支派曹洞宗),同時深通儒家經(jīng)典。著作有《從容錄》、《請益后錄》、《萬壽語錄》等。81歲圓寂于燕京西郊仰山的棲隱寺。后修此墓塔,塔原為八角七級密檐式磚塔。清乾隆十八年(1753)加高至九級。民國16年(1927)由葉恭綽等人重修,辟大門并書石門額“元萬松老人塔”。1986年維修中發(fā)現(xiàn)清塔內(nèi)包著元塔。塔為金元時代風格的密檐八角九層磚塔,高約15.9米,是北京城區(qū)僅存的一座磚塔。塔院東西長14米,南北寬7米,面積為99.3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2.5平方米。此塔玲瓏別致,與眾不同,是北京的一處街景。今天這座歷經(jīng)幾朝幾代的古塔仍矗立在北京繁華的西四大街旁,給人一種回顧歷史、展望明天之感。交通信息交通:公交車22、109、47西四下……[詳細]
謝疊山祠
  謝疊山祠在北京市法源寺后街3號、5號。南宋詩人謝枋得,字君直,號疊山。宋寶四年與文天祥同科中進士。德初以江東提刑,知信州。率兵抗元,信州失守,-福建山區(qū)。至元二十六年四月至大都,病后,遷憫忠寺,不食而死。謝枋得威武不屈的民族風骨和貧賤不移的高尚情操,成為我國歷史上愛國志士的典型人物。明景泰七年九月,巡撫江西右僉都御史韓雍請求為謝枋得建祠,景泰皇帝令原籍官員每年為其舉行祭祀事宜,并與文天祥同賜謚號,“詔謚天祥忠烈、枋得文節(jié)”(《明史·列傳六十六·韓雍》)、并“建祠于盡節(jié)之所”,供奉謝枋得和文天祥的塑像。重點保護文物在法源寺后街,江西會館謝枋得殉難處建祠,現(xiàn)院內(nèi)還有二層小樓一座,原供謝疊山和文天祥像,為宣武區(qū)重點保護文物。謝公祠現(xiàn)存部分有正堂、小樓、數(shù)間北房及水榭、戲臺等建筑,與法源寺幾乎連在一起,并未明確分界,法源寺后街的3、5、7號院及培育胡同的12號、12號旁及14號院的總面積約為285……[詳細]
48、北京護國寺
北京護國寺
  護國寺是北京八大寺廟之一,始建于元代。原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初名崇國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賜名為大隆善護國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貝勒修繕此寺,為圣祖祝壽,曾對寺廟大加修繕,名護國寺,又稱西寺,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yīng)。護國寺為北京名剎,始建于元代。明代劉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云:“大隆善護國寺,都人呼崇國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語訛語,名初名。寺始至元,皇慶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國寺,此其北也。我宣德已酉,賜名隆善。成化壬辰,加護國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慶法王領(lǐng)占班丹、大覺法王著肖藏卜等居此,寺則大作。中殿三、旁殿八,最后景命殿。殿旁塔二,曰佛舍利塔!彼虑昂笪暹M。院中碑刻甚多,其中著名者為趙孟頫書《皇慶元年崇教大師演公碑》和危素撰并書《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選公傳戒碑》等。寺內(nèi)除供奉佛教諸佛祖外,還有元丞……[詳細]
北京關(guān)岳廟
  關(guān)岳廟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鼓樓西大街北側(cè),原為清醇親王宅地依例改建的醇親王廟,1914年改祀關(guān)羽、岳飛,遂稱關(guān)岳廟,又稱武廟。清光緒年間,這里本是為道光帝的第七子醇親王所建的家廟。因醇親王載灃既是攝政王,又是皇父,因此其家廟特別宏偉,清光緒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1891年1月1日)奕譞逝世,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光緒帝發(fā)布上諭決定為奕譞建廟、立祠和修墓。醇賢親王廟于光緒十七年(1892年)修建,至光緒二十五年建成,但醇賢親王一直沒有入祀。醇賢親王廟于光緒十七年(1891年)修建,至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建成。廟坐北朝南,分三進院落,其中中院又有東西跨院。中軸線依次為琉璃照壁,中門,外為八字墻,兩旁各有一座琉璃門;中院內(nèi)東有焚帛爐,西有祭器亭;正殿7間,殿前有月臺一座,東西配殿各5間;后寢祠5間。建筑面積約3000多平方米。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在后寢祠塑關(guān)羽、岳飛像,并祀關(guān)岳,稱關(guān)岳廟![詳細]
牛街清真寺(牛街禮拜寺)
  牛街清真寺位于廣安門內(nèi)牛街。是北京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創(chuàng)建于遼圣宗十三年(966),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明正統(tǒng)七年(1442)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按原樣進行大規(guī)模修葺。主要建筑有禮拜殿、梆歌樓、望月樓和碑亭等。寺內(nèi)現(xiàn)存主要建筑均于明清時期修筑,是采用漢族傳統(tǒng)建筑形式修建的清真寺的典型實例。據(jù)《北京牛街崗上禮拜寺志》記載,牛街清真寺創(chuàng)建于公元966年(遼圣宗十三年、北宋至道二年),為遼代入仕的阿拉伯學者納蘇魯丁所創(chuàng)建。公元1427年(明宣德二年)擴建,公元1442年(明正統(tǒng)七年)整修。公元1474(明成化十年),都指揮詹升題請名號,奉敕賜名“禮拜寺”,故有“明寺”之稱。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又按原樣進行大規(guī)模修葺,總共經(jīng)歷8次修繕擴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先后于1955年和1979年兩次撥款進行全面修繕。中外穆斯林經(jīng)常到此進行宗教活動和參觀訪問。北……[詳細]
51、社稷壇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社稷壇
  社稷壇位于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的西北側(cè),與天安門東北側(cè)的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相對。社稷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土地神和五谷神地方。這種布局是依照周代以來皇宮舊制設(shè)置的,即如《考工記》所記載的“左祖(太廟)右社(社稷壇)”的布局。社稷壇的歷史,可遠溯到遼金時期,當時這里是京郊名剎“興國寺”,元代改名為“萬壽興國寺”。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在此建立社稷壇,全園面積約360余畝,由社稷壇、拜殿、戟門組成。社稷壇是呈正方形的三層高臺,以漢白玉砌成,象征著“天圓地方”之說,壇上鋪有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墻也按方向覆蓋四色琉璃瓦。五色土是由全國各地納貢而來的,以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還象征著金、木、水、火、土五行為萬物之本。社稷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祀的上神和谷神,商周以至清代的帝王,均沿襲社稷的大禮。歷代帝王自稱受命于天,將自己比作“天子”,將社稷象征國家構(gòu)成的基礎(chǔ),故每年……[詳細]
52、濤貝勒府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濤貝勒府
  目的地介紹  濤貝勒府在西城區(qū)柳蔭街27號。現(xiàn)已定為西城區(qū)重點保護文物。   這里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光緒二十八年(1902),醇賢親王奕譞的第七子載濤過繼給鐘郡王奕詥為嗣,承襲貝勒爵,遷居于愉王府,作為貝勒府,稱濤貝勒府。   解放后,濤貝勒府經(jīng)歷過多次修繕、復建,但前些年,院落中部分建筑又出現(xiàn)了險情,山墻歪閃、開裂,瓦面、檐頭破損,柱根糟朽,油漆彩畫全部剝落,個別房屋甚至被列為危房,早已停止使用。   現(xiàn)存古建筑約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門東向。分中路和東路及西路。中路有四進院落,東路亦有四進院,后三進院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為戲樓。南為花園,有長廊、亭、花廳、假山等。原馬圈及花園前空地建成輔仁大學主樓。濤貝勒府府邸改作原輔仁大學附中男生部校舍,1952年輔仁男中改為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位置:位于西城區(qū)柳蔭街27號 交通信息  交通:55路劉![詳細]
圣安寺遺址
  目的地介紹  圣安寺遺址位于宣武門外南橫街西口。金天會年間(1123一1135)始建。   傳說是金代帝后為佛覺、晦堂二大師營建。因寺院建于中都城內(nèi)的柳湖村旁,寺外有湖,岸邊垂柳,俗稱柳湖寺。明正統(tǒng)十一年(1446)重修并改名普濟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又重新修葺,恢復圣安寺名。   寺內(nèi)建筑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四面有后殿、瑞象亭、天王殿,東西配殿和庭院。大雄寶殿的內(nèi)部梁架,如鴛鴦交手拱等,是清代以前的法式。殿內(nèi)有3尊三世佛,俗稱西方三圣,是明代的遺物。佛身紫紅色,粗圓渾厚,佛像背后襯托高大的背光,外層透雕火焰紋,內(nèi)層浮雕3個小座佛,每個小佛下承托蓮花座。大殿內(nèi)的壁畫相傳出自明代大畫家商喜之手。在東西北3面的墻壁上,共有8幅有關(guān)佛的故事畫。背屏后的3尊菩薩像,衣紋的用筆、肌膚的著色,都非常細膩。圣安寺的壁畫,代表了中國十五世紀初期宗教壁畫的典型風格。佛像和壁畫毀于60年代末期,瑞象亭移……[詳細]
54、拈花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拈花寺
  拈花寺在西城區(qū)大石橋胡同61號,明萬歷九年(1581)為西蜀僧徧融建,名千佛寺,千佛寺后樓下層為念佛堂,上層為千佛閣,千佛閣內(nèi)有明代所鑄的古銅佛“毗盧世尊蓮花寶千佛”,在佛座周圍的千朵蓮花上有千佛旋繞,千佛大小一樣,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寶殿內(nèi)有古銅羅漢像十八座和二十四諸天像,大雄寶殿前有《新建護國報恩千佛禪寺碑記》和《新建護國報恩千佛寺寶像記》,二碑均為明萬歷九年立,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名拈花寺,殿外額曰“覺岸慈航”,殿內(nèi)額曰“普明寶鏡”,雍正帝御書,大雄寶殿月臺前立有世宗御制清雍正十二年《拈花寺碑》,拈花寺現(xiàn)有面積6000余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分中路和東西二路,中路依次為影壁、山門、八字墻,石券門-“敕建拈花寺”,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后為藏經(jīng)樓,東路有6層殿,西路有4層殿,西路的祖堂為一“凹”字形建筑,前有方形四角攢尖亭,名素心亭,寺內(nèi)銅神像一部分移白塔寺,一部分移法……[詳細]
南海會館舊址
  目的地介紹  南海會館舊址位于米市胡同43號。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光緒八年(1882年),康有為來京參加會試至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都曾住在這里。   康有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間院子里。因當年有七棵樹,所以又叫七樹堂,七樹堂西房3間為臥室,北房4間為書房,其中有一間像船形,康稱它為“汗漫舫”。其間有一條廊子,長廊壁間嵌著摹刻蘇東坡觀海棠帖片石。院中北屋樣子象條小船,窗上鑲著色玻璃,故康稱之為“汗漫舫”?翟谶@里寫過許多詩文并與維新派多次策劃變法方案。1895年4月,當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時,康連夜起草了-,并發(fā)動1200多人聯(lián)名到督察院投遞。即歷史上有名的“公車-”。他還在會館內(nèi)創(chuàng)辦報刊《中外記聞》,成立粵學會、保國會,強烈宣傳變法維新。維新變法失敗后,康由此出走香港。   如今,康有為故居尚存重要石刻《南海會館碑記》等,仍吸引游人前去懷古追昔。北京宣武區(q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