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居篇

郝家橋習仲勛舊居
  1943年1月中旬,陜甘寧邊區(qū)高級干部會議結束后,為了加強北線工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調關中地委書記習仲勛任綏德地委書記。習仲勛上任后,領導綏德分區(qū)軍民繼續(xù)堅持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決貫徹黨中央關于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的各項方針政策,并開展了整風運動、精兵簡政、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和全民大生產運動,取得了顯著成績。1943年清明節(jié)剛過,習仲勛書記在普遍調查的基礎上,帶領調查組進駐位于綏德縣城西南10公里的郝家橋村蹲點深入調查1月有余,了解到該村村民在劉玉厚的帶領下,在有限的土地上,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生產,并通過精耕細作、改善土地條件、選擇優(yōu)良品種提高單產等辦法,使農業(yè)生產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詳細]
冷遹舊居
  冷遹舊居位于我區(qū)辛豐鎮(zhèn)黃墟老街,建于民國六年(1917年),占地面積800平方米,建主樓一幢和廂房四間,磚木結構,為中西合璧風格的花園式建筑。1989年被丹徒縣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鎮(zhèn)江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鎮(zhèn)江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冷遹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民主愛國人士,1882年6月生于丹徒黃墟鎮(zhèn)。1906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2年,孫中山授其“中將軍”和“文虎勛章”;1920年與黃炎培合作從事教育、蠶桑、農基事業(yè);1945年7月赴延安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親切接見;解放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財政經濟…[詳細]
況場朱德舊居
  況場朱德舊居陳列館位于四川省瀘州市交區(qū)況場鎮(zhèn),是-護國戰(zhàn)爭時期駐瀘州的舊居,占地15畝,建筑為清代民居,面積3000平方米,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916年護國戰(zhàn)爭開始,-隨蔡鍔從去南入川,在瀘州市郊與袁世凱軍隊展開決戰(zhàn),史稱“護國之役”,袁世凱卒斃于護-一擊之余,護國戰(zhàn)爭寫進了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戰(zhàn)爭史的重要篇章,-在“護國之役”中立下輝煌的戰(zhàn)功,袁世凱統(tǒng)治覆滅后,-升任靖-旅長駐節(jié)瀘州近六年,為保地方社會平安,鏟除地方土匪惡霸勢力,恩德普澤瀘州大地,人民有口皆碑,同時期他與地方名士結社吟詩,探索救國救民真理,寫下了大量的富有革命熱情的詩文,是其舊民主革命思想轉型的重要時段。-在瀘州時期留下的重要…[詳細]
雷履泰舊居
  雷履泰舊居雷履泰舊居(第四批省保)時代:清雷履泰(1770——1849年),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創(chuàng)始人。故居為雷履泰中后期20余年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建于清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故居坐北朝南,主體建筑由東院、中院(慣稱西院)、東偏院和西偏院等4座自成一體而又相互貫通的院落組成。占地3888平方米。中院(或稱西院)是“故居”的主體,屬平遙典型的“三截兩院過道廳”院式格局。房舍建筑用材碩大,造型粗獷,磚木石構件雕飾別致。票號是出現(xiàn)在19世紀20年代的的一種私人金融組織,主營異地匯兌、存款、放款三大業(yè)務,也就是私人銀行。雷履泰是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國第一家票號創(chuàng)始人。雷履泰早年在平遙,-場當學徒…[詳細]
震澤致德堂
  致德堂坐落于蘇州市吳江區(qū)震澤鎮(zhèn)塘中市,梅場街34號,與江南名宅——師儉堂隔荻塘斜相對望。興筑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落成于民國元年(1912)。堂主徐簾青為震澤富商,開設米行、絲經行、竹行、壽器店等。清末,他積聚頗豐,為方便經營、生活起見,將米行、絲經行與住宅建于一處。民國年間,徐簾青年事已高,將家業(yè)傳于其子徐子為。徐子為(1906—1958),青少年時隨金松岑、章太炎研習古文,又就讀于上海文學院,擅長詩文,喜以詩文傳信,曾得魯迅致信約見,并與柳亞子詩文為友,加入了南社(湘集)。成年后,他熱心于地方上的教育、衛(wèi)生、交通、金融等事業(yè)。上世紀30年代,他聯(lián)絡浙江湖州、南潯士紳創(chuàng)辦蘇(州)嘉(興)…[詳細]
光山吉鴻昌舊居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紅色旅游景點---吉鴻昌將軍舊居,位于光山縣城西8公里的城關鎮(zhèn)胡圍孜村。北有寧西鐵路、葉羅高速公路、312國道,東有京九鐵路、阿深高速公路,距京廣鐵路樞紐站信陽市90公里。吉鴻昌舊居原為裴氏祠堂,始建于民國七年,民國九年竣工。是當時的吉、長(吉林、長春)鎮(zhèn)守使,將軍府將軍裴其勛親自組織籌建的。建筑座北面南,二進18間,為一天井院落,內有回廊一周,有正殿和東西廂房,為磚木結構,占地面積約640平方米。1931年春和1932年冬,吉鴻昌將軍兩次率部來光山,居住在裴氏祠。在這段時間里,吉鴻昌將軍刻石寄言志,蘇區(qū)尋真理,巧計助紅軍,除惡安民心。他的足跡,踏遍了紫水弦山,他的革命活…[詳細]
蔣經國先生舊居
  蔣經國先生于1939年3月來到贛南,故居是1940年蔣經國主持興建的仿俄式磚木結構建筑,面積為170多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魚鱗板墻,板瓦屋面,該建筑保存完好,為贛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蔣經國先生舊居,虎崗位于贛州市東北郊,原為一片黃土岡。蔣經國先生主政贛南時,于1943年6月在此創(chuàng)辦了“中華兒童村”。兒童新村依山臨水,建筑物錯落排列有1公里長,村中兒童最多達1000多名,其中多為抗戰(zhàn)時間無家可歸的難童。1945年2月日寇進犯,贛州淪陷,兒童新村停辦!爸腥A兒童新村”是民國時期的一處重要史跡,現(xiàn)虎崗保留有大部分當年兒童新村的建筑物,計有坊式山門、村公所、迎賓館、小會場、蔣經國先生舊居和3棟教室、8棟…[詳細]
袁嘉谷舊居
  袁嘉谷舊居位于翠湖北路51號,建于1920年。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結構,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積510平方米,建筑面積756平方米。北面正房五間,明間和次間為三層,單檐歇山頂。梢間和其他三面皆為兩層,硬山頂。各層朝天井方向均設走廊,一二層構成回廊。東側廂房下部明間為門廳,二樓外側有走廊。除東廂房下層明間外,各樓層明間設隔扇門6道,兩側均為木檻窗檻墻,傳統(tǒng)中式做法,僅有外墻二樓對外開窗為半圓拱頂,有西式韻味。袁嘉谷(1872~1937),字樹圃、樹五、號屏山居士。云南石屏人。16歲成為秀才。22歲中舉。31歲中經濟特科“一等第一名”,是云南歷史上唯一的“狀元”。袁嘉谷中經濟特科“一等第一名”后,授職翰…[詳細]
南京馬歇爾舊居
  阿爾弗雷德·馬歇爾(1842-1924)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英國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經濟學家。1982年,馬歇爾出生于英國倫敦區(qū)一個樸實的中產階級家庭,從小接受他那極為嚴厲的、期望他兒子能成為一個牧師的父親的教育。但他背叛了他父親的意愿,去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學習數(shù)學并獲得學士學位,并被選為圣約翰學院教學研究員。1877年由于他和瑪麗.佩利——一個他過去的學生結婚,-辭職,因為當時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員們要像牧師那樣獨身。隨后,他先后擔任布里斯托爾大學校長,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講師和教授(那時,獨身要求已取消)。他參加過英政府組織的政策咨詢活動,還曾是1890-1994年皇家勞工委員會頗有影響…[詳細]
塘邊毛澤東舊居
  塘邊毛澤東舊居(含紅四軍三十一團團部舊址)位于江西省永新縣沙市鎮(zhèn)塘邊村,它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兩層民居,屬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它是井岡山革命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三十一團在塘邊成功地開展了土地革命的試點工作,并在邊界迅速得到推廣,加快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設步伐,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塘邊土地革命的經驗為制定我黨第一個土地法——《井岡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礎。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準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批準為永新縣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28年5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三十一團一營從井岡山先后三次來到永新縣西鄉(xiāng)塘邊,進行革命實踐和社會調查。在大屋村召開了永…[詳細]
王九齡舊居
  翠湖北路3號王九齡舊居建蓋于1925年。從前的門牌是翠湖東路25號。那時,王九齡剛從教育總長任上辭職歸來。他買下了翠湖北岸上的一片沼澤地,填平后建蓋了這幢住宅。王九齡舊居是一土木結構的傳統(tǒng)四合五天井式宅院,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積552平方米。座北向南。坡面青瓦懸山頂。為了借南面翠湖之景,便于觀賞,南面僅建了平房,其他三面均為二層樓房。北面正房稍高,明三暗五(間),兩側耳房皆為三間。與眾不同的是,三面樓房一、二樓間,建有回廊,而且兩側耳房二樓的回廊延至南面。站在二樓外走廊上,翠湖美景,盡收眼底。房屋雖然寬大,但木構件裝飾則簡樸大方。南面圍墻轉角為石嵌,大門兩側有邊長1米許的外方內圓石砌作為裝…[詳細]
《新華日報》社大陸里舊址
  《新華日報》社舊址位于武漢市江漢區(qū)民意一路大陸里4—6號!缎氯A日報》是全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唯一公開出版發(fā)行的綜合性機關報。它是中國共產黨在大后方堅持抗戰(zhàn),堅持團結,堅持進步的一面旗幟。1938年1月11日,《新華日報》幾經中共中央代表團同國民黨談判的周折,沖破0-,在武漢正式創(chuàng)刊。社長潘梓年,經理熊瑾玎,總先后由華崗、吳克堅擔任。報社初設于漢口成忠街53號,后遷至民意一路大陸里!缎氯A日報》在武漢期間,每日出對開一張,共出刊287期。發(fā)行量約一萬余份。報紙的主要欄目有專論、國際述評、經濟述評、時事問答、編余雜談等,副刊辟有工人生活、婦女之路、社會服務等專欄。報紙刊載的時…[詳細]
昆明胡志明舊居
  胡志明舊居在華山南路南廊中段,現(xiàn)在的門牌是華山南路91、92號。坐南朝北,占地面積276平方米。磚木結構三層樓房,兩面坡中式屋頂,面闊三間,臨街外立面為西式做法,樓上每間均開條形窗,上層窗臺底線連貫微凸,裝飾簡樸。下層為店鋪,樓下設書店。二樓東面二間即為胡志明在昆明期間的居所之一。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多次來昆明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每次到時,少則二三個月,多則半年。由于當年政治風云莫測,斗爭環(huán)境復雜,根據(jù)實際斗爭的需要,在昆工作時住地有好幾處,常住于金碧路香油巷、崇善街、三節(jié)橋村(今新橋村)、太和街咖啡館等處,華山南路是他常住的地方之一。那時,他公開的身份是昆明金碧路南來盛餐廳的面…[詳細]
安源毛澤東舊居
  1921年10月,出席中共一大后回到湖南的毛澤東,創(chuàng)建了中共湖南支部,并親自擔任書記。由于安源位于江西、湖南兩省交界處,當時安源工人運動歸屬于湖南黨組織領導。為了貫徹黨的一大決議,毛澤東于同年秋天來到安源開辟工人運動。毛澤東當時的公開身份是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教員、一師附小主事(相當于校長)。他利用這個公開身份,以走親訪友、參觀訪問、推廣平民教育的名義,來安源考察,住在八方井四十-。這棟房子是萍鄉(xiāng)煤礦建礦初期由礦局建造的職員住房,地處安源煤礦總平巷西側約80米處,是一棟三間磚瓦結構的平房,面積約100平方米,當時是萍礦總平巷甲段段長毛紫云,人稱毛師爺?shù)淖》俊C显剖呛舷嫣度,和毛澤東的父親是故友…[詳細]
贛州蔣經國舊居
  1939年蔣經國到贛南后,在此建立官邸,從1940年至1945年,他和妻子--都住在這里。來過這里的還有白崇禧以及蔣經國的弟弟蔣緯國。官邸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這是按照西方建筑的特色建造的一個小別墅,院內白玉蘭是1941年蔣經國先生親手種的。舊居內有一塊“有功文教”的木匾,是蔣經國先生書贈給江西安遠縣歐陽振先生的,歐陽振因為捐款一萬元,修建了安遠中學,蔣經國覺得他慷慨可風,所以就題寫出了這塊匾贈給他。《新贛南家訓》,是蔣經國先生當年在贛州的時候根據(jù)《朱子家訓》的格律和韻文寫的,要求男女老幼都會讀,都能背誦。贛州很多老人至今還能背出這首《新贛南家訓》。蔣經國先生的臥室,這一張辦公桌是他用過的原物,…[詳細]
橋頭江家——毛澤東水口舊居
  橋頭江家——毛澤東水口舊居位于株洲市炎陵縣水口鎮(zhèn)水口村橋頭江家組。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抵達三灣,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將1個師3個團縮編為一個團,在軍隊內部成立士兵委員會,并提出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營以上建立黨委,全軍由黨的前敵委員會統(tǒng)一指揮,從而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接著于10月3日,在寧岡左城召開前委擴大會議,總結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討論了爭取袁文才、王佐兩支地方武裝等問題。隨后在袁文才的幫助下,在茅坪建立留守處和后方醫(yī)院,將傷病員妥善安置,又繼續(xù)往湘南進軍。1927年10月中旬,部隊抵達酃縣水口,毛澤東居住在水口橋頭江先欽家里。在…[詳細]
王士珍舊居及王氏雙節(jié)祠
  王士珍舊居王士珍是我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與段祺瑞、馮國璋并稱為“北洋三杰”,時稱“王龍、段虎、馮豹”。先后任晚清陸軍大臣、民國初期的陸軍總長、國務總理等職,并獲德威上將軍稱號。王士珍與近代史上的眾多歷史事件緊密相關,曾以北洋元老的身份多次調停各系軍閥之爭,使北京免遭戰(zhàn)爭的災難。1930年7月1日在北京病逝。王士珍舊居建于1912年,為民國時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坐落在正定城內中山西路北側,原分東、中、西三路,總占地10102平方米。現(xiàn)僅存中路,為兩進四合院,前有小巧玲瓏的垂花門,門上懸掛有王士珍自撰自書的對聯(lián):“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惜衣惜食非惜財實惜!保鎸嵉谋磉_了王士珍的處世態(tài)度。第一…[詳細]
鄧小平舊居與勞動車間
  鄧小平同志勞動舊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新建縣。1969年10月,那是在“十年--”的歲月里,受到錯誤批判的鄧小平和夫人卓琳被秘密送到江西省新建縣,住進了南昌步兵學!皩④姌恰保ìF(xiàn)南昌陸軍學院一號樓)。此后,鄧小平夫婦每天步行20多分鐘,從住地來到當時的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參加勞動,用雙腳在本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條小道,被當?shù)馗刹咳罕娪H切地稱為“鄧小平小道”。1973年2月,鄧小平恢復工作后,離開了工作生活3年零4個月的新建縣。2000年10月,鄧小平在新建縣參加勞動的車間,以及坐落在南昌陸軍學院內的鄧小平舊居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主要舊址有“小平樓”、“鄧小平小道”、“小平車間”及“小平廣場”…[詳細]
吳耕民舊居
  吳耕民舊居坐落在慈溪市周巷鎮(zhèn)二塘村,為坐北朝南的三開間六架平屋,每間面寬3.8米,進深8米,檁、椽用材比較粗大。除東次間早年被拆外,其余保存尚好。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吳耕民(1896-1991),原名潤蒼,周巷鎮(zhèn)二塘村人。1910年春,吳考入蔡元培任總理、徐錫麟任經學、魯迅執(zhí)教的紹興府中學堂。1915年9月又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國立北京農業(yè)專門學校(此校前身為京師大學堂,是當時我國唯一的一所農業(yè)高等院校),實現(xiàn)了學農夙愿,并改名為耕民。1917年吳耕民抵日本選學園藝,回國后在母校任農場實習和園藝教員,開始了他的園藝教育生涯。1921年春轉任南京高等師范學…[詳細]
定州晏陽初舊居
  晏陽初舊居在定州中山東路定州中學的斜對面,一個典型的北方風格民居,不是門前有塊碑,不是建筑油漆的鮮亮,無論如何都會讓路人忽略視而不見的。晏陽初是四川巴中人,定州的舊居則是他“貧民教育運動”中在此的居所。整個舊居坐南朝北, 是一個正房加東西廂房組合的四合院,看介紹,其舊居只是原來建筑群的五分之一,許多已不復存在。房間里空空蕩蕩的,釋放不出什么信息。如果不了解晏陽初,只看幾間空屋似乎味如嚼蠟,但歷史的意義都在背后顯現(xiàn)。晏陽初是個上世紀初的留美博士,是一位愛國兼社會改革的實踐者。那時的中國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他認為中國要改變貧窮落后的狀況,民族復興,根本的問題是解決“人”的問題,必須提高民眾的素質和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