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水洞溝文化遺址
  水洞溝遺址是三萬年前古人類繁衍生息的圣地。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fā)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fā)祥地”。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教育性”。水洞溝遺址記錄了遠古人類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豐富而珍貴的史前資料。它向人們展示了距今三萬年前古人類的生存畫卷,是迄今為止我國在黃河地區(qū)唯一經(jīng)過正式發(fā)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80多年來,經(jīng)過六次考古發(fā)掘,在水洞溝出土了三萬多件石器和67件古動…[詳細]
延安革命紀念地景區(qū)
  在陜西省延安市。1937~1947年中國0中央委員會所在地,陜甘寧邊區(qū)首府。延安革命舊址在陜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0中央所在地和陜甘寧邊區(qū)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后。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guī)X0中央舊址,棗園0中央-舊址,王家坪0中央軍事委員會、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舊址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數(shù)據(jù)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shù)據(jù)為準。是著名的革命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以豐富的資料、圖片、實物、遺址發(fā)揮著其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功能,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央-舊址——棗園占地面積80畝,1953…[詳細]
大明宮旅游景區(qū)
  大明宮遺址,在今火車站北1公里多的龍首原上。大明宮是唐京城長安“三大內(nèi)”中規(guī)模較大的一座,位于當時長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氣勢宏偉。大明宮初建于唐太宗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名“永安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夏宮。工程未完,李淵便死,遂于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高宗龍塑二年(公元662年),斂收雍、通、歧等十五州的民錢,減百官一個月的薪俸,重建大明宮。第二年遷大明宮聽政,改名為“蓬萊宮”,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又改名為“大明宮”,從此大明宮的名稱才固定下來。大明宮的范圍很大,實測宮城西墻2256米,東墻2641米,略呈楔型,其有十一門。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正殿為…[詳細]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李渡燒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進賢縣。該作坊從元代一直持續(xù)到近現(xiàn)代。遺址考古勘探面積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發(fā)掘面積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積主要為元、明、清遺跡與遺物。其文化堆積的11個層面分為南宋、元、明、清、近代、現(xiàn)代6個時期,未見南宋遺跡,其余5個時期的釀酒遺跡有水井、爐灶、晾堂、酒窖、蒸餾設施、墻基、水溝、路面、灰坑、磚柱等。水井位于李渡燒酒作坊遺址。遺跡中心部位,始建于元代,后經(jīng)增高,深4.25米,六邊形紅麻石井圈,口徑0.66-0.72米,井臺三合土筑。爐灶始建于明代,紅石與青磚砌,長徑2.80米,短徑1.42米,殘高1.98米,煙道位于頭端兩側;灶前操作坑呈“凹”字形,長2…[詳細]
河姆渡遺址
  河姆渡遺址位于浙江省余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河姆渡遺址發(fā)現(xiàn)于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農(nóng)民在村東北修建排澇站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約4米左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層的時代,經(jīng)過對地層0土的遺物的碳-14測定,確定其年代為距今約六七千年。遺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樁,很有規(guī)律的沿著小山坡呈扇形分布,這是一種干欄式的建筑,其中大的長23米多,深約7米,前廊深1.3米。許多木構件上還有榫頭和卯口,說明采用了榫卯結點的技術,這是中國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古代木構建筑中最早的榫卯。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稻谷,保存較好,經(jīng)過鑒定屬于栽培稻的秈稻和粳稻…[詳細]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約50千米,處于山區(qū)和平原接壤部位。東南面是華北大平原,西北面是山地。周口店附近山地多為石灰?guī)r,在水力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天然洞定,成為埋藏“龍骨”的倉庫,該山故名龍骨山。山上有一個東西長約140米,南北寬2.5~42米不等的天然洞穴,是50萬年以前北京猿人棲息的地方,他們先后在洞穴里群居了40多萬年,遺留下他們吃剩的殘余食物和用過的器具,還有他們的遺骸。后來,這個洞被塌方的泥沙和崩落的石塊所埋。早在1918年發(fā)現(xiàn)第一地點后,經(jīng)1921年、1923年的兩次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不少哺乳動物化石,特別重要的是在這些化石中有兩顆人的牙齒,它是北京猿人遺骨的最初發(fā)現(xiàn)。自192…[詳細]
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
  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位于河北省清苑縣,1961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共青團中央確定為全國青少年教育示范基地,1997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級景區(qū)。主要景點有: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冀中冉莊地道戰(zhàn)展廳、冉莊地道戰(zhàn)遺址保護區(qū)等。冉莊地道戰(zhàn)紀念館建于1959年,當時隸屬于冉莊村,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實際任務的需要,紀念館幾度變更,2004年3月成立清苑縣地道戰(zhàn)遺址文物保護管理委員會暨清苑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委員會,為縣委直屬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紀念館由聶榮臻元帥題寫?zhàn)^名。冀中冉莊地道戰(zhàn)展廳于1991年建成,1997年重新布展,楊成武將軍…[詳細]
田王寨景區(qū)
  田王寨遺址位于隨縣桐柏山太白頂風景區(qū)內(nèi),元、清代遺址。原名安和寨。寨墻均為石塊壘砌而成,有內(nèi)外兩重。外層寨墻僅存西南部,長約1000米,高約4米,厚約1米;內(nèi)層寨墻長約5000余米,高約5.5米,厚約1.4米,下部有不規(guī)則的瞭望孔及射孔。寨內(nèi)有多處石鋪房基,一般三間一組,通面闊10米,進深4~5米。據(jù)史載,元朝末年,桐柏山田姓農(nóng)民聚眾起義,自稱田王,立寨固城山,養(yǎng)兵聚將,訓練兵勇,寨名“安和”;清咸豐四年(1854),該寨增擴加固,面積約500萬平方米,寨內(nèi)設有甕城,峰火臺,集市等。該遺址規(guī)模較大,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田王寨位于桐柏山固城山上,海拔1018米,古寨雄踞于綿亙百里的桐柏山諸峰之上…[詳細]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位于黑龍江省寧安縣東京城。渤海是中國唐代在東北地區(qū)以靺鞨族的粟末部為主體建立的地方政權,前后設有“五京”,上京龍泉府為其首府。古城四面環(huán)山,三面瀕臨牡丹江。唐玄宗天寶末年,文王大欽茂自舊國遷都到此,但貞元初又遷往東京龍原府。貞元十年(794年),成王大華玙遷還上京,此后一直作為首都,直至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天顯元年(926年)滅渤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后屬中國社會科學院)于1963~1964年對此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勘探和發(fā)掘,進一步探明了都城的形制和布局。上京城的建制和規(guī)模完全是仿唐都長安城而興筑的,分內(nèi)城、外城和宮城三個部分,全城的平面呈長方形,外城周長17.5公里,城墻…[詳細]
垓下遺址
  垓下之戰(zhàn)遺址位于北緯33°21′,東經(jīng)117°38′處,在今靈壁縣城東南,韋集鎮(zhèn)單圩老莊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決戰(zhàn)于此,劉邦大敗項羽,迫使項羽演出“霸王別姬”和自刎烏江的歷史悲劇。如今,這片土地已經(jīng)很難找到當年戰(zhàn)爭的痕跡,不過依然留下了許多傳說和紀念建筑。座落在今靈璧縣城東15華里,宿(縣)泗(縣)公路南側。虞姬為項羽的寵妾,當年楚漢相爭,項羽四面楚歌時,虞姬自刎而葬于此。公元前202年楚漢決戰(zhàn)垓下(今靈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后大隊),項羽兵少糧盡,四面楚歌,陷入重圍,遂夜飲帳中,面對寵妾虞姬、駿馬烏騅,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王歌…[詳細]
北庭故城遺址
  北庭故城遺址位于新疆自治區(qū)吉木薩爾縣以北約12公里的護堡子。故城遺址在當?shù)厮追Q“破城子”,它是在唐代庭州城的基礎上建立的,九世紀以后屬于西州回鶻。十三世紀初隸屬蒙古,憲宗時曾在此設置行尚書省。元在此設“別失八里元帥府”,當時仍是北疆的重鎮(zhèn)。故城到了明代初年的時候才荒廢不用。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中國的學者徐松首先來此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了唐金滿縣殘碑等珍貴的文物。1908年和1914年日本人大谷光瑞率領的考察隊和英國人斯坦因分別來此非法調查和挖掘。1928年西北科學考察團也曾對遺址進行過發(fā)掘,并由中國學者袁復禮負責測圖。1979年~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又重新進行過兩次調查和測…[詳細]
文昌故里旅游景區(qū)
  越西縣文昌故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中所鎮(zhèn),景區(qū)面積2.4平方公里。景區(qū)主要旅游資源種類較為齊全,景區(qū)資源實體組合良好,疏密度優(yōu)良,層次豐富,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相得益彰,山水風光秀麗,山青、潭碧、河清、田美、土碉樓;人文歷史厚重,古道悠悠顯滄桑,文昌帝君鑄輝煌;廟宇之神圣,山水之靈秀,田園之秀美,民居之古樸,相互映襯,更凸顯出景區(qū)獨具特色的魅力,可謂文昌文化旅游圣地和國內(nèi)一流的文化觀光及休閑度假的絕佳旅游目的地。2016年11月28日,經(jīng)四川旅游標準評定委員會2016年第9次會議審議,涼山州越西縣文昌故里景區(qū)成功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qū)。文昌故里旅游景區(qū),地處南絲重鎮(zhèn)中…[詳細]
闔閭城遺址博物館
  闔閭都城遺址博物館位于無錫市濱湖區(qū)馬山鎮(zhèn)劉閭路2號,2014年對外開放,該館建筑造型舒緩流暢,恍若破殼而出的鳳凰,寓意著“鳳凰涅槃”,象征著闔閭都城在2500年后獲得重生,再現(xiàn)輝煌,是一個集文物展示、考古研究、科普教育及文化休閑于一體的多功能博物館。闔閭都城遺址是無錫市極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春秋五霸之一吳國的都城。該城始建于闔閭元年(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2008年召開的全國專家論證會上,該遺址認定為吳王闔閭都城,被評為“2008年中國考古10大發(fā)現(xiàn)”之一。博物館分兩大區(qū):主樓展覽區(qū),通過敘述闔閭城遺址的考古過程…[詳細]
敦煌陽關旅游景區(qū)
  陽關,位于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灘”上,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王朝為抵抗匈奴對邊疆的騷擾,經(jīng)營西域,在河西走廊設置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從此,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路的必經(jīng)關隘,其戰(zhàn)略地位極其重要。自西漢以來,許多王朝都把這里作為軍事重地派兵把守。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jīng)回國,就是走絲路南道,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二年領公事,兩度過陽關”的詩句。宋以后,來自白龍堆的流沙狼吞虎咽,逼著人們東撤,陽關被無情的沙漠掩埋了。而今,昔日的陽關城堞早已蕩然無存,僅有的耳目-墩墩山上的一座烽火臺仍傲然屹立著。交通敦煌…[詳細]
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元中都遺址元位于河北省張北縣饅頭營鄉(xiāng),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與當時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內(nèi)蒙古正蘭旗東)齊名。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孫子元武宗海山。元中都由內(nèi)、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組成,即外城、皇城、宮城。內(nèi)城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360米。中城套在內(nèi)城之外,面積約80萬平方米。元中都的宮室建筑按中軸線布局設計,以一號基址為中心的主體宮殿群位于內(nèi)城的中北部。作為正殿的一號宮殿基址居于內(nèi)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地表有琉璃瓦當、滴水和花磚等建筑構件。這里出土的漢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稱元代石刻中的精品。元中都遺址的挖掘工作為研究中國元代都城形制,提供了新的實例,對…[詳細]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于1957年與2006年依次被列為北京市與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進行整體改造后共分為九大景區(qū)。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龍澤魚躍為三個一級景區(qū),雙都巡幸、四海賓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輝、水街華燈、角樓古韻等為六個二級景區(qū),成為京城中一座“以人為本、以綠為體、以水為線、以史為魂、平災結合”的現(xiàn)代城市遺址公園。介紹大都城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正月正式破土,到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基本完工,歷時九年。大都城占地60里,有城門11座,全城土筑。大都的東、西墻所在位置即現(xiàn)在二環(huán)路內(nèi)側,北城是現(xiàn)在的德外、安外土城公園一線,南線在今長安街略南。自學院路向東至西壩河,已修建成…[詳細]
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位于正藍旗上都鎮(zhèn)東北約20公里處的金蓮川草原上,因地處灤河北岸又有灤陽、灤京之稱。元上都是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夏都,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于公元十三世紀中葉在中國北方草原上建立的都城,與元大都(今北京市)共同構成元朝兩大首都,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及文化中心,被稱為“世界的心臟”、“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國際性大都會,曾與巴黎、羅馬等大都市聞名于世。元王朝在1256年至1358年統(tǒng)治的百年間成為橫跨歐亞的強大帝國,征服了四十國,擁有三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在人類歷史上產(chǎn)生的影響是空前的。在其作為都城的時期,中國四大發(fā)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及元代創(chuàng)制的火銃(…[詳細]
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
  西安半坡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是黃河流域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于仰韶文化。遺址面積5萬平方米。1953年春發(fā)現(xiàn),經(jīng)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持續(xù)4年時間的發(fā)掘,從中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發(fā)現(xiàn)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以及生產(chǎn)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半坡博物館現(xiàn)陳列展覽面積約4500平方米,分為出土文物陳列、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三部分。出土文物陳列主要展…[詳細]
鄭國渠
  鄭國渠首遺址位于中國西北部陜西省的涇陽縣,鄭國渠是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公元前246年的秦代。鄭國渠全長300余華里,灌溉面積達280萬畝,至今已延續(xù)使用了2000余年。鄭國渠首遺址內(nèi)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有3個南北排列的暗洞,即鄭國渠的引涇進水口。每個暗洞寬3米,深2米,南面洞口外還有白灰砌石的痕跡。此外,遺址內(nèi)還發(fā)現(xiàn)有各種渠口、渠道、攔河壩等遺跡以及大量反映古代水利的歷代碑刻。其中的鄭國渠夯筑攔河大壩,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壩之一。鄭國渠遺址歷來享有中國水利史“天然博物館”的盛譽。它的發(fā)現(xiàn),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水利方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文物局)…[詳細]
潼關古城
  潼關,從始建至唐代,兩經(jīng)遷徙,三地設防,城池多變,設施不一。東漢初期,廢棄位于河南靈寶縣的函谷關,漢獻帝先后遷關于河南新安及弘農(nóng)衡山嶺,又于建安年間,遷關于潼關上南門外,即今港口鎮(zhèn)楊家莊、城北村一帶。潼關之名,始自于此。其建筑情況志書缺少記載。從其遺跡看,東起原望溝西沿,向西穿城北村至禁溝東岸。東西兩面臨溝,地勢平坦而廣闊。南北朝時,北周閔帝宇文覺在此打敗東魏大將竇泰后,改潼關為“潼谷關”。隋大業(yè)七年(611),將潼關遷于南北連城關間的坑獸檻谷(今港口鎮(zhèn)禁溝口附近)。隋亡后,唐朝仍在此設防約八十年。唐天授二年(691),再資助遷關,移近黃河(即今港口鎮(zhèn)的舊城址),建有關樓,城外開挖塹溝。宋、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