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貴州省 > 黔南州 > 福泉市旅游

福泉古城垣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福泉古城垣
福泉古城垣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福泉城墻位于貴州省福泉市城廂鎮(zhèn)。

福泉原名“平越”,是貴州開發(fā)較早的古州之一,秦漢置縣,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始建平越衛(wèi)土城,并設衛(wèi)所。明建文三年(1401年)筑為石城。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指揮張能在古城西北開辟了一座小西門,將河流引入城中,稱為“小西門水城”,水城河道橋孔上設放置鐵閘的閘槽,適時可以開閘放水御敵,并解決人畜用水問題。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知府楊可陶、指揮奚同柱又在水城外增加了一個外城,長約170米,把河流的一段圍進城來,以防止敵人斷絕水源。

福泉城墻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修建的。起初是一座土城,到了洪武二十四年(1391),便改為石頭城。古城墻周長4700米,墻高7米,厚3米。原先有4座石拱的城門,3座月城,即在城門外邊還加上一個半“月”形的城墻,以增強防御功能。在每座城門上都建有一座城樓,可登高遠眺,互通信息。外城的城墻與原先的古城墻連接成一氣,沿著兇嶺伸進了河水中,然后,又沿著對岸的山脊,蜿蜒盤旋,而河水則通過城墻腳下的孔道流進了城中。外城的城垣跨河而建,在水中建起了石拱橋。石拱橋一共有3個孔,長25米。為了防止敵人偷襲,在橋孔都安置了鐵柵和閘門。外城的城墻上開著一道小門,有路通向城外。在外城中還建起了一道水壩,橫跨在河上,壩長43米,寬6米,高2.6米,方便人們行走。在壩下設計了5個泄水孔,水量小的時候,河水從孔道中流過,洪水期間,河水就從壩上翻過。

2001年福泉城墻作為明代的古建筑,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一批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赤水竹海國家森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