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圣壽萬年寺銅鐵佛像坐落于四川省峨嵋縣城西南的峨眉山上。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縣城西南約7公里,是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另三處為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華山、山西的五臺山)。因為山勢逶迤,“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故而得名。峨眉山峰巒起伏,重巖疊翠,氣勢雄偉、磅礴,向有“峨眉天下秀”的美譽。山上的寺廟始建于東漢,后來歷代陸續(xù)又有增修。開始的時候這里流行道教,唐、宋以后佛教日益興盛,明、清時處于極盛時期。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原名“普賢寺”,始建于東晉隆安五年(401年),由明徹和尚創(chuàng)建。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重新建葺,并改名為“白水普賢寺”。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住持僧茂真和尚奉詔入朝,受到了太宗趙光義的嘉譽,派大夫張仁瓚攜黃金三千兩隨同茂真和尚回到成都,購買了三十萬斤銅,鑄造了一尊普賢騎白象,象高7.35米,重62噸;象為白色,足踏三尺蓮臺,雙目炯炯有神,栩栩如生。普賢端坐在象背蓮臺之上,頭戴金冠,手執(zhí)如意,體態(tài)豐潤,神情安詳,塑像比例勻稱,造型優(yōu)美,是宋代鑄造藝術的典型代表。
普賢寺曾數(shù)次被焚毀,但銅像仍然保存得十分完好,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神宗敕賜匾額“圣壽萬年寺”。為了使建筑能夠防火,重修時仿照印度、緬甸的建造技術和風格,主殿全殿無梁無柱,不用一根木頭,故而又稱“無梁殿”。殿長、寬都是16米,四壁磚砌,逐漸內(nèi)收,形成穹窿形拱頂。殿中除了供普賢像外,上方和兩側還供奉有三千鐵佛、十二個金人。穹窿頂繪有四個彩色的“飛天”,線條飄逸,讓人覺得似在翩翩起舞。圓頂上砌建有五座尖塔和獅、鹿、吉祥獸等飾物,風格極為別致。除了無梁殿外,解放后又重建了大雄寶殿,殿內(nèi)供奉有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毗舍婆佛三尊佛像,每佛都是金身的大銅佛,高達4.8米,是當年別傳禪師鑄造的,十分珍貴。
1961年3月,峨眉山圣壽萬年寺銅鐵佛像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