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摩崖造像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南2公里的孔望山南麓西端。相傳孔子曾登臨此山以望東海,故名孔望山。依山巖的自然形勢,共雕刻出1貼軀各種形態(tài)的造像。分成13個組體,刻在東西長17米、高8米的峭崖上。最大的圖像高1.54米,最小的頭像僅10厘米。
歷史沿革
造像群的題材,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古圣賢遺像”,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認為是“諸賢摩崖像”,《漢代畫像全集》認為是“人事起居”,還有人認為是“士大夫階層的人物和武士”,或“供人作樂的被剝削者”。1980年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史樹青首次指出有佛教內(nèi)容。概括起來約有三方面內(nèi)容:一曰佛教造像。像群中有高肉髻、頂光、蓮花、施無畏印、結(jié)伽跌坐等,并有表現(xiàn)佛本生故事的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圖。有表現(xiàn)佛傳故事的“說法”和“涅架”。有單個立像1坐像1菩薩像!弟子像、力士像和胡人形像的供養(yǎng)人像等。
佛像特征
這些都是佛教造像的特征。二曰道教造像。三尊各自獨立存在的正面像,分別于造像群的最高處,是摩崖中最大的造像,其衣冠同漢代常見的世俗服飾,有的像下有“蓮座”、“香爐”和“燈碗”等設(shè)置。當是道教在造像中的具體反映。三日世俗畫。即漢畫像石中常見的“進謁”、“宴飲”等。
造像群的雕刻技法,有兩種形式。一是在山巖上直接刻圖;二是在長方形的塞中刻畫。用傳統(tǒng)的漢畫像雕刻技法來表現(xiàn)外來的佛教題材,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時代特征。具體使用了單線陰刻、平面線刻、淺浮雕和高浮雕四種,基本以平面線刻為主,約占整個造像的80%。
對造像的時代,有的認為是東漢晚期。有的認為從造像的主體來看,可認為是東漢遺物。也有人據(jù)洪適《隸釋》所收錄的東漢靈帝烹平元年(172年)《東海廟碑》考證:東海君廟供奉的神像就有兩處,一處在廟內(nèi)禮堂,一處在廟外祭壇?淄侥ρ略煜駮r代,當于此前后。還有人提出,孔望山造像的年代應在“晉魏之后,元魏之前”的觀點。此外,有人認為,造像時代有晚到南北朝劉宋時期,甚至唐代的可能。
關(guān)于佛教藝術(shù)傳人連云港孔望山之路線,也有兩種不同見解。一日海上絲綢之路,二曰西域通往內(nèi)地的陸地絲綢之路逐步向東延伸所至。
孔望山造像比人們認為最早的敦煌莫高窟佛教藝術(shù)(366年)還要早約200年。它是我國佛教藝術(shù)的早期雛形。
孔望山社區(qū):孔望山社區(qū):位于鹽河南路120號! 孔望山社區(qū)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