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東郊公園AAA 臨夏市東郊公園位于東區(qū)顯著位置,南鄰城東四路,東靠北濱河東路,北側(cè)為三易黃金水岸住宅區(qū),西側(cè)為李孟村史家社河灘地。公園始建于1985年,建成于1990年,為了充分發(fā)揮東郊公園綜合功能,給東區(qū)群眾提供一個休息娛樂的理想場所,市委市政府決定對東郊公園現(xiàn)有基礎設施景觀大部分保留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改造升級,總投資1000多萬元對公園的正門、圍墻、動物園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并將其列為臨夏市“兩個共同”建設……[詳細] |
枹罕山莊AAA 枹罕山莊,你用柔美動人的情懷,讓我在那個炎熱的夏季里找到了半晌寧靜與悠閑。以至于寒冬來臨、風雪交加之時,我仍然久久迷戀著那片景色宜人的生態(tài)園而不能自拔。遙想著那片夏日里綠樹成蔭、風光旖旎的風景區(qū),此時此刻,是否也是銀裝素裹?寒氣襲人的季節(jié)里,那棵曾經(jīng)讓我在炎熱夏季盡情納涼的銀杏樹是否也是冰雕玉砌般地樣子,冷得瑟瑟顫抖。盛夏,酷熱難當,于是和家人一同前往枹罕山莊游玩。轎車沿著平坦的柏油路向臨夏市西郊……[詳細] |
東公館AAA 東公館是臨夏聞名遐邇的古建筑,就河州磚雕、木刻、彩繪的集大成者。它是解放前“西北三馬”之一的馬步青為其修建的公館別墅,因位居市區(qū)東面而稱為東公館。馬步青,字子云,祖籍今臨夏縣漠泥溝,解放前曾先后任-第八戰(zhàn)區(qū)第四十集團軍副司令、騎五軍軍長、甘新公路督辦、柴達木屯墾督辦、蒙藏委員會委員等職,人稱“馬督辦”。其統(tǒng)治勢力曾達到青海及甘肅武威、臨夏等地,財大勢重,是甘肅馬家集團中的中堅人物。1938年,日寇……[詳細] |
王尚書墓園有五百多年歷史,是明朝兵部尚書邑人王竤的墓園。它是聞名西北的人文景觀,也是臨夏各族人民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chǎn)。1994年,被市政府公布認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劃撥土地7畝,由其后裔及社會力量逐年復建,初具規(guī)模。1999年,定為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尚書名王竑,字公度,號休庵,明代河州人(生于1413年)。幼年聰穎好學,正統(tǒng)四年考中二甲進士,十一年授戶部給事中,官至兵部尚書,明弘治元年(1……[詳細] |
人民紅園AA 人民紅園位于臨夏市城區(qū)西北角,原是紅水河畔的草樹灘,1958年開辟為園林,園內(nèi)建筑以小巧玲瓏的江南園林風格和高大恢宏的臨夏地方民族建筑特色相結(jié)合,樓閣設計精巧、造型別致,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技藝精湛,飲譽西北。它把漢族的木刻,回族的磚雕和藏族的彩繪巧妙的融為一體,整體建筑錯落有致、古樸典雅。廳堂軒館、樓閣回廊,亭臺水榭、墻垣照壁,各具特色。紫斑牡丹,百年古樁盆景更是響譽省內(nèi)外,是州內(nèi)唯一錄入“中國……[詳細] |
臨夏州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1月,屬綜合性地志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團體會員,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文化遺產(chǎn)“歷史再現(xiàn)”工程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協(xié)會常務理事單位,蘭州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文科實踐教育基地,西北民族大學教學實習基地。新館位于甘肅省臨夏市東區(qū),占地面積13200平方米,建筑面積8687.2平方米。臨夏州博物館承擔全州文物調(diào)查、搶救清理、征集保管、宣傳展示等工作……[詳細] |
明朝兵部尚書王竑是臨夏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弘治元年(1488)12月去世,謚莊毅,葬于河州城東。嘉靖十一年奉詔重修墓園,并編夫看守。1964年1月,王竑墓被批準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初,成立臨夏王竑墓園籌建委員會,臨夏市劃撥7.2畝土地,開始原地重建。后又征地1.5畝,解決了路基等問題。20多年來,采取政府撥款和各族各界集資相結(jié)合的方式,經(jīng)過兩期工程建設,修起南北長140米、東西寬約7……[詳細] |
臨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副縣級事業(yè)單位,隸屬臨夏州文化出版局。館址位于臨夏市紅園5號,占地面積13191平方米,建筑面積8687.2平方米。該館現(xiàn)有職工28人,專業(yè)人員15名,其中副研究館員2名,館員5名,助理館員8名。內(nèi)設機構(gòu)有辦公室、保管技術部、考古研究部、陳列宣教部、保衛(wèi)部,承擔全州文物調(diào)查、搶救清理、征集保管、研究宣傳等工作。現(xiàn)有館藏文物3683件,其中一級……[詳細] |
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位于臨夏市,是原國民黨軍第四十集團軍副司令馬步青出資修建的私人住宅,建于1938~1947年,是由當?shù)刂そ尘脑O計施工,耗資近百萬銀元修建而成。建筑面積5976平方米。東公館為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布局,正門為仿西洋式建筑風格的磚砌牌坊門。西院、南院四面均為五開間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天井是整個建筑群的中心,有四個門分別通往東南西北四院,呈田字形布局。東公館的磚雕尤為著名,檻墻和墀頭都有精……[詳細] |
介 紹 容量2.2億立方米,湖面17.3平方公里,在劉家峽水電站和鹽鍋峽水電站之間,黃河之水折向西流,形成湖面,呈S形大拐彎,湖中有大小島嶼9處,兩個面積較大的河心洲沙島,猶如一幅天然太極圖形。故該水面被稱為太極湖,島嶼被稱為太極島。 太極湖以北是一望無際的沙洲,洲上千畝蘆葦隨風搖曳,水以島美,島因水秀。千畝蘆葦蕩內(nèi),水鳥嬉戲,天鵝起舞,棲息著灰鶴、白鶴、丹頂鶴等26種2萬多只珍禽益鳥,是西北地區(qū)……[詳細] |
羅家尕塬遺址位于臨夏市南龍鄉(xiāng)羅家灣村東北側(cè)。是一處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半山、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共存的遺址。面積約66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米,暴露有灰坑、房址、窯址和墓葬。采集有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的泥質(zhì)和夾砂紅陶罐、缽、瓶、甕等殘片,多飾繩紋,彩陶紋樣有黑彩勾葉圓點紋、弧線三角紋、帶狀網(wǎng)紋;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的泥質(zhì)和夾砂紅、灰陶壺、罐殘片,多飾繩紋、附加堆紋,彩陶紋樣有黑、紅彩鋸齒紋、葫蘆……[詳細] |
萬壽觀在臨夏市西兩華里處“萬傾塬頭”,依北塬塬頭五峰修建,觀建于中峰,系河州八景之一。始建于唐初,1983年重建,是西北道教第二大觀,與崆峒山齊名。萬壽觀自上而下,共分七級,為觀音殿、真武殿、紫薇殿、玉皇殿、福祿殿、三清殿、混元閣,最高處于1994年建有七級寶塔,又名“乾元塔”,高43米。據(jù)河州志記:元,飛陽真人,在此-,成道羽化。明正德年間,定名“萬壽觀”。此觀幾經(jīng)興廢,“文革”又遭劫,殿毀塔炸……[詳細] |
臨夏市博物館位于環(huán)城東路東公館院內(nèi),前身為1984年成立的臨夏市文物管理所,1996年更名為臨夏市博物館。館內(nèi)現(xiàn)有陶器、瓷器、銅器、鐵器、玉石器、金銀器、琺瑯器、骨角牙器、造像、化石、書畫等多種類型的館藏文物2020件,其中一級文物9件,二級文物73件,三級文物399件,F(xiàn)有工作人員19人,設其中館長1名,副館長2名,專業(yè)技術人員4人,保衛(wèi)人員10人,講解員2人。該館文物庫房面積100平方米,展廳……[詳細] |
王竑墓位于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城北街道北寺新村,墓葬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嘉靖十年(1531)敕賜再次修繕,葬有明憲宗時兵部尚書王竑。墓園坐北朝南,南北長140米,東西寬約70米,占地面積5466平方米,建筑面積2041平方米,F(xiàn)存封土,直徑約10米高約3米,現(xiàn)存明景泰元年螭龍碑1通,高1.3米,寬1.08米;甬道南北長約300米,寬約60米;另存華表1件,石虎、石羊各1件,石鼓1對,碑座……[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