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垂虹橋,俗稱“大橋頭”,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陳村鎮(zhèn)舊圩居委水坑基路段。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元年(1851)年重修。東西走向,跨越村中小涌。橋為三孔石拱橋,全長29.32米,寬2.85米。橋墩和橋拱以花崗巖條石構建,橋拱運用橫聯(lián)式砌筑,嵌有麻石匾,陰刻“垂虹橋”楷書大字,落款為“咸豐元年闔鄉(xiāng)重修”。橋面鋪設麻石,兩側置素面石欄桿。橋兩端各設置21級麻石臺階,上面鐫刻菱形花紋以防滑。垂帶前置抱鼓石�!�[詳細] |
![]() | 御波橋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街道三洲居委文明東路。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光緒十一年(1885)重修。為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跨越何家涌。全長16.3米,頂寬3.10米。花崗巖橋墩。以麻石條石橫聯(lián)式砌筑橋拱。七塊青石板砌成橋面。橋兩邊以麻石臺階上落。北面欄板陰刻“御波橋” 三字,落款為“光緒十一年乙酉仲春重建”。南面陽刻“御波橋”三字,落款與北面同�;◢弾r欄桿,欄桿兩端置四只小靠山石獅。橋梁體態(tài)優(yōu)……[詳細] |
![]() | 百歲坊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古朗村天市街衛(wèi)生站側。清乾隆十七年(1752),為伍得覺之妻梁氏101歲壽終而建。坐北朝南,三間四柱三樓石牌坊。明間闊1.43米,次間闊0.78米。通高約4.8米。紅砂巖和鴨屎石質(zhì),重修時加入花崗巖。歇山頂,脊飾鰲魚寶珠。出三抄砂巖如意斗栱托檐。明樓龍門枋陰刻楷書“貞壽之門”。額枋正刻 “百歲坊”,落款:“旌表百歲伍門梁氏”,“乾隆十七年仲冬谷日”,背刻梁氏生卒、……[詳細] |
![]() | 節(jié)孝坊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古朗村排牙坊。清嘉慶三年(1798),為伍文光妻林氏立。牌坊坐西北向東南。為四柱三間三樓廡殿頂石牌坊。高4.25米,明樓寬3.3米,總寬5米。牌坊以花崗巖構筑,脊兩端飾鰲魚咬含,出三抄如意斗栱托檐。柱根有抱鼓石夾護。明間檐下置“圣旨”石匾,匾框以龍鳳環(huán)繞。坊額正面陽刻“節(jié)孝”,背面刻“奕世流芳”四字。次樓枋額上浮雕葫蘆等圖案。節(jié)孝坊是順德存留較少、保存較好的牌坊,……[詳細] |
![]() | 昇平人瑞坊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上地石獅巷4號左前方。清同治六年(1867)為旌表何大寬百壽而立。牌坊坐西北向東南,為四柱三間單向沖天式石牌坊。高5.35米,面寬4.5米。整座牌坊以花崗巖筑成。柱頂飾寶珠。前后柱根有八塊抱鼓石夾護。明樓中懸“圣旨”石匾,枋額上陰刻“昇平人瑞”四個行楷大字,落款為“同治六年(1867)奉旨旌表百歲 教授文林郎何大寬立”。 枋下雀替浮雕博古、花卉紋飾。該牌坊形制……[詳細] |
![]() | 簡竹居牌坊、六角亭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北滘鎮(zhèn)北滘居委簡岸路北側。1934年順德縣長陳同昶向廣東省政府呈請修建,以紀念嶺表鴻儒簡朝亮先生。共包括六角亭兩座與牌坊一座,呈品字形分布,臨河而建。牌坊坐西南向東北,為四柱三間沖天式牌坊�?倢�6.3米,明間寬3.2米。柱頂飾云紋。碎石、混凝土結構,牌坊通體飾有石米。額枋尚存“經(jīng)明行修”四字,依稀可見。六角亭為攢尖頂,頂飾寶珠,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該建筑是……[詳細] |
![]() | “馬姓回甦井”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水藤村先揚馬巷。元代提督馬良佐之孫馬聰開鑿。傳說開井后,有人在井水中下毒。馬姓人將井水全部抽干,在井底放下朱砂,上壓帶小孔銅板,自此以后井水能除百毒,故又稱“朱砂井”。 井欄、井圈均由鴨屎石構造。井口外徑0.70米,內(nèi)徑0.53米。井欄內(nèi)側陰刻“馬姓回甦井”五字。井水常年充沛。該井是我區(qū)保存最好的元代古井,具歷史、文化價值。2006年10月25日,馬姓回甦……[詳細] |
![]() | 漱玉泉俗稱“長流水”,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龍江鎮(zhèn)沙富村長流大街鳳凰山下。始建于明代,明代萬歷年間馬福安重修,20世紀20年代再次重修。由五個池(井)組合而成。三個方池、一個半月形蓄水池呈直線排列,旁為一個六邊形水井,總長12米,寬8.2米。井欄、池壁、地板均由白麻石構成。水源從鳳凰山上來,依次流入三個方池,再經(jīng)龍頭狀出水口流入半月池,再流入河涌。水流淙淙,從不間斷,故稱“長流水”。 水井邊麻石陰……[詳細] |
![]() | 周鑒井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大良街道蘇崗居委太平山麓。井為圓形,井欄高約0.5米,外井徑0.7米,深1.5米。鴨屎石構造。由于泉水不斷涌出,村民珍惜泉水,又在井邊砌了一個井徑近5米的半圓形水池,并鑿一小孔引水入池。周鑒井相傳在明朝萬歷年間,因修建舊寨塔的需要而開鑿。目前井水仍清澈甘甜,大批村民到此取水,在村民中影響較大,具有較高的歷史、民俗價值。2006年10月25日,周鑒井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詳細] |
![]() | 麥孟華、麥仲華故居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吉祐村愛日名關二巷4號。是麥孟華、仲華兄弟的祖輩世代居住之所。坐西向東,面闊10米,進深5米�,F(xiàn)僅存大廳一座。硬山頂,龍舟脊,鑊耳山墻,素胎瓦,青磚墻。麥孟華(1874—1915),字孺博,號蛻庵。光緒十九年(1893)恩科舉人。曾參與公車上 書-,是維新派報業(yè)的主力軍之一。麥仲華(1876—1956),字曼宣,號武穎。清諸生�?涤袨榈氖軜I(yè)弟子,女婿�!�[詳細] |
![]() | 伍憲子故居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杏壇鎮(zhèn)古朗竹林二巷2號。清代建筑。坐西南向東北,三間兩廊式民居�?偯鎸�10.80米,總深8米。硬山頂,平脊,灰碌筒瓦,青磚墻。故居主人伍憲子(1881—1959),原名莊,又名文琛,號夢蝶。近代報業(yè)名人。早年隨康有為受業(yè),加入保皇會,歷任《香港商報》、《南洋總匯報》、《國事報》主筆。民國初年,任廣東、湖北內(nèi)務司司長,并與徐佛蘇合辦《國民公報》。其后創(chuàng)辦《唯一日報》、……[詳細] |
![]() | 羅氏宅第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均安鎮(zhèn)沙浦海珠巷1號右側。為著名粵劇樂師羅家樹及粵劇名伶羅家寶的故居、舊居。民國建筑,融合中西建筑風格。磚混結構樓房。坐東南向西北。寬7.7米,長12.4米,高兩層半。青磚墻,正面飾石米。麻石門框,地鋪階磚、花階磚。女兒墻上灰塑瑞獸、二樓陽臺、窗楣上的拱形灰塑,精致細膩、形象生動,并有“為善最樂”、“吉祥如意”等篆書。該民宅裝飾精致,保存狀況較好,是研究順德民國建筑史……[詳細] |
![]() | 梁廷枏故居位于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街道常教居委藤花巷聚星里4號。清代民居。坐東南向西北。三間兩廊式布局�?偯骈�15米,總進深9.5米。正屋為硬山頂,素胎瓦當,青磚墻,墻上開窗,紅砂巖石窗框,紅砂巖石腳。街門為回字門。梁廷枏(1796——1861),字章冉,號藤花亭主人。順德倫教人。是清末嶺南著名愛國學者,曾擔任林則徐幕僚,著有《粵海關志》、《海國四說》等書。是我國近代最早睜眼看世界的知識分子之一,其故……[詳細] |
![]() | 鳴石花園位于佛山市順德區(qū)倫教街道羊額村豐埠坊。是民國年間,印尼僑胞、橡膠商人何鳴石先生所建。占地500平方米。園內(nèi)建筑有中國傳統(tǒng)風格和中西結合風格。八角涼亭為攢尖頂、綠琉璃瓦面;傳統(tǒng)大屋為硬山頂、青磚墻、紅砂巖石腳,存精致的鎏金幾腳花罩。磚混結構的兩層樓房、庭院拱門,則混合中西建筑風格,有愛奧尼式羅馬柱等�;▓@內(nèi)花圃、噴水池、古井仍存。鳴石花園整體形制基本得以保存,當年建園時所植的玉堂春、野鶴仍青……[詳細] |
![]() | 劉氏宅第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樂從鎮(zhèn)騰沖村掘涌大街25號。中華民國二十二年(1933),旅居南非的劉蔭興建。是高兩層帶一小方亭的磚混結構房屋,坐南向北,面闊10米,深兩座17.2米。平頂,青磚墻,麻石腳。建筑為中西合璧風格。正面為水磨青磚墻,平整細密。正門回字門,麻石門框。墻上開窗,麻石窗框,鐵窗枝,彩色玻璃窗門。窗楣上有拱形、直線、花形的磚雕窗飾,磚雕人物故事場景非常精致,并雕有“民國癸酉”、“……[詳細] |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