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眉山市旅游

眉山市景點介紹

  平羌小三峽又稱嘉州小三峽。平羌江,是岷江流經青神縣漢陽壩至樂山城東一段水路的古稱,平羌小三峽由平羌江上犁頭峽、背峨峽、平羌峽連貫而成,全長12公里,峽區(qū)河道迂回,風光綺麗,現(xiàn)已開辟成樂山水上游覽的一條新熱線。從樂山市悅來鄉(xiāng)順水而下,輪船很快駛進了犁頭峽,兩岸山巒疊嶂,連綿起伏,臨江崖壁遍布,石洞、狹窄水深。因此地盛產名貴“江團”魚,故又稱“魚窩頭”。再往前行,兩岸景色迥異,相映成趣,右岸怪石崢嶸,……[詳細]
  彭祖山又稱彭蒙山、彭王山。從遠處眺望,一線山脈從谷底微微隆起,漸隆、漸高、漸大,蜿蜒直上,最后隆成一座高大的山巒便嘎然而止。在高高的山巒之下,又有一線小一些的山脈微微隆起,也是漸隆、漸高、漸大,它和上面的山脈互為環(huán)抱,蜿蜒而下,最后隆成一座碩大的山丘便又嘎然而止了,剛好和上面的山脈微微隆起的尾部連接,山與山就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立體的“太極”圖。這種地貌是絕無僅有的。彭祖山風景區(qū):國家AA級風景名勝……[詳細]
  槽漁灘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洪雅境內青衣江上游,景區(qū)面積18平方公里。風景區(qū)內,古老的桫欏樹群影映著碧綠的水面,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歷史交相輝映,構成獨特的江峽風光,飲譽中外。槽漁灘風景名勝區(qū)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人文景觀,開發(fā)出6大景區(qū)40處景點。風景區(qū)內交通方便,通訊發(fā)達,還修建了高中低檔賓館4座,接待床位達1100多個;蒼山翠嶺中的“雅江書院”,完全依照原清代建筑風格而建。登上33米高的奎星閣景區(qū)……[詳細]
  江口崖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地區(qū)彭山縣江口鎮(zhèn)岷江東岸上。該墓的時代上限為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晚期,下限不晚于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以東漢(公元25年-220年)時期崖墓為大宗。崖墓以江口鎮(zhèn)梅花村為中心,在塞子山、高家溝、鹽井溝、打魚溝、油房溝等地點都有分布,面積30.4平方公里,現(xiàn)存崖墓4580座。江口崖墓的墓葬形制有6種類型,包括船形室墓、豎井橫室墓、巖室與磚室結合墓、天井墓和……[詳細]
  彭祖山舊稱仙女山,海拔610米,位于“長壽之鄉(xiāng)”彭山縣東北部,是中國傳說中八百歲壽星彭祖及其女兒修身之地,也是世界長壽文化和茶葉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仙女山上有中國氣功鼻祖、壽星彭祖的墓冢,以及彭祖祠、彭祖煉丹洞等歷史遺跡;展示彭祖長壽三大秘訣的養(yǎng)生殿、采氣場、雉羹館;造型巧妙的彭山雙佛,一坐一立,立佛釋迦牟尼高28米,坐佛多寶如來佛高24米;香火旺盛的宗教文化地慧光寺,險峻奇特的九天攬勝等20余處景……[詳細]
  蘇東坡詩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嵋翠掃雨余天”就是對瓦屋山的贊美。瓦屋山四季可觀日出、云海、神光、圣燈及“三個太陽”等奇觀。春看萬畝杜鵑,夏觀飛瀑流泉,秋賞滿山紅葉,冬睹南國冰雪�?袋c瓦屋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空氣濕度,風向等條件,極易出現(xiàn)云海,日出、佛光、圣燈等神奇的天象景觀,景觀出現(xiàn)的幾率比峨眉山金頂還要大,山頂象爾巖是觀景的最佳位置。瓦屋山植被茂密,種類繁多。山上動物很多,在秋冬季節(jié)可在“野�!�[詳細]
  三蘇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原為五畝庭院,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摹擬重建。經歷代增修擴建,現(xiàn)占地86畝。三蘇祠既保持了蘇氏故居的風貌,又體現(xiàn)了祠園建筑的古樸幽深。肅穆中有疏朗之氣,典雅中而洋洋大觀。庭園紅墻環(huán)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特色。樓臺亭榭,莊重典雅;匾額對聯(lián),詞意雋永。祠內供奉陳列有三……[詳細]
  黑龍灘水庫是建國以來我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主要依靠四川都江堰引水充灌,水庫始建于1970年,于1972年竣工。渠系工程先后經過八年建設,七年整治,歷時十五年竣工。黑龍灘水庫是群眾投勞,國家補助,以民辦公助的形式修建的,總投資20266萬元,其中國家補助10153萬元,群眾投資加投勞折價10113萬元,基本上各占一半。為修建水庫仁壽人民出了大力,流了大汗,甚至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總計因……[詳細]
  瑞峰崖墓群位于眉山市青神縣岷江西岸的瑞峰鎮(zhèn)黃角村丘陵地帶,是一處數(shù)量眾多、分布密集、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墓葬群。2006年5月,瑞峰崖墓群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六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秦并巴蜀后,四川盆地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躍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兩漢時期,隨著社會穩(wěn)定和生產力的提高,出現(xiàn)了一批擁有大量土地和佃戶的富裕莊園主,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民眾的意識形態(tài)和喪葬制度開始轉變,厚葬和家族……[詳細]
  中巖寺位于中國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東南9公里處,傍岷江東岸,分上、中、下三寺,統(tǒng)稱中巖,面積約5平方公里。蘇東坡年輕時曾經在此讀過書,是蘇東坡初戀的地方,現(xiàn)存有東坡讀書樓,宋時,范成大,陸游等來過此處。中巖寺始建于唐代,系川南佛剎叢林之一,素以“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處”著稱�,F(xiàn)坐落在上寺翠微峰下的“中巖書院”曾培育出大文豪蘇東坡。系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級旅游區(qū)……[詳細]
  天府農耕·響水六坊景區(qū)位于仁壽縣珠嘉鎮(zhèn)境內,距成赤高速仁壽出口1公里處,以原生態(tài)山水環(huán)境和鄉(xiāng)野田園風光為特色,是集農耕文化體驗區(qū)、農業(yè)主題公園、生態(tài)體育營地、深度休閑度假區(qū)、高端生態(tài)人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都市近郊型休閑旅游度假區(qū),內有20多座淺丘相連,10多萬株名貴樹木郁郁蔥蔥,25公里自行車環(huán)線依山而繞,4余公里水岸線貫穿其中�!�[詳細]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如果您有介绍家乡风光的文字、图片,欢迎与我们联系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我们: Email:bytravel666*163.com(*改为@)
  晋ICP备20230160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