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山西省 > 運城市旅游

運城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壽圣寺大殿時代:元地址:新絳縣澤掌鎮(zhèn)北蘇村宋建隆二年(961年)創(chuàng)建,后歷代均有修葺。現(xiàn)僅存元代大殿。大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建筑面積250平方米。檐下斗栱四鋪作單下昂,補間斗栱一朵。殿內使用減柱造,后槽施大內額一根,梁架結構為六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三椽栿與四椽栿上皆施彩繪。2019年10月7日,新絳壽圣寺大殿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薛嵩墓薛嵩墓(第一批省保)時代:唐地址:夏縣水頭鎮(zhèn)大張村北300米薛嵩、名尹,字嵩(?—772年),河東萬泉(今萬榮縣)人。薛仁貴之孫,曾平安祿山之亂,任尚書右仆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照文軍節(jié)度史,封平陽郡王。該墓坐北朝南,占地832平方米。由墓室、甬道、天井、過洞、壁龕、墓道組成。墓冢封土高2.45米,周長91米。墓前有唐大歷八年(773年)神道碑一通�,F(xiàn)存石羊兩尊。甬道內保存有約20平方米的……[詳細]
  董封戲臺董封戲臺(第六批國保)時代:明地址:絳縣安峪鎮(zhèn)董封村戲臺坐北朝南,磚砌臺基,石條壓面,高0.9米,面寬、進深均三間,平面近方形,建筑面積102.4平方米,單檐歇山式屋頂。檐口施用粗大的額枋,五鋪作雙下昂斗栱,當心間施五鋪作雙抄斗栱,后檐斗栱五鋪作雙抄。四架椽屋用三柱結構,四椽栿上施月梁式平梁�!�[詳細]
  萬泉文廟萬泉文廟(第六批國保)時代:明地址:萬榮縣萬泉鄉(xiāng)萬泉村文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2784平方米�,F(xiàn)僅存大成殿和影壁。大成殿為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所建,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建筑面積282.48平方米。前檐斗栱五踩雙昂,后檐及兩側均為五踩單昂。梁架結構簡潔,為六椽栿通達前后檐�!�[詳細]
  程村遺址程村遺址(第三批省保)時代:東周地址:臨猗縣廟上鄉(xiāng)程村東遺址南北長1150米,東西寬1100米,1987年12月調查,未發(fā)掘,據(jù)自然剖面觀察,文化層厚約1米,地面暴露有豆、盆、甕等器物殘片,均為灰黑陶。遺址保存完整。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虞國古城遺址時代:周地址:平陸縣張店鎮(zhèn)古城村及四周據(jù)清乾隆版《平陸縣志》記載:該城為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古城遺址南北長2.5米,東西寬2公里,現(xiàn)殘存城外郭南墻300余米,墻基寬15—20米,夯層厚6—8厘米。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泉掌關帝廟位于新絳縣泉掌鎮(zhèn)泉掌村中心西鄰泉掌村委會。坐北向南,東西長19.6米,南北寬21米,占地面積412平方米�,F(xiàn)存正殿,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殿內梁脊板及石刻記載,明弘治八年(1495年)、弘治十年(1497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九年(1731年)、乾隆五年(1740年)均有修葺。正殿保存完整。建于高0.9米的磚石臺基上,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平面近方形,重檐……[詳細]
  大洋泰山廟大洋泰山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地址:夏縣瑤峰鎮(zhèn)大洋村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僅存元代大殿一座。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90平方米。大殿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插廊,斗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殿內四椽栿底部有“元大德八年重修”等題記�!�[詳細]
  八龍寺塔八龍寺塔(第四批省保)時代:宋地址:萬榮縣榮河鎮(zhèn)中里莊村塔原為八龍寺附屬建筑物,現(xiàn)寺已毀,僅存塔一座。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高約23.9米。平面正方形,實心。底座高0.62米,邊長3.65米。一至五層辟有磚券拱門,一至六層塔檐下皆施仿木構斗栱,七層上筑寶頂。2013年5月,中里莊八龍寺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北辛舍利塔時代:明地址:萬榮縣榮河鎮(zhèn)北辛村塔原是崇圣禪院內附屬建筑,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F(xiàn)寺已毀,唯塔尚存。塔為三級覆缽式磚塔,通稱-塔,高21米。平面為正方形,邊長7.8米。一、二層為正方形,三層為圓形覆缽,塔頂相輪已毀。2019年10月7日,北辛舍利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北陽城磚塔北陽城磚塔(第四批省保)時代:宋地址:稷山縣清河鎮(zhèn)北陽城村據(jù)塔內所嵌石佛題記,該塔由北陽城村村民解武為其母奉佛建造,建于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塔為七級方形磚塔,高5米。塔基嵌有1尊釋迦牟尼石佛像。以上各層皆為疊澀出檐。2013年5月,北陽城磚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后稷廟后稷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明地址:聞喜縣陽隅鄉(xiāng)吳呂村吳呂后稷廟位于聞喜縣陽隅鄉(xiāng)吳呂村,創(chuàng)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明嘉靖年間(1522—1566)、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和五十三年(1788)先后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一進院落式布局,中軸線上存有水陸殿和戲臺,均為元代遺構。水陸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門墩石上有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題記。戲臺與水陸殿……[詳細]
  北池稷王廟位于新絳縣陽王鎮(zhèn)北池村西北部,一進院落,坐北朝南,南北長38米,東西寬32.65米,占地面積1241平方米。據(jù)廟內正殿脊枋題記,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創(chuàng)建。后多有重修擴建。廟內正殿和戲臺為明代建筑,其余全為清代建筑。北池稷王廟中軸線上南為戲臺北為正殿,兩側有配殿、耳殿等東西配殿為天王殿、財神殿,東西耳殿分別為關爺?shù)�、圣母殿。戲臺西側有土地廟,東側的鐘樓已毀。戲臺建于1.25米高的磚……[詳細]
  時代:明地址: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縣瑤峰鎮(zhèn)南關村解放南路80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據(jù)廟中碑文所載,該文廟始創(chuàng)與宋朝。夏縣文廟位于夏縣城內解放南路學巷內。據(jù)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夏縣志》記載,文廟始建于宋,元至元十四年(1354年)重修,明清時期屢次增建修葺。現(xiàn)僅存大成殿。夏縣文廟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八椽,單檐歇山頂,筒板瓦屋面,琉璃剪邊,兩山面博風板和山花表面皆鑲以琉……[詳細]
  永興寺塔永興寺塔(第四批省保)時代:唐末五代地址:臨猗縣城關鎮(zhèn)三原頭村塔建于唐末五代,為方形九級(現(xiàn)余八級)樓閣式磚塔,高13.5米。矗立于古郇城遺址上。一層中空,內設佛龕,余皆為實心。各層皆為疊澀出檐,裝飾倚柱、門窗。塔身逐層向上收分,塔頂殘損。閭原頭永興寺塔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為宋代磚塔,2013年被評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