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 玉林旅游

玉林文物古跡介紹

1、玉林謝魯山莊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玉林謝魯山莊
  謝魯山莊是廣西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陸川縣城南部26公里烏石鎮(zhèn)謝魯村,占地400畝,莊內亭臺樓閣,回廊曲徑,依山構筑。所有房屋建筑均為磚墻瓦頂,保持著濃郁的鄉(xiāng)風民俗。著名作家朱千華先生在其園林文化著作《雨打芭蕉落閑庭·嶺南畫舫錄》中,對“謝魯山莊”有詳盡記述。全莊貫以“一至九”的數字,取“天長地久”之意。山莊奇花異木有200多種,尤以五色茶花、胭脂樹、四季繡球、百年金(銀)桂花、四季玉蘭、百年羅漢不老松等為珍貴。在山莊數百畝荔枝林中,點綴著古雅的亭臺樓閣,令人流連忘返。山上有一般終年不息的礦泉流經山莊,山下附近還有一處可供治病健身的溫泉。山莊招待所,是旅游的好地方。謝魯山莊是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名莊之一。謝魯山莊原名“樹人名屋”,始建于1916年,占地480多畝,周長5公里,是一座保留完好的國民黨將軍呂芋農的嶺南型園林別墅,是廣西三古典園林之一。在山莊數百畝荔枝林中,點綴著古雅的亭臺樓閣,……[詳細]
容州民國小鎮(zhèn)
  容州民國小鎮(zhèn)是廣西首個文商旅產業(yè)生態(tài)綜合體驗區(qū),是以民國歷史氛圍營造為基調,融合化文、旅游、娛樂、休閑、度假、購物為一體的新生活商圈。容州民國小鎮(zhèn)無疑是欣賞一場穿越百年的視覺盛宴,其內容自然也是關于民國時期的容縣。小鎮(zhèn)的街口,是以一個舊火車頭為景觀,一條長長的鐵軌沿著街口一直延伸到小鎮(zhèn)的那一頭,乘著火車去旅行,變成小鎮(zhèn)慢游的旅行方式。你能想像二三十年代前的鐵路和火車是什么樣的嗎?這是根據1935年容縣人廖百芳修建的廣西第一條鐵路,以及他輾轉從德國購買回來的火車頭的歷史記憶建成的景觀,將廣西鐵路的百年歷史在這里重現。小鎮(zhèn)晚上的重點在于沿著鐵路移動的百樂門舞臺,隨著舞臺的緩緩移動,《綠島小夜曲》、《茉莉花》、《夜上海》等風靡二三十年代的音樂,飄蕩在小鎮(zhèn)夜空,加上采用先進的舞臺特效、燈光技術等創(chuàng)意手段,將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傳統文化之中,順應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以恢弘的氣勢、絢麗的色彩,再現民國繁華,……[詳細]
經略臺真武閣
  容縣真武閣位于容州古城內。真武閣全閣為木質結構的建筑,被譽為“天南杰構”,舉世無雙。真武閣與湖南岳陽樓、湖北黃鶴樓、江西滕王閣合稱中國古代江南四大名樓(閣),1982年被評為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0多年來,真武閣經歷了5次地震,4次大臺風,仍安然無恙,是四大名樓(閣)中唯一沒有進行重修而完整保留至今的一座。真武閣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是全閣結構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經略臺真武閣始建于唐大歷三年(768年),根據文獻記載,當時著名的詩人元結任容管經略使時,為了操練軍士和欣賞風景,修筑了經略臺。臺長約50米,寬約15米,高4米左右,中間夯土,四周用磚石砌筑,堅實穩(wěn)固。明洪武十年(1377年),“建玄武宮于其上”,奉祀真武大帝以鎮(zhèn)火神。明萬歷元年(1573年)又大興土木加以擴建,建成一座坐北朝南的三層樓閣,0周圍還有廊舍、垣墻、鐘磐、鼎爐等附……[詳細]
李宗仁屯兵遺址
  李宗仁屯兵遺址翻開民國歷史,有一位人物不能不提,他就在慢當時咤風云的新年桂系首領、位居民國代總統的李宗仁。李宗仁與興業(yè)有著不解緣,至今在興業(yè)縣城隍鎮(zhèn)的鹿峰山上仍在他當年的屯兵遺址,在民間還流傳著他“正月初一火燒天棚”和“連升三級”的傳奇故事。鹿峰山位于興業(yè)縣城隍鎮(zhèn)圩鎮(zhèn)東約1公里處,由二十幾座小匚玲瓏的山頭組成,這些山頭或似廬山歌的雄雞,或似睡的狗熊,或似端坐的觀音,或似-車工的蓮花,確是小匚端妙。山雖不高,但因其背連著綿延蒼茫的六萬大山,面靠人煙稠密的圩鎮(zhèn)村落,通州大道從山下橫穿而過,進可攻,退可守,所以,上個世紀20年代初,李宗仁就選中此地用一屯兵。我們爬石級、穿竹林、越石門、過小橋,七拐八彎,氣喘吁吁,才上到屯兵遺址處。屯兵遺址由一大一小兩個山谷組成,大的叫姜姐寨,小的叫和氣山肚。兩座山谷中隔芙蓉峰,都在半山腰了。位天回音峰下的和氣山肚是個小山谷,除前后兩堵石墻攔截,設一門通入外則沒什……[詳細]
龐村清代古建筑群
  龐村清代古建筑群早已聽說興業(yè)縣有一個清代民居群,雖然近在咫尺,總是無暇觀瞻。有時稍有空暇,但又始終認為若用不懂得這個民居歷史以及沒有一定建筑藝術造旨的人做導游,游起來也會索然無味或要忽略許多好看的東西,故總未能成行。近日,因到興業(yè)縣采寫有關建國55周年的紀念文章,遂有機會與該縣文物管理所的同志一同走進了這個民居群落,終了一樁心愿。龐村清代民居群位于興業(yè)城東的龐村自然村,離縣城約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嘉年間大規(guī)模擴建,至晚清基本定型,到現在已二百多年。民居群共34幢,總面積25000平方米,方向統一,布局嚴謹,排列整齊,裝飾豪華,壁畫,石雕,木雕,泥塑等,內容豐富,鮮艷奪目,栩栩如生。我們一行在龐村村干部的帶領下重點參觀了將軍第、七座樓臺和梁氏宗祠等保存較完好的精華部分,并登上龐村小學教學樓的樓頂,俯瞰整龐村古民居群,只見紅瓦翹脊,鱗次櫛比,氣勢恢弘,對這個古民居群有了……[詳細]
石南石嶷塔
  石南石嶷塔“一枝文筆插城西,秀拔高尖與天齊。當日蒙恬開象郡,倥傯軍務未曾攜�!边@是清朝人封高萬對石嶷文塔的題詩。石嶷文塔位于興業(yè)縣城西側的興業(yè)高中旁邊,始建于寧波朝,是興業(yè)縣最負盛名的古建筑。如今,石嶷文塔已成為興業(yè)的標志性建筑,更是興業(yè)旅游的象征建筑。穿廣場,跨小橋,沿著石嶷江畔來到石嶷山下,置身于濃濃的樹陰下,渾身就有了一種涼快感。只見這座平地突兀而起的小石山,亂石嵯峨,花卉茂盛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環(huán)境幽美。山腳和山腰皆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沿著石階級而上,來到古塔下,仰望古塔,備感既能像巨錐鉆天追云,更似巨筆指天作畫。這座古塔就建在石嶷山頂之上,是一座空心八角形密檐式磚塔,門開八面,層次七級,疊出檐,葫蘆形剎頂,尖細如錐。塔內中空,登塔須從第一塔內沿梯階段上第二塔檐入第二層塔內再扶木梯逐層上去,在塔上觀景需站在塔檐外,沒有扶欄非膽壯者不敢登之。有道是,無限風光在險峰。登塔即使只登……[詳細]
容州開元寺
  容州開元寺建成于唐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是廣西最古老的寺院之一。開元寺地點在廣西玉林容縣城北,寺在明代以前被廢�;謴椭亟ㄩ_元寺,是容縣真武閣景區(qū)旅游提升工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容縣重要的旅游文化資源,2014年容縣開展旅游發(fā)展大會戰(zhàn)時,將真武閣景區(qū)旅游提升工程列為重點項目,其中包括在舊址按原布局重建容州開元寺,采用仿古建筑形式進行建設,依照中國古代寺廟建筑規(guī)劃思想沿中軸線展開,以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后殿(萬佛樓)為中軸線,法堂(藏書閣)、鐘鼓樓、齋堂、僧寮、居士樓布局兩邊,體現七堂珈藍的寺廟禪林特征。容州開元寺是在舊址按原布局進行修復建設,依繡江河畔而建,建設大雄寶殿、萬佛樓等多個傳統規(guī)制的殿堂樓閣。2016年9月8日,容州開元寺舉行開光法會,正式落成使用�!�[詳細]
容縣近代建筑群
  容縣近代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廣西玉林市容縣縣城及黎村、楊村、楊梅、松山等鄉(xiāng)鎮(zhèn)。由324國道玉容公路可達。距玉林市約57千米。屬文博院館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該建筑群是研究廣西乃至我國建筑史、近現代史、經濟史、宗教史等方面的重要物證史料,更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可多得的文物教材,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一定的建筑藝術價值。2006年5月25日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容縣近代建筑主要以民國時期國民黨將軍的別墅、故居建筑群為主,容縣近代建筑種類數量較多,且較集中,是我國西南地區(qū)少有的民國時期建筑群。該建筑群風格獨特、結構合理、裝飾豪華、環(huán)境幽雅,多在中國特有風格上吸收西方建筑技巧,采用仿歐式一至二層磚木結構的樓房,門前檐柱之間跨空檐墻砌旋成一排優(yōu)美的弧形拱門和雕飾線,曲直線條富于變化,有較強的立體感和藝術效果;為了隔潮,避免南方潮氣對人們的影響,在一樓居住下面設有一定高度的地垅,防……[詳細]
高山村民居建筑群
  高山村民居建筑群位于廣西玉林市高山村,是以兩廣地區(qū)宗祠文化為主要載體的民居文化,濃縮著深厚的明清民居民俗文化底蘊,充分體現高山村歷史文化內涵及建筑風格。古民居、宗祠一般三進、四進或五進,外墻青磚包皮,內墻石灰批白,兩廣特有的“推籠”以及融風水、美學、禮教為一體的屏風廣泛應用于幾乎每座建筑,更有大量工藝精美、栩栩如生的壁畫、木雕、泥塑、石刻占綴其中。無論是建筑物內部結構,還是紋飾、詩書畫的選擇,都體現出其追崇0、崇尚禮教、推崇科舉、祈求人丁興旺、福祿壽全的特點。高山村座落于玉林市北面5公里處的大容山西南余脈的山坡上,全村占地9.1平方公里。高山村的海拔及相對高度雖不高,但因周邊經常發(fā)生洪災而此村從未被水淹,故稱高山。高山村始建于明朝天順年間,距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明朝大地理學家,旅游家徐霞客曾于公元1637年路經高山,被其數百棵幾人才能圍抱的參天巨松、十多棵遮天蓋地的大榕樹等自然景觀和熱……[詳細]
宴石寺風景區(qū)
  宴石寺風景區(qū)宴石寺風景區(qū)位于博白縣境西南部頓谷鎮(zhèn)石坪村,距縣城30公里,海撥300多米,景區(qū)面積為24平方公里,碧綠的南流江從景區(qū)穿梳而過。景區(qū)以宴石山為中心,宴石寺為首,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山體頂平開闊,四壁直立,傳說曾有眾神會宴于山頂,故名宴石山。山體為紫色砂巖及紫色土,山上有池,一年四季有水,景區(qū)內層巒疊翠,形象帶真,馬岐石形似牧童騎馬;0山上千年神龜翹頭望春天;象鼻伸鼻飲江水;美女獻花趣味橫生;還有栩栩如生的虎頭山;活靈活現的金雞報曉山頗具有神奇色彩。山峰透巖洞奇,石山美,江水清,景色迷人,氣候溫和,神話傳說神奇入勝,歷來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墨客到此游覽吟詩作對,素有文明歷史和名人開發(fā)功績記載,游客如云,長盛不衰。1995年4月經廣西自治區(qū)人民政府批準把宴石山風景區(qū)的隋朝建造摩崖三座雕象列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同年8月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審批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宴石寺風景區(qū)主要景點有:……[詳細]
11、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王力故居位于博白縣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隊,距離縣城1千米,博白至水鳴公路旁。是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旅游區(qū),被譽為“中國近百年來最偉大的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故居始建于清朝嘉慶元年(1796),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進27室,為泥磚桁桷單層體懸山頂結構,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風格。2003年重新修復并向游人開放。修復后的故居占地1400平方米,仍然保持了原故居的風貌,融文化、學術、藝術、史料、觀賞為一體。展示的內容豐富翔實,有王力先生家世童年,十年失學,奮發(fā)進取,出國深造的敘述;有師承國學大師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和著名文學家朱自清、聞一多砌磋學問的珍貴史料以及王力先生酸甜苦辣的人生經歷。淋漓盡致地重現了這位大師“生前一代雕龍手,身后三千倚馬才”治學育人的風操,詳細介紹王力先生一千多萬字著作的輝煌學術成就。故居內設有“龍蟲并雕齋”、“王學書屋”、“翰……[詳細]
12、羅奇別墅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羅奇別墅
  羅奇別墅羅奇別墅坐落在容縣容城鎮(zhèn)北門街195號,離黃旭初別墅大約10分鐘左右車程。羅奇別墅坐西向東,現在保存得基本完好。面寬16.5米,進深14.1米,院子內種植有玉蘭花等花草樹木。西北面有一排平房,四周有圍墻,東面臨街,東北面約100米左右就是容縣武裝部的辦公樓。 羅奇別墅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洋樓,平面呈方形,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底層當心間前砌成半邊六角形。整幢樓的墻體均是青磚到頂,小青瓦、灰沙筑脊。豎長方形窗,所有窗頭均用灰塑成拱頭形狀,青白相間,色調素雅明凈。二樓上的地板為木板鋪釘,頂層上的天花亦是用木板條釘成。西、南、北面山檐的天花則用板條釘成網狀,別具一格。別墅除了具有中國民居建筑風格之外,還吸收了西式建筑藝術的元素,是研究我國民國時期的建筑等方面的重要實物史料,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詳細]
真武閣碑刻
  真武閣碑刻位于容縣經略臺真武閣旁。明清碑刻,共三塊,現鑲嵌于真武閣公園內,經略臺真武閣西側的碑亭。碑刻分別記述了經略臺及建于其上武當宮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以及重修武當宮的情形,經略臺真武閣的歷史沿革及周邊景物,以及經略臺的作用和維修經過,創(chuàng)建經略臺真武閣的愿意,并記述了唐經略使元結的為人和政績。有關真武閣的史料,除光緒二十三年(1893)編修的《容縣志》外,還有記錄真武閣維修的碑刻。現有記錄真武閣歷代維修情況的碑刻四方,其中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梁佩《嘉靖武當宮碑》和萬歷四十八年(1620)楊際熙《重修武當宮碑》最為重要。前碑是記錄嘉靖年間重建武當宮的情況,現嵌在經略臺西側的碑廊處,屬廣西區(qū)重點文物,雖有缺損,但容縣博物館保存有拓片;后碑記述現存的真武閣建成四十多年后進行第一次維修的情況,其間追述了萬歷初(1573—1580)創(chuàng)造真武閣的始末,此碑已散佚,縣志收錄有碑文。兩方碑刻記述了……[詳細]
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塔
  在廣西玉林市的城東,人們修建有一座高達7層的紀念塔,整座塔琉璃碧瓦,高聳雄偉,塔內每層還雕塑有反映1945年春,玉林轄內的陸川、博白、興業(yè)及其貴縣數十萬群眾和一萬多人的隊伍,舉行抗日武裝起義的歷史畫卷,再加上配以飛檐斗拱,更顯其瑰麗英姿。也正因為該塔是人們,為了紀念這場轟轟烈烈的人民革命而修建的,所以取名為“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塔”。就是全民抗戰(zhàn)的一個標記,透過這扇小小的窗口讓我們看到了抗日救亡的曙光和功績。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塔,一座平平凡凡的普通建筑,自建成之日起,就以巍峨的形象在玉林的城東高高地聳立。那偉岸挺拔的塔身一如英勇斗爭的先烈們的高大英姿直至今日也依然矗立在人們的心里!紀念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慰籍烈士英靈,用先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教育人民,1992年3月在距玉林市區(qū)東郊約6公里的朱巷口頭嶺森林公園,興建桂東南抗日武裝起義紀念塔。紀念塔主塔為7層樓閣構造,高3……[詳細]
玉林楊貴妃故里
  玉林楊貴妃故里位于縣城5公里左右的楊外村.唐代許子真在《容州晉寧縣楊貴妃碑記》一文中記述,楊貴妃的出生和籍貫是今日容縣楊外村。楊貴妃故里楊外村隱藏在重重丘陵深處,一條小河自灣肚田蜿蜓南流,至十里圩匯入繡江。沿河散布著片片稻田,四周層巒蒼翠,農舍村落掩映在荔枝林和沙田柚林叢中,附近還生長著一叢叢凌云斑竹和國家重點保護樹種格木。這一帶真是山青水秀,風光如畫。目前村里有楊貴妃廟遺扯、貴妃井,縣城東還有楊貴妃梳妝臺遺址。貴妃園新建的貴妃園會讓你感受到另一種風韻,貴妃園是根據唐代楊貴妃傳奇故事而建造,一共分為貴妃出世、梳妝容州府、云凌斑竹、冊封貴妃、貴妃醉酒、貴妃起舞、貴妃出浴、妃子笑、含冤馬嵬坡,全部采用硅膠人物像和仿唐建筑,是令人回味無窮的歷史人物游覽園。貴妃井原為用矩形方石圍成的淺井,貴妃幼年時常在井邊幫家人汲水。相傳小玉環(huán)因飲此井水而容貌艷麗。明代廣東學者鄺露等曾專門考察過此井,他在《赤雅》……[詳細]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